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第三期培养对象教育教学主张报告会在南京市雨花台中学紫荆花路校区成功举行。本次报告会聚焦雨花台中学校长孙进提出的“和雅致美:成就师生积极而幸福的教育生活”教育主张,吸引了来自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代表及青海省大通一中教师近300人参加。
南京雨花台区教育局副局长王磊致欢迎辞时指出,“苏教名家”培养工程是南京市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孙进校长作为雨花教育成长起来的优秀代表,其教育主张的凝练与实践是雨花教育从“有学上”迈向“上好学”进程中的生动缩影。
![]()
教育教学主张:从“和雅致美”走向幸福教育
![]()
孙进校长以《和雅致美:成就师生积极而幸福的教育生活》为主题,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他的教育理念体系与实践路径。他从“和”“雅”“致”“美”四个字的词源解析入手,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正雅”思想、西方哲学中的美学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构建出具有深厚哲学根基的教育价值体系。
在内涵阐释环节,孙进校长指出,“和”强调关系的调和与共生,体现为与自然之和、与社会之和、与自我之和三个维度;“雅”则指向品位的规范与高雅,涵盖外在形象之雅与内在气韵之雅;“致”是达到与实现的动态过程;“美”则是令人感官或精神愉悦的属性。四者共同构成“崇尚规范,调和关系,臻于美好境界”的完整教育理念。
![]()
在实践层面介绍环节,孙进校长展示了“和雅致美”理念系统落地的过程。通过构建“物我相融的学习场境”,打造具有教育审美性、主客体互动性和自由实践性的和雅空间;通过“跨界联结的融通课程”,以雨花茶文化课程为代表,实现多类学科融通、多元学习融通、多维文化融通和多种素养融通;通过“立己达人的教师团队”建设,形成人格致美、专业致美、志趣致美、场域致美、合作致美的教师发展体系;通过“共情赋能的评价机制”,创新自我申报奖、尚雅榜、和雅卡等评价方式,让师生在积极奋斗中体验成就感与幸福感。
这一教育主张不仅构建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更在实践中形成了可操作的实施路径,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富有启示的“雨花样本”。
团队展示:“雅智课堂”教学改革和积极幸福中专业发展
![]()
在团队展示环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数字城学校执行校长张睿以《基于美学视角的“雅智课堂”教学改革》为题,从课堂教学的微观层面,生动印证了孙进校长“和雅致美”的教育主张。他从政策、学校、学生三重需求出发,阐释了“雅智课堂”的内涵特质——“雅”体现课堂的审美底色,包括环境之雅、内容之雅与互动之雅;“智”则体现在教学方法与资源的智能化支持上,二者共同构成美学与智能融合的课堂新样态,实现了“和雅致美”主张从理论建构到课堂实践的完美贯通。
![]()
雨花台初级中学党务办公室副主任陈梦媛以《在积极幸福中走向专业自觉发展》为题,深情回顾了在孙进校长引领下的专业成长历程。她通过“认知觉醒的追光者”“协同并进的破局者”“自我超越的奋斗者”三个维度,展现了从“职业”到“事业”再到“志业”的认知跃迁,诠释了“和雅致美”好教师团队建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深远影响,彰显了雨花教育人协同共进、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专家点评:理念深刻,路径清晰
在专家点评环节,三位教育专家对孙进校长的教育主张与实践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
![]()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吕林海评价孙进校长是“南京教育的杰出代表”,他从美学视角对孙进校长的报告进行了深度解读。他指出,孙校长报告的“灵魂”在于其独特的美学视角,但其核心并非探讨抽象的美学理论,而是深刻阐述了“美”与“师生幸福”的内在关系。吕教授认为,在孙进校长的教育思想中,“和雅”是学校的追求,而其内核是“美”。这种“美”被定义为人的主体性、超越性和自我生命感的实现,并将其最终定位为师生的幸福。他引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观点,阐释了当人的内在力量得以在外在世界投射和实现时,所体验到的正是美与幸福的统一。
![]()
江苏省教育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原《江苏教育》主编张俊平用“向前、向上、向美”概括孙进校长的教育主张:“向前”体现为教育远见与前沿探索;“向上”体现为不断挑战自我、实现螺旋上升;“向美”则体现为对美好教育生活境界的追求。“孙校长的理念扎根中华文化,注重‘静、生命效率与满足感’,其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具有崇高信仰、自由精神和自主能力的学生’。”张俊平主编还提出了“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变成现实”的三点期望,希望将孙进校长的“和雅致美”的教育主张推向更广阔的范围和更高远的境界。
![]()
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缪建东点评道:“孙进校长从‘和雅空间’等多个维度系统推进教育进步,揭示了教育文化的内在规律。”他强调,孙校长的教育理念聚焦“学习方式转型”,注重“以文化人”,推动学科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打造新型师生文化,并通过茶文化等项目实现学科深度融合。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缪建东院长认为,孙校长探索的“分散合作制”等机制创新,体现了教育治理的现代化转向,契合“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方向。
![]()
据了解,本次报告会是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第三期培养对象系列报告会的第二场。作为南京市最高层次的教育人才培养工程,“苏教名家”项目致力于通过名师、名校长的思想凝练与实践辐射,带动全省教师队伍整体提升。雨花台中学将以此次报告会为契机,持续深化“和雅致美”教育主张的实践探索,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走向深入,为南京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雨花智慧”与“雨花力量”。
通讯员 来平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戴明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