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铃声突然想起,正在汇报工作的“国防部二厅”中将厅长,立马操起话筒同时拽长电话线,毕恭毕敬递给办公桌后面的“中将代参谋总长”,这波操作简直是职场典范,一般人真学不来,只是有点滑稽:双方都是中将军衔,对领导尊重点也不算毛病,没必要像个副官一样如此谄媚吧?
![]()
(段厅长剧照)
《沉默的荣耀》剧中这位二厅的段厅长,基本就是搞笑担当,貌似阴险狡滑,实则愚蠢至极,经常被忽悠得团团转,成为吴石将军“以毒攻毒”牵制毛人凤的工具人,甚至连打麻将的那群太太们都知道,“二厅”和“保密局”向来不和!
段退之当然是虚构的,历史上查无此人,不过二厅和保密局习惯性“狗咬狗”的状态,倒是真实的历史,别看段厅长在周至柔面前点头哈腰,见了毛人凤却是鼻孔朝天,还有权派出宪兵,直闯保密局接抓捕上校组长谷正文!
段厅长咋就这么牛哄哄呢?有道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国防部二厅”的编制级别,确实比“国防部保密局”高半格,二厅首任厅长郑介民,还曾兼任过保密局长,是故二厅的历任厅长,在保密局面前都有点心理优势。
众所周知,二厅许多人员都是1946年7月,从保密局的前身军统转隶过来的,某种意义上算是“一家人”,为什么仅仅三年时间,互相之间已经达到水火不容的程度呢?小孩没娘说来话长。
![]()
(手法娴熟)
一、军统落到了郑介民手里
保密局的前身是军统,军统的前身是“复兴社特务处”,特务处1932年挂牌时,三个主要头目分别是:处长戴笠(黄埔六期肄业)、副处长郑介民(黄埔二期)、主任秘书唐纵(黄埔六期),人称军统的“三驾马车”。
显而易见,郑介民和唐纵的资历,完全不输于戴笠,然而戴笠更受宠信,另外确实有点特务天赋,这两位因此只能屈居二、三把手;六年以后军统局在武汉成立,人事格局有了新的变化,三驾马车也各奔东西:
军统局长的编阶是“陆军中将”,戴笠的资历和铨叙军衔都不够,暂以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贺耀祖兼任,戴笠为副局长但负实际责任,而郑介民被任命为“主任秘书”,是军统局实际上的二把手,至于唐纵已经另谋高就。
![]()
(戴笠))
唐纵转任“委员长侍从室”第二处六组组长,成为老蒋贴身幕僚,专司情报汇总和分析,而且是对口全部情报单位,权势极大;郑介民则还有另外一个职务:“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第二厅”厅长,主管军事情报。
戴笠作风霸道,又喜欢重用浙江的“江山帮”,郑介民看不惯也惹不起,干脆只到二厅上班,于是这个臭名昭著的特务机构,从三驾马车变成了一家独大,戴笠再提拔心腹毛人凤,担任“代理主任秘书”辅政,当然也只能是代理。
1946年春,军统局代理局长戴笠摔死,而够资格接掌这个庞大特务单位的,只能是“三驾马车”的另外二位,比如唐纵曾短期代理局长职务,后来瞄上了警察系统,转任内政部警察总署署长,算是脱离了特务系统。
![]()
(郑介民)
1946年军事委员会改制为所谓的“国防部”,军统局也缩编为“国防部保密局”,被剥离出去的许多公开特务机构,当时通通转隶给“国防部二厅”,留下来的只是秘密与核心的部分,因此势力大减。
所谓的二厅,是由原“军令部二厅”改编而来,抗战期间主要负责搜集日军的兵力、番号、部署、动向等情报,辅佐军令部长徐永昌和参谋总长等高层,制定作战计划和指挥战役实施,跟军统的业务侧重点并不尽同。
郑介民出任二厅厅长兼保密局局长,完全掌控了这两大情报机关,风头一时无二;而毛人凤囿于资历和军衔,只能担任副局长,作为戴笠真正的衣钵传人,又是军统浙江系的头目,毛副局当然不服。
从当上副局长的那一天起,毛人凤每时每刻都在琢磨着,如何把郑介民搞下台,至少要赶出保密局,把曾经“戴老板”的军统,变成今天“毛老板”保密局!
![]()
(唐纵))
二、郑介民因为惧内而失势
郑介民毕竟是军统出身,保密局和“国防部二厅”最初是穿一条裤子的,中层之间也比较熟悉,像负责电讯侦察的二厅第一司司长魏大铭,原来就是军统电讯处的少将处长,在郑介民的统一领导下,两者之间也没出现大规模的窝里斗。
死后追晋陆军一级上将的郑介民,要说能力还是有的,可惜有个要命的弱点:怕老婆!《沉默的荣耀》里段厅长看见年轻的老婆就腿软,那就是在内涵二厅的“惧内传统”,因为郑太太是个标准的悍妇,湖北望族之女。
郑厅长兼局长的老婆柯漱芳,父亲曾是北洋时期的两广铁路总督,有钱有人脉,给郑介民的仕途助力良多,加之柯漱芳的大小姐脾气,发起飙来郑介民也没辙,偏偏这个女人又特别贪财,终于给老公惹下大祸。
![]()
柯漱芳当时把保密局的后勤部门,当成了自家仓库,想拿什么要什么随心所欲,毛人凤以此作为突破口,密嘱沈醉等人搜集黑材料,1947年郑介民五十大寿,柯漱芳不顾老公的劝阻大操大办,礼品堆满了客厅。
这些都被沈醉拍了照片,连同之前的黑材料一起,由毛人凤亲自上呈,引发老蒋震怒,下令免除郑介民保密局长的兼职, 以示惩戒,隔了一段时间后,虽然晋升为“国防部次长”职务,但实权大不如前。
毛人凤则成功上位,就任保密局第二任局长,达成所愿。可郑介民又不是傻子,谁在背后搞的小动作,自然心里门清,对毛人凤恨之入骨,也就埋下了二厅和保密局不和的种子,毕竟郑介民在二厅的根基很深。
![]()
厅长位置出缺后,竟争非常激烈,先是副厅长龚愚代理,但很快就被侯腾所取代,这个侯腾是黄埔六期和陆大出身的嫡系,还毕业于美国军校,抗战时期曾任军令部二厅的处长,郑介民的老部下。
1944年底,侯腾调任第5军少将参谋长和远征军联络处长,抗战胜利担任过“国防部二厅”的副厅长,后派任驻美武官。1948年6月回国后,“早有野心想当厅长”的侯腾,眼见厅长位置空悬,瞅准时机开始上下活动。
侯腾一方面通过“夫人外交”搞定了柯漱芳,惧内的郑介民表态支持;另一方面又走参谋次长林蔚的门路,最终在林蔚、郑介民的联合保荐下,成功就任厅长职,并且在重返二厅后积极扩张势力,这下子毛人凤的麻烦大了!
毛人凤做梦都想不到,郑介民“怕老婆”这个毛病,既能让他成功上位,竟然也能引发二厅跟保密局翻脸的严重后果!
![]()
(毛人凤剧照)
三、保密局和二厅的关系彻底破裂
侯腾属于少壮派将领中的“武官系”,跟军统素无渊源,而且是原军令部出身,对于军统的人员充斥“国防部二厅”,早就看不惯了,一朝大权在握,立马大刀阔斧进行人事调整,首先便赶走了原代理厅长龚愚。
之后又将对其不满的军统分子杜逵、魏大铭等人,以各种理由排挤出去,尽管削弱了二厅的情报能力,却成功实现了二厅的“去军统化”,等到屁股坐稳以后,侯腾非但不鸟毛人凤,甚至连郑介民的招呼都不听了。
侯腾独树一帜的结果,导致“历来由军统掌握的这个庞大的公开特务单位,就这样脱离了保密局的控制”,双方由此开始交恶,狗咬狗的事件时有发生,《沉默的荣耀》故事发生的时间段,正是二厅和保密局斗法的高潮期。
![]()
(逃台后的侯腾)
这一变化引发老军统们的强烈不满,毛人凤等特务们大骂郑介民:“优柔寡断,私心太重,结果把这个单位白白送掉了”,至此以后,二厅更倾向于参谋总长、次长的直接领导,对保密局哪哪都看不顺眼,工作上更不予以配合。
于是不难理解,段厅长对周至柔极尽溜须拍马之能事,却对保密局总是阴阳怪气,而吴石将军作为参谋次长之一,当然也是二厅的直接长官,在身份没有暴露之前,吴石的意见,在二厅眼里肯定比毛人凤重要!
吴石遂利用二厅的权限和段厅长的呆萌,以及二厅跟保密局互相倾轧的关系,多次成功地扰乱敌人的视线,获取相关情报,甚至营救出不幸被捕的林义良同志,故事虽多有演绎,二厅的搅屎棍角色确是真的。
《沉默的荣耀》故事发生的时段,是侯腾和赖名汤交替担任厅长的期间,估计也是虚构出“段厅长”角色的主要原因。顺便说一下所谓的“三方共管”,也就是经吴石点拨,段退之跟毛人凤提出来方案:
![]()
要求将被捕的地下党员,由保密局、二厅和保安司令部三方实施共同监管,并不符合历史,逃台初期的三大特务机构,分别是毛人凤的保密局(原军统)、季源溥的内调局(原中统)、彭孟缉的保安司令部。
要三方共管也得是这三个单位,真没“国防部二厅”什么事,故意省略掉内调局这个特务机构,算是剧情需要吧,总体而言,岛上多个特务机构集中并存的状态,确实加剧了白色恐怖的程度,令地下工作危险重重。
但也出现了新问题,几大特务机构之间,互相制衡互相争宠,甚至互相拆台的情况时有发生,迫使老蒋不得不进行重新整合,于是引发了新一轮内斗,这个咱们下一篇再说,如今《沉默的荣耀》迎来大结局了:
吴石最后的那句话,真的令人悲壮莫名: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