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恩施州小土豆田(图源:视觉中国)
武陵山的小土豆,经过深加工,变成了马铃薯蛋白等产品,附加值提升10余倍。
9月12日,位于恩施市三岔镇的恩施硕品现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硕品农业”)内,机器轰鸣,数十名工人正忙着加工富硒马铃薯蛋白。
该公司以恩施硒土豆等农副产品为原料,进行硒土豆精深加工及高附加值硒保健(功能)食品研究、生产与销售。“今年产值有望突破4000万元。”公司创始人徐世怀说。曾经从事建筑行业的他,看到了硒产业的巨大潜力,跨界转型,投身“土豆革命”。
在恩施,有一批像徐世怀这样的“土豆”企业家、科研家,通过不懈努力,让恩施小土豆变身“金豆豆”。
攻克育种“芯片”难题
恩施土豆开始走出家门
300多年来,恩施人一直称土豆为“洋芋”。
1955年,从江西农学院毕业的刘介民来到恩施,和同事们遍访全国主要马铃薯科研单位,引入460多个品种。经过数百次试验,产量、品质、口感兼优的“米拉”品种脱颖而出。该品种产量高、高抗晚疫病、淀粉含量高、风味独特。
1962年,“米拉”开始在云、贵、川、湘、鄂等地推广,种植面积突破1900万亩,成为解决包括恩施在内的西南地区老百姓温饱问题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1984年,农业部在恩施建立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为土豆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恩施州农科院高级农艺师肖春芳告诉支点记者,马铃薯属于无性繁殖作物,容易受病毒感染,一般种植三年左右需要重新换种。为此,农科院建立了“原原种—原种—良种”三级快繁体系,利用海拔差一年内制种供种。
恩施州农科院院长、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主任沈艳芬说,马铃薯通过杂交结出类似番茄的浆果,一个浆果里有50到100颗马铃薯种子,把这些种子一代代进行田间筛选,平均大约18万粒中才能选出一个优质的品系(品种),耗时大约10年。
目前,恩施州已建成南方最大的马铃薯种质资源库,保存了1500余份马铃薯种质资源,收集种植了1680个马铃薯品种。恩施州农科院马铃薯科技成果达50余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部级20项,自主选育鄂马铃薯系列和南中系列新品种近30个。
有了好品种,农民开始大规模种植。目前,全州种植土豆165万亩,总产量170万吨,占全省土豆产量的一半。
“以前人工播种不仅耗费人力,效率还低。”恩施市崔家坝镇农民李峰感慨,“现在,播种机一天能种40亩土豆,相当于过去一二十人干的活儿。”
今年3月,“农机闹春耕”活动在崔家坝镇举行。农技专家为周边300多名土豆种植大户和村民演示机械耕整地、土豆机播等“良机良法”,详细介绍“鄂马铃薯系列”的品种优势、“薯玉豆”高效复合种植的技术要点,从品种选择到病虫害防治全方位指导。
今年,恩施土豆开始走出家门,在省外试种。恩施州尚农种业、百顺农业、泰康农业等3家企业与兰州市榆中种业公司合作,在当地海拔1800米至2400米的寒旱区域繁育马铃薯原种200余亩,推广“米拉”等9个优新土豆品种。
恩施州马铃薯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恩施市与榆中县达成一致,计划3年内发展“南种北繁”基地1万亩以上。
![]()
硕品农业工作人员正在生产线查看土豆清理情况。(企业供图)
一吨马铃薯蛋白售价160万元——
小土豆加工后身价涨十余倍
在硕品公司的产品展示厅,土豆米、土豆面、土豆粉皮、土豆饮料等“土豆”产品琳琅满目。其中土豆米的零售价25元一斤,部分富硒马铃薯提取物标价高达1200元。
记者在在公司生产车间看到,一套现代化的设备正在对富硒马铃薯进行固液分离。“这套分离装置为恩施州最大。”硕品农业常务副总经理梅虎称,本地多家企业所需的硒蛋白原料,均由公司提供。
2018年,硕品农业落户三岔镇,开始实施富硒马铃薯精深加工产业化示范项目。公司拥有硒蛋白、富硒原料提取、堇叶碎米荠蛋白粉、富硒蛋白肽等不同形态的5条自动化生产线,其中富硒土豆米年产能5000吨,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在所有植物蛋白中,马铃薯蛋白活性最好、最易被人体吸收,成为马铃薯提取物的精华所在。梅虎拿起一把土豆粉条说:“它全身都是宝,除了表皮不用,其余部分我们都会用,没有任何浪费。”
梅虎算了一笔账:“66吨马铃薯鲜薯,能提取1吨马铃薯蛋白,市场价可以卖到160万元。”而这66吨马铃薯若拉到菜场,只能卖出十几万元的收成。
经过精深加工,土豆身价翻了近十倍,从低端走向高端。如今在三岔镇,硕品农业与农户合作种植基地达到近5000亩,基地覆盖13个行政村。马铃薯从以前田里的“搭头”变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
标准化生产,恩施土豆的品质得到了大大地提升。
在恩施泰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内,清洗分拣流水线高速运转,智能色选设备精准剔除瑕疵薯块。这家拥有种薯生产经营许可资质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示范点的企业,标准化加工生产线正将富硒土豆转化为薯片、即食薯泥等20余种深加工产品。
企业负责人刘迪权介绍,该生产线采用进口设备,远销东南亚及国内20余个省市。
挖掘“小”与“硒”独特价值——
恩施土豆火遍全国
8月26日至9月3日,2025恩施土豆花儿开系列活动火爆开场。
该活动连续举办9年,今年首次携手土家女儿会。现场设置了农特产展示、人才表彰、品牌推介等内容,进一步凸显和提升“恩施土豆”区域公用品牌的影响力。
过去,恩施土豆只是当地人餐桌上的普通食物,如今却成了各种活动的“宠儿”,走上了品牌逆袭之路。
农业农村部品牌营销与可追溯专委会副主任梅强表示,凭借“小个头”和“富硒”特色,恩施土豆从过去八毛一斤愁销路,到如今一块五畅销全国,成果挖掘出独特价值定位,带动广大农户增收。
“无论是品种、种植方式、环境还是文化背景,都能成为品牌差异化的源泉。关键是要有发现的眼光,找准那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核心卖点,为品牌注入灵魂。”梅强说。
在咸丰县坪坝营镇土豆基地,“90后”IT男廖运和他的直播团队正在用手机进行直播。他培育了7个独立账号、粉丝量超200万,带领团队一年销售了400多吨土豆,公司的销售额超过400万元。以“小猪拱拱”恩施土豆为例,其选择的特定品种、富硒地块、密集种植、分选分级以及500克定制包装,所有环节都紧密围绕“小”和“硒”的定位展开。
品牌营销离不开人才支撑。恩施州探索“劳务品牌+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了“恩施土豆师”这一劳务品牌。同时人才贯穿恩施土豆“育种—种植—加工—品牌—培训”全链条,不断提升土豆品牌价值。
2024年,恩施州的马铃薯种植产值达33.5亿元,综合产值超95亿元。从田间地头到生产车间,从实验室到市场,恩施土豆完成了从“土疙瘩”到“金豆豆”的华丽转身。
编辑丨胡馨月
编审丨李剑军
![]()
新浪微博|@支点财经
地址|湖北·武汉·楚天传媒大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