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南地区的云、贵、川、藏,是解放最晚的大陆地区。解放大西南的任务是由二野,以及18兵团一起完成的。
在宋任穷的回忆中,原本中央拟让二野解放中南,都准备让自己担任湖南省委书记,四野首长提出解放中南,二野改解放西南。
![]()
虽然这个信息在其他地方记载不多,也是一个酝酿的过程,但从实际出发来看,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渡江战役发起后,二野、三野率先渡江,打过长江后向江苏、江西挺进,一路沿着向浙赣线挺进。当时湖北、湖南地区有白崇禧、陈明仁等部的重兵,这两位也是国军方面的实力将领。相比较而言,敌人在江西的兵力部署不大。
如果将中南交给二野解放,完全符合当时形势,距离很近。
当二野接到正式命令解放大西南时,四野主力部队也已经抵达中南地区。
西南地区属于历史上的军阀割据,云南有卢汉,四川有邓锡侯、刘文辉以及中央军等,国军在西南的兵力接近百万之众。
当时,二野下辖3个兵团,兵力才二三十万,从敌我力量对比还是有距离的。尤其四川兵力最多,考虑到二野用兵,上级特意调贺老总点兵入川,他选择在陕南的18兵团。这支部队距离四川近,而且过去隶属于晋冀鲁豫军区地方部队,后来升格为野战纵队,隶属于华北军区,又划给一野指挥。部队指战员,刘邓首长也是熟悉的,用起来更是顺手。
为了领导西南的全面工作,上级决定成立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军区。任命邓、刘、贺为第一、第二、第三书记;任命刘伯承为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邓、贺为副;任命贺老总为军区司令,邓为政委。
![]()
对于西南局和西南军区的成立,我们都知道作用,一个是负责地方党政工作;一个是负责军队工作。那么,军政委员会的作用是什么呢?
西南地区虽然有敌人重兵,可都是历史上的军阀,过去与蒋介石也是隔心。在当时全国基本上快要解放时,卢汉、邓锡侯、刘文辉等也开始顺应潮流而动酝酿起义。
在当时,西南地区没有经历太多大规模作战,云贵川就得到解放。这是政治争取,军事为辅的作用。
所谓军政委员会,是地方的一个临时性机构,主要处理地方政务和部队问题,比如起义部队改造,整编,以及我军的部队的其他工作。
军政委员会是一个联合性质的机构,不仅我党政军干部,也有国军起义将领,像龙云、刘文辉都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委员里也有起义将领。该机构属于过渡性机构,是实施军事管制建立革命秩序设立的。
刘司令担任军政委员会主席,也不难理解。
第一,刘司令是四川人(现在重庆开州),清末民初时期就参加革命活动,加入讨袁,护法战争等,已经成为川中将领。他出任可以更好与四川各路人士进行沟通,使得工作加速。
第二,他是二野司令员,在军队的威望甚高,能更好让我军部队与起义部队的改造、整编工作的各项工作落实下去。
![]()
董其武起义时,成立绥远军政委员会;程潜、陈明仁起义时成立湖南军政委员会,这些起义将领都在军政委员会担任要职。该机构的成立,对加强联合,过渡平稳形势起到积极重要。
不过,刘司令担任时间不长,后要求从事军事教育工作,他的治军名言:治校先治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