高铁站里,我蹲在角落翻着银行卡余额:3.2万。女儿扯着我衣角:“妈妈,我们不是说好回外婆家吃饺子吗?”手机震动,妈妈语音传来,冰冷又决绝:“你弟弟婚事就差这10万,你不拿钱,今年别回来!别认这个家!”我咬住嘴唇没哭出声我供弟弟上大学,自己退学打工;他创业失败,我抵押房子替他还债; 现在他结婚,我妈要我掏光积蓄“撑场面”。可这一次,我真的撑不住了。我不是不想帮,而是三十年的“长姐命”,终于被榨干了最后一滴血。
从小到大,我的名字后面总跟着一句话:“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这句话,成了我一生的枷锁。初中我想参加英语竞赛,妈说:“省点钱给你弟买文具。”我谈对象时,男方家提亲,妈直接拒绝:“老大先不急,得等弟弟成家。”结婚后婆家闹矛盾,我妈竟说:“忍一忍,别影响你弟找对象。”我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可搬来搬去,唯独没人问我累不累。这次弟弟娶媳妇,本来说好女方不要彩礼。可我妈偏要“争口气”:“别人家给十八万,咱至少十万起步,不然亲戚笑话!”钱从哪来?她一句话定调:“你当姐的,出一半,天经地义。”我解释房贷、孩子补习班、老人医药费,她打断我:“谁让你嫁得一般?要是嫁个有钱人,还用愁?”那一刻,我心彻底凉了——在她眼里,我不是她的女儿,是“扶贫弟弟”的战略资源。
我去借网贷,平台拒了;找朋友周转,没人敢再借。最后,我求老公:“能不能先动点存款?”他红了眼:“去年你弟‘创业’拿走八万,至今没还!现在又要十万?咱们儿子马上小升初,你还想不想他上辅导班?”我无言以对。更让我窒息的是,弟弟的态度——我问他能不能少要点,他说:“姐,妈说了,你不拿钱,就是不孝。”我反问:“那我自己的孩子呢?”他沉默三秒,竟说:“那你先顾好他们吧,反正我女朋友……可能会分手。”我愣住了。原来在我妈和弟弟的世界里,我的家庭、孩子、生活全都可以牺牲,只要“面子”还在,“家风”不倒。
除夕前夜,我没回去。我带全家去了南方小镇,视频里看爸妈吃年夜饭。桌上摆着六副碗筷,却没人提起我。直到凌晨,弟弟发来一张图——我妈坐在沙发上抹泪,手里攥着我小时候的照片。配文:“妈老了,就想一家人团圆。”我哭了。可我知道,她想要的“团圆”,是我在场,但付出,闭嘴,不抱怨。就像过去三十年一样。我翻出一张旧照:十二岁的我背着五岁的他在田埂上走,他笑得灿烂,我气喘吁吁。那时我以为,爱就是牺牲。现在才懂真正的亲情,不该是一方不断流血,另一方心安理得地吸食。
我想告诉所有姐姐:你可以爱弟弟,但别让“长姐如母”变成无限责任;父母的偏心不会自动消失,除非你开始为自己发声;你的孩子、丈夫、人生,同样值得被守护。也提醒天下父母:偏心是最深的伤害。你今天让女儿低头,明天就会收获一个冷漠的女儿;你今天逼她牺牲,将来病床前,可能只剩她一个人愿意签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