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大力倡导“车让人”,这是文明的底线,也是法律的铁律。驾驶人在行经斑马线时,必须提前减速、停车让行,将行人的路权与生命安全置于首位。安全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场需要双向奔赴的守护。在车辆履行“让人”义务的同时,行人也应肩负起“让车”的责任与智慧。
为什么“人也要让车”?
因为马路不是博弈场
生命更不是赌注
01
汽车不是想停就能立即停下,它有一定的制动距离,尤其在雨雪天气或路面湿滑时,刹车距离会更长。行人的一个猛然窜出,可能瞬间就超出了驾驶人的预判,无法立即刹住车。
![]()
02
驾驶人存在视觉盲区,有时真的“看不见”您。特别是从公交车头、绿化带后突然跑出的“鬼探头”,堪称马路头号杀手,让驾驶人措手不及。
![]()
03
“车让人”保障的是行人在斑马线上的优先路权,但这绝不等于“绝对路权”。它并不意味着行人可以无视信号灯,不看车流,将安全完全寄托于他人的反应之上。
![]()
请记住这几个“不”
让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01
不“盲冲”
过马路前,请先停下脚步。左右观察,确保所有车辆都已减速或停下,再从容通过。切勿刷手机、戴耳机听歌,让自己与危险隔绝。
02
不“抢行”
宁可多等一分钟,不去争抢一秒钟。特别是信号灯即将转换时,切勿与车辆抢行。
03
不“捷径”
请多走几步路过天桥、走斑马线,不要为了省时省力而翻越护栏、横穿马路。您选择的“捷径”,可能是通往危险的歧途。
04
不“试探”
不用身体去试探驾驶人是否会让行。在车辆临近时,一个明确的手势、一个与驾驶人的眼神交流,都能有效传递您的意图,避免误会。
![]()
城市的交通文明,是一场行人与驾驶者的“双向奔赴”。“车让人”,让出的是一份安全与尊重;“人让车”,让出的是一份理解与和谐。让我们从每一次观察、每一次等待、每一个善意的手势做起,让每一次出行都因文明而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廖旭峰 钟春
值班编辑:麻新宇
内容来源:柳州交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