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经省政府批准正式印发实施,这标志着吉林省高水平推进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在10月1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规划》的重点内容与推进举措得以全面解读,一幅以长春为核心、联动周边城市的区域发展新蓝图清晰展开。
![]()
《规划》明确了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的核心范围与辐射领域:以长春市为中心,联合联系紧密的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共同组成,规划面积约2.9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210万人。其辐射范围进一步延伸至吉林市永吉县、磐石市,四平市梨树县,辽源市东辽县、东丰县,松原市区及前郭县、扶余市、长岭县,梅河口市等区域,形成“核心引领、辐射带动”的空间格局。
![]()
在空间布局上,《规划》创新性地提出“1351”框架,为都市圈发展划定清晰路径。“一中心”即以长春为都市圈中心城市,强化其核心引擎作用;“三组团”聚焦区域协同,打造长吉、长平、长辽三大组团,推动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紧密联动;“五带”则立足产业特色,分别构建长吉延长(白山)现代文旅产业带、长辽梅通白(山)医药产业带、长四辽先进制造产业带、四长松白(城)现代农业产业带、辽四长松白(城)能源产业带,实现产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一廊”更是着眼东北区域振兴,贯通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东北四市,打造引领东北全面振兴的科创产业走廊和对外开放通道,让长春都市圈成为东北区域联动的重要枢纽。
发展目标上,《规划》设定了两个关键阶段。第一阶段至2030年,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经济总量力争达到1.35万亿元左右,综合实力将显著增强,区域一体化建设取得扎实成效,基本建成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产业分工协作、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第二阶段直指2035年,目标更为长远——高效贯通的通勤圈、合作共兴的产业圈、宜居宜业的生活圈、应联尽联的智慧圈将全面建成,届时都市圈将实现更高水平的一体化发展,居民生活品质与区域发展能级同步跃升。
![]()
为确保目标落地,《规划》明确了九大重点任务,覆盖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对外开放、城乡融合、生态环保、文脉塑造、公共服务、区域联动、市场一体化等关键领域。例如,在基础设施方面,将构建互联互通的网络;在产业发展上,打造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公共服务领域,推进共建共享,让都市圈居民享受更均衡的优质服务。
![]()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通勤便捷高效、产业梯次配套、生活便利共享等重点任务,吉林省已建立起“省级统筹、中心城市牵头、周边城市协同”的工作推进机制。目前,长春、吉林、四平、辽源四市已明确相关举措,将推动《规划》落地与产业协同布局,确保各项任务从蓝图走向现实,让长春都市圈的发展红利惠及更多区域与民众。
作者:华泰来
责编:秦楚越
编审:裴晶莹
监审:董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