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小气,不就是几顿饭钱吗?"
姨妈王燕的声音在包厢里回荡,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
我看着对面满脸通红的表哥王东,他刚刚从厕所回来,却发现服务员已经把账单分别递给了每个人。
"姨妈,不是我小气,是我们今天说好了新规矩。"我平静地说道,内心却翻涌着多年积压的怒火。
王东瞪着我,嘴唇微微颤抖:"你什么意思?故意整我?"
"整你?"我冷笑一声,"你心里清楚自己这些年都做了什么。"
包厢里的气氛瞬间凝固,其他亲戚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
姨妈急忙打圆场:"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
我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有些账,是时候算清楚了。"
![]()
01
这一切要从三个月前的那次家庭聚会说起。
那天是我爸的生日,按照惯例,我们大家庭每个月都会聚餐一次,地点总是选在市中心那家叫"聚缘楼"的中餐厅。
餐厅老板徐师傅是我们家的老朋友,十几年前我父亲生意困难时,他曾经伸出援手。
"今天要好好庆祝一下!"王东一进包厢就大声嚷嚷,完全没有注意到其他人脸上的表情。
我坐在角落里,静静观察着这个比我大四岁的表哥。
他穿着一身名牌西装,手腕上戴着价值不菲的手表,看起来春风得意。
"服务员,把你们这里最好的菜都来一份!"王东招手叫来服务员,开始点菜。
"澳洲龙虾、帝王蟹、鲍鱼、燕窝..."他一口气报出十几个菜名,每一个都是菜单上最贵的。
我父亲连忙制止:"东子,点这么多干什么?我们又吃不完。"
"叔叔,今天是您生日,必须要隆重!"王东拍着胸脯说,"而且现在大家生活都好了,不在乎这点钱。"
姨妈在旁边连连点头:"对对对,东子说得对,难得聚一次。"
我默默算了一下,这一桌菜至少要七八千块。
按照我们家的传统,谁组织聚会谁买单,但这次是我爸生日,理论上应该是我们家请客。
可是我刚工作三年,月薪一万出头,除去房租和各种开销,每个月能存下的钱本来就不多。
"再来两瓶茅台!"王东继续加单,完全没有征求其他人的意见。
我看着父亲脸上勉强的笑容,心里很不是滋味。
父亲虽然没说什么,但我知道他心里也在心疼这笔钱。
我们家这两年生意不太景气,虽然表面上还过得去,但实际上经济压力很大。
而王东却好像完全不知道这些,继续眉飞色舞地和大家聊天。
"我最近又买了一套房,就在市中心,一百五十平,花了三百万。"他得意洋洋地炫耀。
"东子真是有出息!"姨妈满脸自豪,"不像有些人,工作了这么多年还在租房子。"
她说这话的时候,眼神故意朝我这边瞟了一眼。
我知道她在说我,但我选择沉默。
菜陆续上桌,确实很丰盛,但我却食不知味。
整个用餐过程中,王东都是话题的中心,不停地讲着自己的成功故事。
"现在房价这么高,年轻人压力确实大。"他假惺惺地感叹一句,然后话锋一转,"不过还是要努力,像我当年刚毕业的时候..."
我听着他这套老生常谈,心里翻白眼。
王东确实事业有成,但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姨父的关系。
姨父在当地有些人脉资源,王东刚毕业就进了一家不错的公司,后来跳槽做销售,凭借姨父的关系网很快就做出了业绩。
而我呢,完全是靠自己一步步打拼上来的。
大学毕业后投了无数份简历,好不容易找到现在这份工作,每天加班到深夜,周末还要学习充电。
但我从来不抱怨,因为我知道这是我必须经历的过程。
"时间差不多了,我先去趟厕所。"王东看了看手表,突然站起身。
我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祥的预感。
十分钟过去了,王东还没回来。
服务员过来询问是否需要结账,其他亲戚都看向我父亲。
我父亲叹了口气,掏出钱包。
"爸,我来吧。"我连忙制止。
"没事,我有钱。"父亲摆摆手,但我看到他数钱的手有些颤抖。
账单总共八千三百块,对于我们家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付完钱后,王东才从厕所回来,脸上带着有些尴尬的笑容。
"不好意思,肚子有点不舒服。"他解释道,然后看到空了的桌子,"咦,都结完账了?叔叔您辛苦了!下次我请客。"
这句"下次我请客"我已经听了无数遍,但从来没有兑现过。
散场的时候,王东开着他的奔驰扬长而去,留下我和父亲在路边等公交车。
"爸,以后这种聚会我们就别去了。"我忍不住说道。
父亲摇摇头:"都是一家人,不去不好。"
我看着父亲苍老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02
其实王东的这种行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从我记事起,每次家庭聚会他都是这个套路:带头点最贵的菜,吃喝的时候最积极,结账的时候就消失。
小时候我以为这只是巧合,后来慢慢发现这完全是有预谋的。
最离谱的一次是去年春节,王东提议要去五星级酒店吃年夜饭。
"新年新气象,我们也要提升一下档次!"他满脸兴奋地说。
那家酒店的年夜饭套餐最便宜的都要一万二,我们当时都觉得太贵了。
但王东坚持说:"难得过年,不能委屈了老人家。"
姨妈当然全力支持儿子的提议:"东子孝心,我们应该高兴才对。"
最后在他们的坚持下,我们还是去了那家酒店。
那顿饭吃得我如坐针毡,因为我知道最后又得我们家买单。
果然,饭吃到一半的时候,王东又开始了他的保留节目。
"我出去抽根烟。"他起身离开,这一去就是半个小时。
等他回来的时候,账已经结完了,一万八千块。
我父亲那天脸色很难看,但碍于面子没有说什么。
回家的路上,我听到父母在小声讨论。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咱们哪有那么多钱。"母亲担忧地说。
"没办法,都是亲戚,总不能翻脸。"父亲无奈地叹气。
我在心里暗暗发誓,等我有能力了,一定不会再让父母受这种委屈。
但现在的我,还没有足够的底气和王东正面对抗。
我开始仔细观察王东的行为模式,想要找出破绽。
每次聚会前,他都会提前半小时到餐厅,美其名曰"帮忙安排座位",实际上是在和服务员交代什么。
聚会过程中,他总是表现得最热情,点菜、敬酒、活跃气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慷慨大方的形象。
但到了关键时刻,他总是能找到各种理由离开:上厕所、接电话、出去抽烟...
每次都踩准时机,既不会显得太刻意,又能完美避开买单环节。
而其他亲戚似乎都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甚至有些人还夸他"有眼力见儿"。
"东子真懂事,总是帮忙安排这安排那的。"
"是啊,人家现在事业有成,但还是这么关心家里。"
听到这些话,我心里简直要气炸了。
关心家里?如果真的关心,为什么从来不主动买单?
如果真的有钱,为什么总是要别人承担这些费用?
我试着和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堂弟表妹私下聊过这个问题。
"你有没有觉得王东哥有点..."我欲言又止。
堂弟小明摇摇头:"他挺好的啊,每次聚会都很热心。"
"可是他从来不买单..."我提醒道。
"那是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吧。"小明很天真,"而且叔叔阿姨们也不在乎这点钱。"
我发现在大多数人眼中,王东就是一个成功的表率。
他会讲故事,会做人,表面上看起来确实很完美。
只有我们这些实际承担费用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苦涩。
后来我专门记录了一下,过去一年的家庭聚会总共十二次,王东主动买单的次数是零。
而我们家承担的费用超过了五万块。
五万块,这对于我们家来说不是小数目。
我父母一年的生活费也就是这个数,却全部花在了这些聚会上。
更让我愤怒的是,王东不仅自己不买单,还总是带着老婆孩子一起来。
一家三口的消费量,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家庭。
"我老婆怀孕了,需要多吃点营养的。"这是他的常用借口。
"我儿子正在长身体,不能亏待了。"这是另一个借口。
每次听到这些话,我都想反问:难道其他人就不需要营养吗?
但我知道,在这种场合下,我不能说出这些话。
一旦说了,就会被扣上"不懂事"、"小心眼"的帽子。
所以我只能忍耐,一次又一次地忍耐。
直到三个月前那次聚会,我终于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
03
改变的契机来自一件看似不相关的小事。
那天下午我在公司开会,讨论一个新项目的成本控制问题。
我们的财务总监说了一句话:"做生意最怕的不是亏钱,而是有人故意占便宜。"
"占便宜的人往往都很聪明,他们知道如何利用规则和人情,让别人为自己的消费买单。"
"这种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友好,实际上是最自私的。"
听到这些话,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王东的身影。
是啊,他不就是这样的人吗?
利用家庭情感和面子问题,让别人为他的奢侈消费买单。
而且他做得很巧妙,从来不会被人抓到把柄。
会后我特意请教了财务总监:"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规则。"她笑着说,"让占便宜的人无机可乘。"
"比如说,提前约定好费用分摊方式,或者实行AA制。"
"当然,这需要技巧,不能显得太刻意。"
她的话给了我很大启发。
我开始思考,如何在不伤害家庭和睦的前提下,改变现有的状况。
首先,我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来改变聚会的规则。
其次,我需要得到其他人的支持,至少不能让所有人都反对我。
最后,我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来实施这个计划。
经过深思熟虑,我想到了一个办法。
我决定主动组织下一次家庭聚会,并且提前和餐厅老板沟通好。
为了让这个计划更加合理,我编了一个理由:最近公司在推行精细化管理,我想在家庭聚会中也尝试一下这种模式。
"徐师傅,我想和您商量一件事。"我专门找到聚缘楼的老板。
"什么事?你说。"徐师傅很热情。
"下次我们家聚会的时候,能不能按照个人消费来分别结账?"
徐师傅有些疑惑:"这样会不会太麻烦?"
"不麻烦,我是想让大家更清楚自己的消费情况。"我解释道,"现在很多餐厅都有这种服务。"
"而且我觉得这样更公平,避免有人心里不舒服。"
徐师傅想了想,点点头:"也有道理,现在年轻人确实更喜欢这种方式。"
"那就这样定了,下次聚会的时候,你们按照每个人的点餐记录分别收费。"
搞定了餐厅这边,接下来就是通知家人了。
我选择了一个看似普通的周末,发微信给大家:"这个月的聚会我来组织,老地方见。"
"另外,我最近在学习一些新的消费理念,想在聚会的时候试验一下。"
"具体什么理念?"表妹小丽好奇地问。
"就是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让每个人都能清楚自己的消费情况。"我故意说得比较模糊。
"听起来很有趣!"小丽表示支持。
其他人也都表示没问题,包括王东。
"阳子现在越来越有想法了!"他在群里发了个大拇指的表情。
看到这条消息,我冷笑了一下。
等你知道具体是什么想法的时候,恐怕就不会这么说了。
聚会当天,我提前一个小时到了餐厅,再次和徐师傅确认了细节。
"每个人点什么菜,都要详细记录。"
"酒水也是,谁要的就算谁的账。"
"最后分别开票,分别收钱。"
徐师傅点点头:"明白了,包在我身上。"
下午六点,大家陆续到达餐厅。
王东比平时来得更早,看起来心情很好。
"阳子,今天你做东,我们一定要好好配合你的新想法!"他拍着我的肩膀说。
"那就麻烦东哥了。"我微笑回应。
所有人到齐后,我站起来说话:"今天的聚会有点特殊,我想试验一种新的消费模式。"
"什么模式?"姨妈问道。
"简单来说,就是今天每个人的消费由自己承担,餐厅会分别记录和收费。"
话音刚落,包厢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王东的脸色明显变了:"这...这样会不会太见外了?"
"不见外啊,反而更透明。"我保持着笑容,"这样大家都不会有心理负担。"
"我觉得挺好的。"堂弟小明第一个表示支持,"我早就想知道自己每次到底吃了多少钱。"
表妹小丽也点头:"对,这样很公平。"
姨妈看了看王东,犹豫着说:"这样是不是太复杂了?"
"不复杂,餐厅都有记录系统。"我解释道,"现在很多地方都是这样的。"
王东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既然阳子有这个想法,那我们就配合一下吧。"
但我能看出来,他心里已经开始盘算了。
果然,轮到点菜的时候,王东一改往日的风格。
"今天我就简单点个青椒肉丝吧。"
"再来个白米饭就够了。"
其他人都很惊讶,因为这和他平时的表现完全不符。
"东哥,你今天怎么这么节俭?"小明开玩笑说。
"最近在减肥,医生说要少吃点油腻的。"王东找了个借口。
我心里明白,他这是在应对新规则。
既然要自己买单,那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了。
04
看到王东的反应,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既有一种计划成功的得意,又有一种看透人性的悲哀。
这个平时在聚会上挥金如土的表哥,在需要自己承担费用的时候,竟然变得如此"节俭"。
"我也点个家常菜就行了。"王东的老婆附和道。
平时她总是要各种营养汤品和高档海鲜,现在却连个稍微贵一点的菜都不敢点。
其他人看到这种情况,都觉得有些尴尬。
"要不然我们还是按照以前的方式吧?"父亲有些不忍心。
"不用,爸,既然要试验新模式,就要坚持到底。"我坚定地说。
"而且你看,这样大家都很理性消费,避免浪费,不是很好吗?"
话虽这么说,但整个聚会的气氛确实变得有些微妙。
以前王东总是聚会的焦点,侃侃而谈,今天却显得心不在焉。
他时不时地看向服务员,似乎在计算着什么。
"服务员,这个汤是谁点的?"他突然问道。
"是您点的先生。"服务员回答。
"哦...那这个菜呢?"他又指向另一道菜。
"也是您点的。"
王东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我知道他在后悔,后悔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消费习惯。
虽然他已经尽力在节制,但惯性使然,还是点了不少菜。
而且他带着老婆孩子,三个人的消费量本来就比较大。
"爸爸,我还要吃那个大螃蟹。"王东的儿子指着桌上的帝王蟹说。
"够了,吃那么多干什么?"王东少见地训斥儿子。
小孩子被吓到了,委屈地看着爸爸。
以前王东总是纵容儿子,什么贵吃什么,什么好玩什么。
现在却因为要自己买单,连孩子的要求都不满足了。
这种对比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了微妙的变化。
"东哥,你今天怎么了?"表妹小丽忍不住问。
"没什么,就是觉得要教育孩子勤俭节约。"王东勉强解释。
但这个解释显然很牵强,因为以前他从来没有这样要求过孩子。
姨妈看出了儿子的窘迫,开始帮忙打圆场:"阳子,你这个新方式虽然有道理,但是不是太复杂了?"
"我们都是一家人,搞得这么清楚会不会伤感情?"
我知道这是关键时刻,如果我妥协了,那么这个计划就完全失败了。
"姨妈,我觉得恰恰相反。"我认真地说,"正因为是一家人,才更应该清清楚楚。"
"这样谁也不会心里有负担,关系反而更健康。"
"你看东哥今天多理性,这不是很好吗?"
王东听到这话,脸更红了。
他知道我在暗示什么,但又不能明说。
聚会进行到后半段的时候,王东终于坐不住了。
"我出去透透气。"他起身准备离开。
我立刻说道:"东哥,今天可能需要大家都在场结账,因为要核对每个人的消费明细。"
王东的脚步停顿了一下:"那...那我就在门口抽根烟。"
"好的,不过不要走太远哦。"我提醒道。
这一次,他没有像以前那样消失半小时,而是十分钟就回来了。
我知道,他的套路已经不管用了。
聚会接近尾声的时候,服务员开始准备账单。
"各位,现在开始核对每个人的消费明细。"
服务员拿出一个详细的记录表,上面清楚地记录着每个人点的菜品和价格。
王东一家三口的消费是一千二百元,比其他任何一个家庭都高。
我自己点的菜加起来只有三百多元。
看到这个对比,在场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了。
王东的脸涨得通红,尴尬地掏出钱包。
"怎么会这么多?"他小声嘟囔。
"先生,这是您的明细,您可以核对一下。"服务员很专业地解释每一项消费。
王东无话可说,只能硬着头皮付钱。
一千二百元对他来说当然不算什么,但关键是这种被"算计"的感觉让他很不舒服。
其他人结完账后,气氛变得更加微妙。
大家都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原来每次聚会的费用差距这么大。
05
聚会结束后,大家陆续离开餐厅。
王东走得最快,连平时的客套话都没说就匆忙离开了。
姨妈临走前特意拉住我:"阳子,你今天这样做是不是有点..."
"有点什么?"我平静地问。
"有点太计较了。"她犹豫着说,"东子面子上肯定不好看。"
"姨妈,我觉得这样很公平啊。"我保持着微笑,"每个人承担自己的消费,有什么问题吗?"
姨妈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
因为从道理上讲,我确实没有任何问题。
"而且你看,这样大家都更理性消费了,不是很好吗?"我补充道。
姨妈无奈地摇摇头,跟着王东离开了。
父亲走到我身边:"阳子,你这样做会不会得罪人?"
"爸,你觉得我们这些年被占便宜的时候,有人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吗?"我反问道。
父亲沉默了。
他心里其实很清楚,这些年我们家确实承担了太多不该承担的费用。
"但是毕竟都是亲戚..."他还是有些担心。
"正因为是亲戚,才更应该公平对待。"我说,"如果连最基本的公平都做不到,那这种亲情又有什么意义呢?"
回家的路上,我收到了几条微信。
表妹小丽发来消息:"今天的聚会很有意思,我支持你的做法。"
堂弟小明也表示赞同:"确实应该这样,以前我们都没想过这个问题。"
但也有人表示不同意见。
一个堂姐私聊我:"阳子,你今天是不是有点过分了?东哥毕竟是长辈。"
我回复道:"长辈就可以占便宜吗?那我们这些晚辈的钱就不是钱了?"
她没有再回复。
接下来的几天,家族群里异常安静。
平时王东总是很活跃,经常发一些鸡汤文章或者炫富照片,现在却销声匿迹了。
姨妈偶尔在群里发些日常生活的照片,但也明显减少了。
我知道,这次的事情对他们的冲击很大。
不是经济上的冲击,而是心理上的。
他们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会被人如此直白地"拆穿"。
一周后,表妹小丽私聊我:"东哥最近情绪不太好,姨妈说你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没有误会啊。"我回复,"我们只是改变了一下聚会的规则而已。"
"可是东哥说你是故意针对他。"
"针对?"我发了个疑问的表情,"我只是提倡公平消费,怎么叫针对呢?"
小丽没有回复,但我知道她心里已经有答案了。
又过了一周,王东终于忍不住了。
他在家族群里发了一条长长的消息:
"最近我反思了很多,觉得我们家族聚会的意义不应该只是吃饭。"
"我提议下个月的聚会改个形式,大家一起去爬山,然后找个农家乐吃简单的家常菜。"
"这样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增进感情,也不会有太大的经济负担。"
看到这条消息,我差点笑出声。
从五星级酒店到农家乐,这个转变未免太大了。
但我知道,这是他的妥协。
既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占便宜,那就干脆降低整体的消费水平。
这样一来,他自己的负担减少了,同时也避免了被人诟病。
不得不说,王东确实很聪明,总能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解决方案。
"好主意!"我第一个表示支持,"我觉得这个提议很好。"
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赞同。
毕竟爬山确实比吃饭更健康,农家乐也比高档餐厅更亲民。
但是在我内心深处,我知道这只是一个权宜之计。
王东的本性并没有改变,他只是在寻找新的方式来规避责任。
果然,爬山聚会的时候,他又开始了新的表演。
"我带了很多零食和饮料,大家随便吃。"他提着大包小包,显得很大方。
但我注意到,这些零食和饮料都是最便宜的那种。
而且他特意强调这是他自己买的,生怕别人不知道。
到了农家乐吃饭的时候,他又开始控制局面。
"咱们就点几个简单的家常菜吧,不要搞得太复杂。"
"对对,简单点好,健康。"
整顿饭的消费控制在了五百块以内,平摊下来每个人也就几十块钱。
王东很满意这个结果,因为他既避免了大额消费,又维护了自己"组织者"的形象。
但我心里很清楚,这种表面的和谐不会持续太久。
因为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
王东依然是那个喜欢占便宜的人,只不过现在换了一种方式。
而我,还在等待一个更好的机会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机会很快就来了。
上个月,王东突然在群里宣布:"我们好久没有好好聚一聚了,这次我做东,大家一定要赏脸!"
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立刻意识到,决战的时刻到了。
我迅速拨通了聚缘楼的电话:"徐师傅,明天王东他们要去聚餐,我需要您帮个忙..."
当我把具体的要求告诉徐师傅时,电话那头传来了他惊讶的声音:"你确定要这样做?"
"确定。"我坚定地说,"这一次,我要让他知道什么叫自食其果。"
挂了电话后,我坐在椅子上,回想着这些年来的所有委屈和愤怒。
明天的聚会,将会是一个终结。
我要让王东在所有人面前,彻底暴露他的真面目。
当我推开包厢门,看到王东正在兴致勃勃地点菜时,嘴角不由得上扬了一个弧度。
"澳洲龙虾、帝王蟹、鲍鱼..."他熟悉的声音在包厢里回响,就像多年前的每一次聚会一样。
但这一次,结局将会完全不同。
我缓缓走向自己的座位,心里默数着时间。
再过几个小时,当服务员把那些分别计算的账单递到每个人面前时...
06
我看着王东脸上从得意到惊讶,再从惊讶到愤怒的表情变化,心里说不出的痛快。
服务员已经把分别计算的账单放到了每个人面前,王东一家三口的消费赫然是二千八百元。
"这...这是怎么回事?"王东拿着账单,声音都有些发抖。
"先生,这是您今天点的菜品明细。"服务员很专业地解释道。
我站起身,环视了一圈在座的所有人:"各位,我想是时候说清楚一些事情了。"
"阳子,你这是什么意思?"姨妈的声音带着怒气。
"我的意思很简单。"我从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这里记录了过去三年我们家庭聚会的所有费用。"
"三十六次聚会,总费用十八万三千元。"
"其中王东主动买单的次数:零。"
"我们家承担的费用:十二万一千元。"
听到这些数字,包厢里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王东的脸涨得通红:"你...你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就是想让大家知道一些事实。"我翻开笔记本,"比如去年春节那次,王东哥点了一万八的年夜饭,然后借口出去抽烟消失了半小时。"
"比如我爸生日那次,王东哥点了八千三的菜,然后说肚子疼去厕所,直到我们结完账才回来。"
"还有前年中秋节那次..."
"够了!"王东猛地站起来,"你有完没完?"
"完?"我冷笑一声,"当然要完,不过要先把账算清楚。"
我指着他面前的账单:"二千八百元,这是你今天真实的消费。"
"以前你的消费都是别人买单,所以你可以肆无忌惮。"
"现在轮到你自己承担了,感觉如何?"
王东气得浑身发抖:"你这是故意整我!"
"整你?"我把笔记本递给其他人看,"大家可以看看,我有说一句假话吗?"
表妹小丽接过笔记本,翻了几页后倒吸一口凉气:"天哪,真的有这么多?"
堂弟小明也凑过来看:"十二万?这也太夸张了吧?"
其他亲戚都开始窃窃私语,看向王东的眼神变得复杂起来。
姨妈急忙为儿子辩护:"就算是这样,也不能这么计较吧?都是一家人!"
"一家人?"我重复了一遍这个词,"一家人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占便宜吗?"
"一家人就可以让别人承担自己的奢侈消费吗?"
"如果真的把我们当一家人,为什么从来不考虑过我们的经济负担?"
姨妈被我问得哑口无言。
我继续说道:"这三年来,我们家因为这些聚会,父亲推迟了看病,母亲舍不得买新衣服,而我连个像样的约会都不敢安排。"
"但是王东哥呢?买房买车,出国旅游,生活过得风生水起。"
"这就是所谓的一家人?"
王东终于爆发了:"我的钱是我自己赚的!凭什么不能花?"
"没人说你不能花。"我平静地回应,"但请花自己的钱,不要总是让别人买单。"
"我什么时候让别人买单了?"王东强词夺理。
我拿出手机,调出一段录音:"这是去年春节聚会的录音,大家可以听听王东哥是怎么说的。"
录音里传出王东的声音:"新年新气象,我们也要提升一下档次!难得过年,不能委屈了老人家。"
然后是姨妈的声音:"东子孝心,我们应该高兴才对。"
接着是点菜的声音:"澳洲龙虾、帝王蟹、鲍鱼..."
最后是王东说:"我出去抽根烟。"
录音结束后,包厢里更加安静了。
所有人都听得很清楚,是王东主导了那次的高消费,但买单的却是别人。
"你...你居然录音?"王东震惊地看着我。
"我只是想保留证据。"我收起手机,"事实胜于雄辩。"
父亲这时候开口了:"东子,这些年我们确实有些委屈,但看在亲戚的份上一直没说。"
"今天既然阳子都摊开了,那我也说几句心里话。"
"你每次点菜都是最贵的,吃饭的时候最积极,但结账的时候总是不见人影。"
"我们不是不愿意花钱,但总觉得这样不太公平。"
母亲也点点头:"是啊,我们也有经济压力,也有自己的困难。"
"但每次看到你们消失,我们也只能硬着头皮买单。"
听到长辈们的话,其他年轻人也开始发声。
表妹小丽说:"我以前就觉得奇怪,为什么每次聚会东哥都会'恰好'有事离开。"
堂弟小明也说:"现在想想,确实太巧合了。"
面对众人的质疑,王东彻底慌了:"你们这是在联合起来对付我!"
"对付你?"我摇摇头,"我们只是在讨论事实。"
"如果你觉得这是对付,那说明你心里很清楚自己做了什么。"
王东看向姨妈求助,但姨妈这时候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因为所有的证据都摆在那里,她再怎么护短也护不住了。
"那...那我现在就把钱还给你们!"王东咬牙说道。
"还钱?"我笑了,"这不是钱的问题,是人品的问题。"
"十几万对你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你的这种行为让我们感到被欺骗、被利用。"
"这种感觉不是钱能补偿的。"
07
王东愣在那里,显然没想到我会拒绝他的"还钱"提议。
"那你到底想怎么样?"他的声音里带着绝望。
我看了看在座的所有人,缓缓说道:"我想要的很简单,就是一个道歉,一个真诚的道歉。"
"道歉?"王东的声音提高了八度,"我凭什么要道歉?"
"就凭你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我一字一句地说,"就凭你利用家庭感情来占便宜的行为。"
"就凭你让我们这些真正把你当亲人的人感到失望和寒心。"
王东的嘴唇颤抖着,想要反驳,但却说不出话来。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事实。
姨妈这时候开口了:"阳子,东子可能确实有些不妥,但他也不是故意的..."
"不是故意的?"我打断了她的话,"姨妈,您觉得这种事情能是无意识的吗?"
"每次聚会都恰好在结账的时候有事离开,这种概率比中彩票还低。"
"而且您看今天,当他知道要自己买单的时候,消费习惯立刻就变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心里很清楚什么时候该花钱,什么时候不该花钱。"
姨妈被我说得无言以对。
我继续说道:"更重要的是,当我们提出公平分摊费用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支持,而是抵制。"
"这说明他从心底里就不认为自己有义务承担这些费用。"
"他把别人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把自己的享受当作应得权利。"
"这种心态,才是最让人寒心的。"
听到这些话,包厢里的其他人都陷入了沉思。
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过去那些聚会,重新思考王东的行为。
表妹小丽突然说:"我想起来了,去年我生日的时候,东哥也是这样。"
"点了很多贵菜,然后说要去买蛋糕,结果一去就是一个小时。"
"等他回来的时候,账已经结完了,他还假装很惊讶的样子。"
堂弟小明也回忆道:"对,还有那次我们去KTV,东哥点了最贵的包厢和酒水,然后借口接电话出去了。"
随着大家的回忆,王东的更多"劣迹"被揭露出来。
原来不只是我们家,几乎每个亲戚都被他占过便宜。
只不过大家以前都不好意思说,或者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有预谋的行为。
现在经过我的"揭发",所有的事情都串联起来了。
王东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众矢之的。
"好,我道歉!"他突然站起来,大声说道,"我向所有人道歉!"
但我摇了摇头:"这不是真诚的道歉。"
"你现在只是因为被揭穿了,因为感到羞辱了,所以才道歉。"
"真诚的道歉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应该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迫于压力。"
王东瞪着我:"那你说,什么样的道歉才算真诚?"
我想了想,说道:"首先,你要承认自己这些年来确实在故意逃避买单。"
"其次,你要承认这种行为对我们造成了经济负担和心理伤害。"
"最后,你要保证以后不会再有类似的行为。"
"能做到这三点,我就接受你的道歉。"
王东沉默了很久,包厢里的气氛变得极其压抑。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他的回应。
终于,他缓缓开口了:"我...我承认,这些年来我确实在故意逃避买单。"
声音很小,但每个人都听得很清楚。
"我知道每次聚会最后都会有人买单,所以我就想着反正有人承担,我就不用操心了。"
"我以为这样做没什么大不了,反正大家都是亲戚,不会计较太多。"
"但是我没有想到,这样做会给你们造成这么大的负担,也没有想到你们会因此感到不公平。"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
"我现在意识到,我的行为确实很自私,确实伤害了大家的感情。"
"特别是叔叔阿姨,你们辛苦赚钱,却要为我的消费买单,我真的很对不起你们。"
听到这些话,父亲的表情缓和了一些。
母亲甚至有些动容,因为她没想到王东真的会承认错误。
王东继续说道:"至于以后,我保证不会再有这样的行为。"
"如果大家还愿意和我一起聚会,我一定会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费用。"
"如果大家不愿意原谅我,我也理解,毕竟是我做错了。"
说完这些话,王东重重地坐回椅子上,低着头不敢看任何人。
包厢里安静了几分钟,然后父亲开口了:"东子,你能这样说,我们很欣慰。"
"其实我们也不是真的要和你计较什么,只是希望以后能够公平一些。"
母亲也点点头:"是啊,都是一家人,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看到长辈们的宽容,其他人也开始表态。
表妹小丽说:"东哥,既然你诚心道歉了,那这件事就过去了。"
堂弟小明也说:"是啊,以后大家都公平一些就行了。"
但我注意到,姨妈的脸色并不好看。
她显然对儿子被迫道歉这件事很不满,只是碍于众人的面子不好发作。
08
看到大家都原谅了王东,我心里五味杂陈。
一方面,我达到了让他承认错误的目的;另一方面,我知道这种表面的和解可能只是暂时的。
"既然东哥已经道歉了,那我们就把这件事翻篇吧。"我说道,"不过我希望从今以后,我们家的聚会能够更加透明公平。"
"每次聚会前,我们可以提前商量好消费预算和分摊方式。"
"这样既能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也能让每个人都心里有数。"
王东点点头:"我同意,这样确实更好。"
看起来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我心里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因为改变一个人的本性并不容易,特别是像王东这样已经形成固定行为模式的人。
果然,在接下来的几次聚会中,虽然王东没有再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地逃避买单,但他还是在用各种小手段来减少自己的支出。
比如,他会提前和其他人商量点菜,暗示大家点便宜一些的菜品。
比如,他会在聚会过程中频繁提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让大家不好意思点贵菜。
比如,他会主动提议去一些消费较低的地方聚会,表面上显得很贴心,实际上是在控制成本。
这些行为虽然不像以前那么过分,但本质上还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考虑。
不过我没有再像之前那样公开指责他,因为我知道,有些改变需要时间。
而且经过那次摊牌之后,其他亲戚都对这种事情变得敏感起来。
大家开始更加注意聚会的公平性,也更加愿意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种变化,是我最希望看到的。
半年后的一次聚会上,发生了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
那天是表妹小丽的生日,王东提议去一家高档西餐厅庆祝。
"小丽今年要考研究生,我们应该好好支持一下。"他说道。
听到这话,我心里警铃大作。
因为我知道,他又开始了熟悉的套路:先提出高消费建议,然后找借口逃避买单。
果然,到了餐厅之后,王东又开始了他的表演。
点最贵的牛排,要最好的红酒,还特意叫来经理推荐招牌菜。
但是这一次,小丽主动开口了:"东哥,既然你这么用心,那今天的账就你来结吧。"
"啊?"王东明显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发展。
"怎么了?有问题吗?"小丽笑着问,"你不是说要支持我吗?"
其他人也开始起哄:"对啊,东哥,这是你的提议,应该你买单。"
"而且你刚才点菜的时候那么积极,肯定是准备好了。"
面对众人的"围攻",王东进退两难。
如果他拒绝,那就等于承认自己刚才的话都是虚的;如果他同意,那就要承担一笔不小的费用。
最终,他只能硬着头皮答应:"好...好吧,今天我请客。"
但我能看出来,他心里很不甘心。
整个用餐过程中,他都显得心不在焉,时不时地看向手表,似乎在盘算着什么。
结账的时候,总共花了三千多块钱。
王东付钱的时候,手都在轻微颤抖,不是因为心疼钱,而是因为感到了一种被"算计"的愤怒。
但是他不能发作,因为这是他自己提出的建议。
那一刻,我突然有些同情他了。
不是因为他要承担这笔费用,而是因为我意识到,他可能真的没有想过要主动承担责任。
在他的认知里,提出建议和承担费用是两回事。
他习惯了享受决策权,但从不考虑决策后果。
这种思维模式,可能已经深深烙印在他的潜意识里了。
聚会结束后,我和小丽单独聊了一会。
"今天你做得很好。"我夸赞她,"让他体验一下承担责任的感觉。"
小丽笑了笑:"其实我是从你那里学到的。"
"以前我们都觉得不好意思计较这些,但你让我们明白,公平是应该争取的。"
"如果我们不为自己争取,就不会有人替我们考虑。"
听到这话,我很欣慰。
因为我知道,我当初的那次"摊牌"没有白费。
它不仅改变了王东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其他人的公平意识。
现在的家庭聚会,虽然偶尔还会有些小摩擦,但总体上变得更加和谐了。
每个人都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也更加尊重别人的感受。
而王东,虽然还是有些小毛病,但比以前收敛了很多。
最重要的是,他开始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了。
上个月的聚会上,他主动提出要AA制,理由是"这样对每个人都公平"。
当时听到这话,我差点掉眼泪。
不是因为感动,而是因为终于看到了希望。
一个人的改变可能很缓慢,但只要方向是对的,就值得等待。
现在回想起来,那次让我决定反击的聚会,其实并不只是为了讨回公道。
更深层的原因是,我希望通过这件事,让我们这个大家庭变得更加健康。
让每个人都能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真正享受亲情的温暖。
现在看来,这个目标基本实现了。
虽然过程有些波折,但结果是好的。
而我也从这件事中学到了很多:
有时候,适当的冲突是必要的,因为它能暴露问题,推动改变。
有时候,坚持原则是值得的,因为它能维护公平,赢得尊重。
有时候,宽容理解也是重要的,因为它能化解矛盾,重建关系。
最重要的是,真正的亲情不是无原则的纵容,而是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真诚相待。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真正健康、持久的家庭关系。
现在的我们,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庭。
虽然不完美,但很真实;虽然有摩擦,但很和谐。
这就够了。
【全文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