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初三女孩,被同班男生杀害。
有时候我真觉得,这个世界生病了。
事情发生在2025年4月8日,大约半年之前。
一个15岁的女孩优优,倒在了自家楼下的血泊中。
她的心脏被贯穿,双肺破裂,身上26处刀伤。 而行凶者,就是她同班三年的男孩钟某,一个被她父母无偿接送了,三年的“顺路”孩子。
![]()
02
这起“深圳女孩被同班男生杀害案”,如果不是亲眼看时间线,你都很难想象,这场悲剧里藏着多大的恶。
![]()
这个案子目前还在审判当中,还没有出最后的宣判结果,所以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事件。
根据起诉书显示,15岁的女孩优优,和行凶者钟某都是深圳某学校初三在读学生,他们还有另外一个好朋友陈某某,三个人同住一个小区,自初一开始,三人由陈某某父亲与优优的父母,轮流接送上下学。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升入初中后,同小区且与二人同班的钟某,他妈妈就称“丈夫在外地、自己需工作没时间接送”,于是就请求优优父母等人,顺带接送钟某,像邻里之间最朴实的互助,可是这一接便持续了三年。
三年风雨无阻,三年无怨无悔。
![]()
03
优优妈妈回忆,接送的三年里,钟某只在上下车时会说叔叔阿姨好、再见,一路上都不说话,还一直坐副驾驶。三人到学校后便分开,虽然是同班同学,但基本上没有什么交流。
一开始,钟某妈妈满口感激。
但人有个毛病——凡事做得久了,就变成了“理所当然”,变成本分。
于是,三年的接送,从“帮忙”变成了“惯例”, 而优优的父母,也从“热心邻里”,变成了“免费司机”。
没人想到,这样的帮忙,最后成了帮别人家的孩子,把刀送到了自己女儿的胸口。
![]()
04
4月8号那天,三个孩子照常,被陈某的父亲送到小区门口。 三人一起下车。
谁都没料到,这就是他们最后一次同车。
陈某爸爸开车离开后,优优和陈某某一起从左边的路口往家走,陈某某先回了自己楼栋。 而钟某,则绕道走向另一边的路口,本该回家的他,却折返。
此时他手里多了一把,黑色的折叠刀,这是他提前在网上买的。
当他看到优优独自走向楼下时,他上前拦住优优。 根据起诉书显示,提到了“质问”一词,质问了什么没有人知道。
他只是拿着刀,直接向优优的后背、胸部捅去。
一刀、两刀……直到优优倒地。
但当优优倒地呼救时,钟某又折返回去,再次补刀。他跪压在女孩身上,这一回他朝优优的脖颈处,又连捅了数刀。
他确认女孩再也不会喊出声,才慢慢离开。
![]()
26刀。
精准、狠毒、冷静。
一场预谋已久的屠戮,就这样发生在回家的路上。
这件事说到这儿,让我感觉到脊背发凉。
05
但可怕的,还在后面。
钟某这个孩子回家之后,身上带着血迹。
妈妈就问他怎么弄的,他极其冷静的回答:刚才有人拿刀杀人,他去见义勇为了。
钟某某的父母还在群里问:“刚才我儿子救的孩子怎么样了。我儿子两手腱割断了。”
![]()
![]()
你很难相信,这种冷静来自一个15岁的孩子。
他不是冲动,而是计划,是预谋。这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杀戮。
而另一边,有人发现优优倒在了血泊中,小区的物业马上报了警,但是优优经抢救无效已经去世了。
经法医鉴定,优优身中26刀,心脏被贯穿,双肺破裂,锁骨下静脉破裂失血致死。
06
2025年4月9日,钟某被刑拘;4月22日,钟某被执行逮捕。
10月15日上午,也就是前天,这个案件,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目前不没有宣判结果。
![]()
女儿走后,优优妈妈整天以泪洗面,人瘦得形如枯槁,长了好多白头发。
在女儿走后的这半年里,她经常登录女儿的微信,给自己发消息“妈妈,我想你了”,妈妈回:“优优,妈妈也好想好想你”。
![]()
07
她发朋友圈:我总告诉自己不能哭,眼泪却有自己的主张。我闭上眼就能看见你,那个笑起来像铺满了阳光的女孩。世界依然在转,只是我知道,这份美好,你都一并带去了远方了。
思念若是有声,一定会震耳欲聋。
![]()
08
这个十五岁的少年,不仅预谋行凶,甚至在事前搜索过—— “14岁杀人要负什么责任”。
他非常清楚,自己还没成年,知道这意味着“最多判无期,不会死”。
警方曾透露,男孩杀人的动机就是因为嫉妒。
他嫉妒优优学习好,嫉妒她家境好。 他觉得自己“被看不起”,于是要“证明自己”。
嫉妒成了他心里的毒,像一颗发霉的种子,在青春期的阴暗角落里疯长,直到彻底腐蚀掉最后一点人性。
所以你看,恶并不是突然长出来的。 它是日积月累的酸腐,是每一次不被教育、不被关注的偏执滋生的结果。
09
法庭上,优优的母亲头发花白,声音颤抖。
钟某当庭下跪,求优优的母亲的原谅。 但这世上,有些事一旦做了,就没有“原谅”这一说。
3年的接送、3年的信任、3年的善意, 全都被这26刀扎成了碎片。
而优优的母亲,从此没有女儿的“妈妈”这一称谓,只有一个身份——被害者家属。
![]()
10
以前看《隐秘的角落》的时候,还觉得这剧把孩子拍的太腹黑了。
其实有些恶意和嫉妒,不会因为年纪小就消失。
我八九岁时,亲戚家的表妹因为我家离学校近,暂时住在我家。爸妈那时又要赚钱又要照顾我们,从没跟亲戚提过费用 —— 表妹的补课费月月交,日常开销也都是我家承担,想着都是亲戚,别太计较。
后来我们都要学自行车,爸妈和表妹爸妈分别给我们买了新自行车。没过多久,表妹的硅胶车铃坏了,按不出声。
有天我吃完饭去院子,正好看见她拿着长剪刀,疯狂地扎我的车铃。
我赶紧跑过去拦着问她为啥,她却一脸平静说:“我的车铃都坏了”—— 意思很明白,我的也不能好。
从此之后,我就远离了这种人,直到现在也没有过多交集。
11
老话说:“升米恩,斗米仇。”嫉妒的恶意,都是近距离诞生的。
当你看见一个孩子,满身的负能量,嫉妒心极强,见不得别人好,你一定不要只看到这个孩子,一定要看见他背后的系统,这个家庭出问题了!
家里积攒了太多恶意,在这种环境下,他就会养成心胸狭窄、阴郁扭曲、带戾气又残暴的模样。
![]()
这世界从来不是“善有善报”的童话——有时候,你越好,越成了别人嫉妒的靶子。
好为人师、乐于助人都没问题,但一定要有边界感,“无底线的好”,就是一场灾难。善意一旦失去边界,就容易被误解、被利用,甚至被仇恨,把你当假想敌。
因为以上的种种好品质,都是一种高位的姿态。潜意识里会让别人认为,你比他强,在他的心里他是被否定的人。
这就是东野圭吾在《恶意》中写的:我就是恨你,明明你是我最亲密的朋友,明明你是那么善良,明明你一直在帮我实现理想。可我就是恨你。
认知不在一个层面,指导就是冒犯,帮助就是俯视。
善良不是错,错的是世界上,有太多配不上它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