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落地“以患者为中心”?近日,以“聚能患者,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诺华中国患者日在上海举办,设置了“众力共策、携手共进、聚能共赢”三大篇章,来自政府部门、学术研究机构、医疗机构、企业和患者组织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患者力”如何被激发,又该如何被制度化、合作化和专业化,以真正去推动这句耳熟能详的“以患者为中心”。
![]()
新浪医药特约主持人现场采访诺华中国区副总裁、传播及患者倡导负责人许蕴兰,深度拆解诺华如何把“患者为中心”从口号变成可落地的场景,让创新服务于真实的患者需求。
从药物研发到全病程管理:听取患者的真需求
药物需服务于患者。诺华扎根中国近40年来,已有超过100款创新药物及新适应症在中国获批,2025年开年至今已新增9款。
“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如何与药物研发相辅相成?许蕴兰介绍道,CDE连续发布“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药物开发的指导原则,在肿瘤和罕见病等多个疾病领域,鼓励企业在开展药物研发时以患者需求为出发点,听取患者的声音。如诺华在药物研发初期就会积极寻求患者团体的建议,并在临床试验的前、中、后期持续改善信息分享方式,为患者提供简单易懂的信息,让患者参与到药物的全生命周期中。
此外,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患者开始掌握自身健康的主动性。很多患者如今不仅关注治疗本身,还希望在疾病管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等方面得到更多帮助。这种主动性,正在推动整个行业对患者需求有更全面的理解。正因为如此,本届患者日Ÿ以“聚能”为主题,希望把各界声音汇聚成合力,让患者、医生、学界、企业和媒体能够在一个平台上聚合,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拓展患者关怀的新维度。
数字医疗:把“以患者为中心”写进“代码”
数字能工具让患者更便捷地获得信息、同时更好地了解和管理疾病,特别是在慢病管理领域,数字化平台可以帮助患者实现便捷的疾病自我管理。Ÿ
诺华一直以来积极拥抱并投入数字化医疗创新,例如2019年上线了“护心小爱”大众科普平台,提升大众对于心血管疾病知识和治疗养护的科学认知,平均每年发布约600篇疾病科普内容,覆盖1200万人次。未来,诺华将总结护心小爱的平台实践与矩阵传播经验,纵深扩展至更多的疾病领域,帮助患者科学认知并规范管理疾病。
许蕴兰表示,未来,诺华将再机制建设、全病程管理、合作模式等方面进一步努力,真正实现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同时,也借助患者日的契机,把患者的力量汇聚起来,引领行业创新、推动社会认知,创造一个更有韧性和可持续的健康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