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县新媒体协会唐务廉
10月15日的上午,我这退休老汉揣着闲心,从五峰铺慢慢往楠木村走。还没到村口,眼里的新鲜劲儿就压不住了——最先撞进视野的是“楠木村人民欢迎您”的招牌,绿底白字格外醒目,像老伙计伸手来拉我,热乎得很。旁边对联写着“高霞山下姹紫嫣红四季新村,楠木村里和谐风气五好家园”,读着就舒坦,想起几十年前路过这儿,哪有这般讲究?那会儿就几间土坯房,路也是坑坑洼洼的,如今再看,真是换了人间。
![]()
脚下的水泥马路又宽又平,我这双走了大半辈子路的老脚踩上去,不用再躲石头、绕泥坑,步子都轻快不少。路两旁的树长得密不透风,枝叶在风里晃,光影漏下来洒在地上,像撒了把碎银,一路走一路看,风光美得跟画儿似的。不远处“五羊燃气”的站点立在那儿,绿色的罐子看着就踏实。我想起以前村里人家烧柴火,灶台黑烟直冒,做饭得守着添柴;现在有了燃气,拧开开关就有火,多方便!这哪儿是供气站啊,分明是给老百姓日子添暖的“宝疙瘩”,把踏实的烟火气送进了家家户户。
再往前走,合作小学的紫色墙就露出来了,配着旁边的绿树,远看像幅挺大气的画。校园里传来娃娃们的笑声,我凑在门口看了会儿,想起自己小时候上学,教室是土坯墙,桌子是缺腿的,哪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崭新的教学楼、宽敞的操场,连窗户都擦得亮堂堂的。这学校哪里只是教知识,是在给娃娃们铺路子啊,健康成长、学本事、长品行,样样都能在这儿扎下根。往村里深处瞅,一幢幢别墅错落着,红瓦白墙衬着绿树,看着就敞亮。我琢磨着,这可不是虚的,是楠木村人一步一个脚印,把小康日子实实在在过出来了。
要说楠木村的“宝地”,合作村公园得算一个。一进园,花香就裹着风扑过来,各色花儿开得热闹,红的、粉的、黄的挤在一块儿,连草儿都透着精气神。一棵棵常青树站得笔直,不光护着公园的静,还往空气里送新鲜劲儿,吸一口都觉得舒坦。园里的石拱桥最对我胃口,弯弯的跨在池塘上,桥下鱼在水间钻,桥上有人慢慢走,走一步换个景,比城里的公园还对味儿。水边的楼台、树荫下的凉亭,石凳擦得干干净净,傍晚时候,村民们就往这儿凑——老伙计们摇着蒲扇说闲话,讲以前种地的苦,聊现在日子的甜;娃娃们追着蝴蝶跑,笑声能飘老远。我找个石凳坐了会儿,风一吹,浑身都松快,这哪儿是过日子,分明是住仙境里,心里头“爽歪歪”的,说不出的舒坦。
比风景更暖人的,是楠木村的人。他们心善、热情,跟老辈人传下来的规矩似的,透着实在。我一个外乡老汉在村里逛,走着走着就有人打招呼:“大爷,来串门啊?”“渴不渴,到家喝口水?”没有半点儿生分。尤其是合作小学的保安师傅,看着与我仿佛年纪,听说我是来看看村里的变化,立马拉着我唠起来。他说以前学校就几间破屋,下雨天漏雨;现在教学楼、操场、图书馆样样都有,娃娃们读书不用遭罪了。又说楠木村以前是土路,下雨满脚泥,现在水泥路通到家门口,还有路灯,晚上走夜路都亮堂。他说得实在,我听得也入心,心里头暖烘烘的,跟晒了太阳似的。
要走的时候,一位七十多的老伙计正好路过,听说我要去青云中学方向,立马站住了,指着方向跟我说:“老哥,你从这儿往前走,过两个路口左拐,到青云中学还有二里半路,路好走,别绕岔了。”怕我记不住,还拿手比划着,连路口有什么标志都跟我说了。我谢了他,他摆摆手说“客气啥”,转身走的时候还回头叮嘱我“慢点儿走”。这股子淳朴劲儿,我记在心里头,比啥都珍贵。
这就是楠木村,有看不够的好风景,有过不完的好日子,更有一群把温暖刻在心里的人。我这老汉走了一辈子路,见过不少地方,可楠木村的好,是能落到心里的。这样的美丽乡村,这样的振兴模样,值得更多人来走走,来感受这份藏在山水里、落在人心上的实在美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