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银川10月1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在今天上午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鹏介绍,“十四五”期间,宁夏出台《关于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区域一体联动、人口均衡发展、特色产业振兴、公共资源优化、政策机制创新“五大工程”,宁夏区内沿黄河分布的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平罗、青铜峡、灵武、贺兰、永宁、中宁10个城市,以全区43%的国土面积,承载了70%的常住人口和80%的城镇人口,创造了80%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载体地位凸显、产业集聚力得到新提升,以产业集聚吸引人口聚集的效应持续显现。
![]()
新闻发布会现场。网络截图
张鹏介绍,近5年来,宁夏统筹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构建形成了以沿黄城市带和北部引黄灌溉平原区、中部干旱草原区、南部黄土高原区“一带三区”为主体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十四五’的前4年,宁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16.9%,实现了以更少土地承载更高质量的发展。”
他说,目前,宁夏在产业上,以银川、宁东、吴忠为核心,南北联动奠定了“一核两极”的开发区格局;在城镇上,以银川为中心、沿黄城市带为骨架、固原市为副中心,形成了“一主一带一副”的功能体系;在农业上,依托资源禀赋打造出北部现代、中部特色、南部生态及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的“三区一廊”生态布局;在生态上,构建了以黄河生态廊道与贺兰山、六盘山、罗山屏障为核心的“一河三山”保护格局。
张鹏介绍,“十四五”以来,宁夏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全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20年的16.4%提升到2024年的19.9%;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1.8万元/人增加到16.3万元/人,年均增长6.2%。
“宁夏坚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顺应人口发展趋势,实施了沿黄地区城镇化质量提升行动和南部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张鹏介绍,“十四五”期间的前4年,宁夏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提高了3.2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5.6%、8.2%,“居民收入增速跑赢了经济增速”。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