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上一个理想的大学,那么你必须要知道高中的底层逻辑。我做了13年的高中班主任,想要跟你说说这些年我看到的规律和现象,你一定要把它记在心里。
其实,高中就是一个层层筛选的过程。你看,刚进学校的时候,大家的分数都差得不多,但是三年下来,为什么有的同学越走越稳,分数逐渐上去了,而有的同学成绩却慢慢掉下来,跟不上了?
第一批掉队的,通常都是英语拉垮的同学。不管选科怎么变,语文、数学、英语这三科主科永远都是主心骨。英语其实是一个特别好拿分的科目,它不拼智商,拼的是方法和积累。一旦你的英语落下来了,语文和数学再强,也撑不起整体的竞争力。
第二波掉队的,是卡在数学高二阶段的同学。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学数列、解析几何、概率统计了,基础稍微薄弱一点,整个人就特别容易崩盘。因为这个阶段需要长逻辑、空间感和思维强度并行,有的人啃得动,有的人直接就被劝退了。
第三批是在物理上掉队的,尤其是选了理科的同学。到了高二阶段,抽象的知识越来越多,什么电磁、波动、交变电流呀,光靠背没有用,必须得真的懂。这一关过不去,理科线你就上不去了。
能挺过这三关的同学,基本都能稳定到中上层了。但是最后能够冲到第一梯队的,往往胜在应试意识。比如说,语文和历史这些主观题,分数不是靠背答案,而是靠能写到点子上,能够踩到得分点上。
真真正正走到最后的那一小撮孩子,既有实力,又懂技巧,还能稳住自己的心态,能够一路扛下来的,几乎都能上一个不错的大学了。
所以我常常跟同学和家长们说,高中的竞争不是一场考试,而是一场持久战。祝愿所有看到这个的孩子都能够稳稳地走到最后,金榜题名,一帆风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