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路,被你们的车占了!
深夜的岳阳街头,一位大爷蹒跚在非机动车道上。
刺耳的喇叭声在身后响起,司机探出头吼着:“不要命啦!”
大爷费力地指向不远处的人行道:“我的路,被你们的车占了。”
这发生在湘超“双阳会”赛后岳阳市体育馆外的一幕,道出了无数行人的心声。
而自10月20日起,这样的场景在岳阳街头或将减少——岳阳市城管局将正式开启人行道违法停车专项整治行动。
这场“零容忍”行动能否真正让出生命通道?
这场关乎每个人出行方式的变革,才刚刚开始。
行走之难:被侵占的生命通道
老张推着轮椅上的父亲,在东风广场的人行道上再次停下——一辆白色轿车横在盲道正中。
“要不,咱们从马路上绕吧?”父亲轻声问。老张看着身旁飞驰而过的电动车,鼻子一酸。
同样感到无助的还有牵着导盲犬的李先生。“奶糖很聪明,知道怎么绕开停在盲道上的车。”但这段一公里的路,他们要走上四十分钟。每次被迫走上机动车道,他都能感受到飞驰而过的汽车带来的风压。
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妈妈、拄着拐杖的老人、踩着滑板车的孩子……当人行道变成停车场,最受伤的永远是那些最需要保护的人。
“那些说‘就停一会’的人,能不能替我‘就瞎一会’试试?”视力障碍的王师傅的话,刺痛人心。
停车之困:方向盘后的无奈
“我知道不该停在人行道上,但你能告诉我能停哪里吗?”车主小陈指着身后的老小区,“月薪三千,买不起车位。每天下班就像打仗,抢不到车位就只能停路边。”
开网约车的小周刚把车从人行道上挪开。他算了一笔账:等合法车位要二三十分钟,停人行道只要五分钟。“平台扣掉一半,再吃张罚单,这一天就白干了。”
下午六点后,岳阳很多老旧小区周边的人行道上,车辆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这不是车主们热爱违法,而是在现实困境下的无奈选择。
烧烤摊老板老杨道出更多人的担忧:“我们这条街,晚上八点后要是都不让停人行道上,这些车能把机动车道堵死你信不信?”
压在盲道上的,不只是车轮——
傍晚的南湖大道,李女士推着婴儿车在车流中穿行。“每次都要深呼吸才敢过马路。最怕下雨天,一手打伞一手推车,还要躲车。”
另一边,刚下班的赵先生在小区转了半小时,最终还是把车停上了人行道。“我知道不对,但明天要送孩子上学,不能迟到。”
每个人,都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执法之惑:板子该打向哪边
“我就停五分钟”——这句话,执法人员小李听得耳朵快起茧了。
他永远记得那次教训:一辆车堵住居民楼唯一通道,楼上老人突发疾病,救护车死活进不来。等车主慢悠悠回来挪车,已耽误了黄金十分钟。
“就五分钟,能出多大事?”小李摇头叹息,“等出事的时候,五分钟就是一辈子。”
另一位执法人员接到过最扎心的投诉:“你们管这叫盲道?明明就是‘忙道’,忙着自己找路的意思。”但他也理解车主的难处:“我们执法的,也是普通市民。问题不是罚单能解决的。”
若整治只是罚款、拖车,很可能陷入“违停-整治-回潮-再整治”的循环。一位前执法队员对笔者坦言:“曾经在贴罚单时,一位车主指着我的鼻子骂——‘你们只管罚,怎么不多建点停车场?’” 这个问题,他答不上来。
但若借此机会,推动更多停车资源供给、更科学的区域停车规划,这次整治或将成为岳阳城市治理升级的契机。
值得注意的是,岳阳城管部门此前已采取了如“首次违停可免于处罚”等人性化措施。
出路何在:一场关乎共处的智慧
带着孙子遛弯的刘大爷说得在理:“就像治病,不能只吃止痛药,得治本。”
《岳阳市机动车停车条例》实施两年来的数据显示,城区已累计规范整改1200余处违章停车点。但根治违停乱象,需要更多创新思维。
在杭州,他们用“错时停车”化解难题——沿街商铺的白天空位,夜间对居民开放。在上海,废弃地块化身立体停车场。在重庆,背街小巷施划夜间临时车位。
这些经验,岳阳能否借鉴?
周边的单位停车场能否夜间开放?
闲置土地能否改建成临时停车场?
背街小巷能否施划夜间临时车位?
开小卖部的陈阿姨观察敏锐:“以前也整治过,风头一过,该停还是停。关键是能不能一直管下去,还有,能不能给车找个安身之处。”
老张在便利店门口贴了张纸条:“请您别在门口停车,给大家留条路。”让他意外的是,好几个熟客看了都说:“理解理解,我们以后注意。”
改变,或许就从这张小纸条开始。
前路:共筑城市交通新秩序
若违停车辆堵塞了消防通道或急救通道,延误的每一秒钟,都可能意味着无法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
10月20日真的要来了。
有人说:“早该管管了,现在的人行道,都快成免费停车场了。”
也有人说:“先把停车位解决了再来罚款吧!”
但或许,我们该问的是:岳阳这座我们共同生活的城市,到底应该是车优先,还是人优先?
当接送孩子的母亲被迫推着婴儿车走上机动车道;当视障人士的盲杖敲在车门上发出无助的声响;当消防车因为通道被堵而延误救援的每一秒——我们是否还能心安理得地说:“我只是停一会儿”?
这不只是城管和车主的事,这是每一个生活在岳阳的人都要面对的选择。
毕竟,今天你的车停在别人行走的路上,明天你的家人也可能要在车流中穿行。
这条路,终究是大家的路
这条路到底该留给谁?
答案,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
——当你手握方向盘时,是否愿意为陌生的行人多绕几步;当你走在路上时,愿意对改善中的城市多一份耐心;当你当你执掌治理之笔时,是否愿意为供需平衡多搭些桥梁,为长效治理多下些苦功。
老张的轮椅能否安全通行?小陈的车能否有处可停?答案不在城管局的罚单里,而在每个岳阳人日常的选择里。
这条路,终究是咱们大家的路。而这座城市的路权,从来不该是谁输谁赢的战争,而是如何共处的智慧。
这条路属于谁?它既属于每一个行走其上的人,也属于每一个愿意为他人留出空间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