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20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4分钟
![]()
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双减”政策,学校聚焦“减负增效”,确立了“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项目化作业体系建设研究”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实验项目。该项目旨在构建一个融“学科-年级-学校”三个层级于一体,覆盖“设计-管理-评价”全流程的项目作业体系,将国家课程校本化,探索育人新路径,力求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海湾经验”。
![]()
(图1 海湾中学“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项目化作业体系”框架)
1
育人价值导向
以家国情怀为核
实现“知识-能力-品格”三维提升
项目化学习不仅是知识传授方式的变革,更是育人理念的深刻实践。在国庆、九三阅兵等重大主题的引领下,我们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家国情怀融入项目设计的血脉,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探究,实现从“知识掌握”到“能力培养”,再到“品格塑造”的素养提升。
![]()
1.真实问题驱动:破解国家主题议题,传承文化基因
项目化学习以真实问题为起点,如“解码阅兵方阵”的数学奥秘,或为“中国人物”书写百科全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国家盛典背后的科学精神与模范人物的家国情怀,实现文化认同与价值引领。
2.跨学科融合实践:整合多学科知识,重构能力体系
打破学科壁垒,将数学的逻辑、语文的表达、英语的传播、历史的厚重融为一体。学生在跨学科的实践中,构建起整体知识网络,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3.知行合一落地:全流程实践,培育核心素养与品格
从方案设计到成果展示,学生需经历团队协作、信息筛选、批判思考与创新实践的全过程。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学术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其责任担当、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最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2
项目化学习案例
1.“中国人物the Chinese Figure”项目:智能体辅助下的文化传播
在“中国人物the Chinese Figure”项目化学习中,结合英语、语文、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国家模范人物创作英语百科全书条目。为响应“减负增效”并实现个性化辅导,项目学习引入了AI智能体作为学习伙伴。
核心任务:为响应学校“模范精神进校园”活动,创作并推广符合百科规范、语言准确的国家模范人物英语条目,向同龄人和国际友人有效传递中国模范的核心事迹与精神品格。
AI智能体在项目中扮演了关键的“支架”角色:
资源支架:结合深圳初中英语、语文和道德法治教材,项目AI智能体根据学生选择的人物(如刘老庄连队、宋文骢、庞众望等),从基本信息(basic information)、生平经历(life)和贡献影响(influence)等方面提供结构化的背景资料、核心语言知识库(如 devote to, contribution, ...)和“句型银行”(如 ... was born in ..., is famous for/as ..., ...),帮助学生借助语言与结构支架达成项目学习目标。
![]()
(图2 借助宝教通AI智能体进行答疑解惑)
评价支架:学生提交初稿后,AI能依据项目预设的评价量规(如内容完整性、语言准确性、结构逻辑性),提供即时、具体的反馈,如“生平事迹应使用过去时,而人物的持续影响应用现在时”,引导学生自主修改和完善,实现“在用中学、在改中进”。
![]()
(图3 借助宝教通AI智能体进行评价改进)
通过此项目,学生不仅提升了英语写作与跨文化表达能力,更在探究模范人物事迹的过程中,深刻感悟了爱国、创新与奉献等时代精神。
![]()
![]()
(图4-5 “the Chinese Figure”项目阶段成果)
2.“解码阅兵方阵”项目:于规整中发现学科之美
结合国庆阅兵的震撼场景,“解码阅兵方阵”结合数学、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审视国家盛典,在体育操练中付诸实践,感受纪律与规律背后蕴含的学科美育价值。
核心任务:化身“项目设计师”,运用勾股定理、平面直角坐标系等知识,解码阅兵方阵的数学原理,并为班级体育节入场式设计一套科学、精准的创意方阵方案。
学生在项目中体验了一场“学科美育”的旅程:
建立模型:学生首先将抽象的方阵转化为坐标系中的点阵,为每位“士兵”赋予坐标,将“米秒不差”的行进过程量化为点的平移。
精准计算:在设计队形变换(如, “庆祝学校 30 周年” 主题队形变换)时,学生需运用勾股定理计算每位同学移动的最短路径,探讨最优移动方案,体会数学在精确规划中的应用价值。
感受美学:当学生们通过精确计算,最终在操场上成功演练出形式优美、变换流畅的队形时,他们亲身体会到了数学、体育等学科的秩序之美、精确之美与和谐之美,更深地理解了阅兵方阵震撼人心的力量源泉。
![]()
![]()
(图6-7 “解码阅兵方阵”项目阶段成果)
(视频1 “解码阅兵方阵”项目阶段成果)
该项目将学科美育与爱国主义教育、集体荣誉感培养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到学科知识“学以致用”的强大力量。
从“解码阅兵方阵”的学科美育,到“中国人物”的文化自信,海湾中学的项目化学习实践,始终贯穿着“育人为纲”的核心理念。通过构建科学、系统的项目化学习体系,将知识学习置于真实、有意义的情境之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
本文作者:王鑫 韦承伟 张倩雯
作者单位:深圳市海湾中学
学校简介:深圳市海湾中学于1995年创建,坐落于宝安中心区域。学校秉持“文化之海,和谐之湾”的校园文化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宗旨,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勇立潮头。作为“深圳市第三批教育科研基地学校”“深圳市义务教育学科市级项目式学习实验学校”及“深圳市课程教育改革深化行动实验学校”,海湾中学始终坚持以“红帆党建”为引领,深耕课堂教学改革。站在建校三十周年的新起点上,海湾中学将继续深耕课堂,以项目赋能,引导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认识世界、锤炼品格、共谱华章,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
中小学"十五五"时期发展规划编制与学校高质量特色发展·专题八讲
![]()
邀请函| 中小学课程建设与发展大会暨第三届特色课程博览会
![]()
关于举办2025第二届中小学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研讨会的通知
![]()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高级研修班(科研能力、论文撰写与成果发表专题研修)
编辑|智库君
说明|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