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小知识
流行特征
每年10-11月,是我省手足口病的发病小高峰。
好发于5岁及以下儿童,而重症死亡主要集中在3岁及以下儿童。
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机构,因为人群密集,手足口病传染风险较高。
![]()
致病原因
手足口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同一儿童可因感染不同血清型肠道病毒而出现多次发病。
临床表现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痊愈。
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
![]()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
![]()
如何预防
(一)一般预防
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很重要。
1.注意手卫生,尤其在触摸口鼻前、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接触疱疹/呼吸道分泌物后、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
2.孩子餐饮具、奶瓶使用前要煮沸或高温消毒;玩具及地面、家具等表面要每周清洁;尿布、毛巾、衣物、被褥等应经常换洗与晾晒,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3.居室要经常通风。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4.经常清洁和消毒(含氯消毒剂)常接触的物品或物体表面。如玩具、家具等,清洁后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5.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如亲吻、拥抱等。用一次性毛巾或纸巾清理患者的鼻咽分泌物、呕吐物、粪便等,并及时消毒被上述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物体表面或环境。
(二)接种疫苗预防
目前上市的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和EV71感染引起的其他疾病(如疱疹性咽峡炎),但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非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
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该疫苗虽然不能预防所有手足口病,但将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EV71疫苗适龄儿童为6月龄-5岁儿童,鼓励在12 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1岁及以上儿童越早接种越好。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