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8 日时间线更新:多家渠道把折叠屏 iPhone 的量产与发布节点后移,理由集中在“铰链等关键部件规格未定”。日本瑞穗证券 10 月 14 日研报经 The Elec 转述,称“2026 年量产、9 月发布概率不大,窗口推至 2027 年”;多家海外媒体援引同一来源做了复述。
![]()
先把可核的放清:节奏与判断——“推至 2027 年”的口径来自瑞穗研报经 The Elec 转述;产能与投片假设——研报提到面板投片预估自 1300 万片下修至 1100 万片,并提示或进一步至 900 万片(属研报量化口径,非官方);定价与成本线索——近一周多方分析称折叠机铰链量产均价有望落在 70–80 美元区间,较此前 100–120 美元的市场预期下探,供应链涉及富士康 / 新日兴合资与安费诺分单,属于成本缓解信号;市售端的价格带测算仍普遍以 1800–2500 美元区间作分析前提,未见官方定价。
![]()
爆料/未落锤归拢一处:具体形态与屏幕组合(内外屏尺寸、是否“接近无折痕”)、铰链材料与结构(含“液态金属/金属玻璃”等说法)、与 iPhone 年度常规序列的同场发布与否,当前仍在分析与专利语境中流转;“2026 与 2027”两种叙述并存,但上述瑞穗路线是近几日更强口径。上述均以后续供应链定稿与量产爬坡为准。
![]()
对表与看点就三件事:一是硬件定稿——铰链/面板的终版规格何时“锁图纸 + 锁物料”,量产成本能否继续下探到 70–80 美元以下;二是爬坡节奏——从小批试产(NPI)到工程验证(EVT/DVT)再到量产(PVT)的时间轴是否还支撑 2026,或彻底切换到 2027;三是定价与首年规模——若维持 2000 美元级别,首年 500–700 万台的量产区间是否与投片/良率/退换货率匹配。
![]()
一句话:当前更强信号指向 2027,关键不在“做不做”,而在“铰链/面板定稿、量产爬坡、价格模型”三件事能否同时落锤,果粉这次估计又激动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