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体操赛场,是李宁运动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25岁的他带着未愈的腰伤与跟腱旧疾参加比赛,彼时中国体操队新老交替,他是全队突围的希望。
可竞技体育充满变数,吊环比赛中脚意外挂住器械,跳马落地时重重坐倒,团体赛连续失误让中国队未能跻身前三,“体操王子”遭遇职业生涯重大挫折。
![]()
失利当晚,他在休息室与队友抱头痛哭,哽咽着自责。
回国时,李宁选僻静通道避人,却仍被询问怎么没拿到金牌;赛后更是遭到了大面积的网暴。
他坦言“连起床的力气都没有”,但运动员的倔强让他未被击垮,退役仪式上他攥拳承诺:“这辈子绝不离开体育。”
![]()
转型发展
正当李宁筹划开办体校时,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改写了他的轨迹。他既同情李宁的处境,也看中其商业价值,劝他“先打牢经济基础,再反哺体育”。
1989年,李宁换上健力宝工装,以特别助理身份踏入商界。
1990年北京亚运会,两人策划“三重曝光”:李宁牌服装成为圣火传递服、国家队领奖服、记者指定服,11亿国人记住了这个品牌。
![]()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李宁服终结中国运动员穿外国品牌领奖的历史。
1994年,李宁提出独立发展,健力宝全力支持,他分三次归还投资、迁总部至北京,清退亲戚引入职业经理人,后来考入北大法律系,和年轻学子一起上课、挤食堂,老师评价“他是来真读书的”。
2004年,李宁公司在港交所上市,他跻身“10亿级身价企业家”。但危机已至:耐克、阿迪加速布局中国,安踏等本土品牌崛起,
![]()
这么多竞争品牌,也让李宁的销量下滑。
直到北京奥运会出现了高光:虽错失官方赞助,却与央视奥运频道合作让品牌高频曝光;
李宁带恐高症、腰伤秘密训练一月,减重10斤完成主火炬点燃。
他的出现直接让品牌热度回升,市场占有率反超阿迪至行业第二。
![]()
但高速增长藏着隐患:引入的“空降兵”高管与团队磨合差,品牌在“时尚与专业”间摇摆;
8000多家加盟店缺乏统一管理,经营水平参差不齐。
随后管理层推“高端化+年轻化”,砍低价产品、改口号为“MakeTheChange”,却丢了高性价比优势。
这就导致核心用户不满、年轻人未被吸引,以至于公司连续亏损,资金链濒临断裂。
![]()
韧性重生
“做运动员没第二次机会,但做生意能重来。”2014年底,李宁回归代理CEO,先稳定团队,再重启“一切皆有可能”口号,缩减非核心赞助与代言预算,把资金投研发;
关低效门店、建线上体系,派团队培训销售人员;按南北气候差异优化产品与策略。
紧接着第二年公司扭亏为盈,直到2018年的纽约时装周让李宁彻底惊艳了所有人。
![]()
在时装周现场,“中国李宁”“悟道”系列融合汉字、体操元素的设计,让相关搜索词在微信指数暴涨7倍,相关推文曝光超1500万次。
随着直播的发展,品牌为了贴近年轻人,60后的李宁开微博“卖萌”、看电竞,让该系列赢得年轻群体认可。
从此之后李宁公司重回增长,成全球运动服装热门品牌,去年更是赚了30亿元。
![]()
虽然近年受国潮热退、竞争加剧影响面临挑战,但他的韧性让外界仍有期待。
在企业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他妻子的支持。
两人在训练场上一直到如今的商场,让外界看到了幸福的模样。
并且两人还一同孕育了一儿一女,李宁妥妥的人生赢家。
![]()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李宁用经历证明:具备韧性的企业家,总能在潮起潮落中拥抱变化。
从汉城失利到商海沉浮,他“不放弃、够坚韧”的姿态,正是创造惊喜的关键。
南方都市报 2025-03-30 李宁去年净赚30亿,营收不及安踏,增速落后特步、361度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