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MediaRanking(艾媒金榜)最新发布《2025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综合实力榜十强城市》,金榜指数是艾媒咨询原创用以判断企业产品消费者评价的综合指标,依托艾媒自主研发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CMDAS)”(省部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编号:2016B010110001),采用iiMeval大数据评价模型计算赋值,监测期内根据区域集中度、产业规模、政策支持、行业影响力、传播声量进行分析核算生成,侧重城市文化相关产业企业营收、微短剧产量等评价因子。指标分数范围为0-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城市在所在领域综合实力越强。
![]()
1. 微短剧成文化产业新势力,城市竞争升温
在数字文化消费升级的浪潮下,微短剧凭借 “单集时长 30 秒至 10 分钟、剧情紧凑、强情绪共鸣” 的独特优势,迅速抢占用户碎片化时间,成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网络视听形态之一。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突破 8 亿人,其中 30-45 岁群体占比超 50%,下沉市场用户增速显著 —— 这种 “全民围观” 的热度,不仅让微短剧成为内容消费领域的 “新蓝海”,更推动其成为各地培育文化产业新动能的核心抓手。
为抢占产业风口,多地密集出台扶持政策:北京推出 “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对优质微短剧项目给予最高 500 万元创作补贴;西安发布 “文旅短剧扶持专项”,将微短剧纳入城市文化 IP 打造体系;郑州则依托 “中部数字文化港”,为微短剧企业提供办公场地减免、产业链配套服务等支持。这些政策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更推动微短剧与本地文旅、电商、广告等领域深度融合,比如西安通过《长安十二时辰・短剧版》带动大唐不夜城游客量增长 30%,郑州借助 “短剧 + 农产品电商” 帮助 10 余个县域品牌打开销路,让微短剧从 “内容产品” 升级为 “城市发展赋能工具”。
2. 权威榜单评选标准:数据支撑的实力认证
此次 iiMedia Ranking(艾媒金榜)发布的《2025 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综合实力榜十强城市》,并非简单依据产量或知名度排序,而是建立在科学严谨的大数据评价体系之上。其核心支撑是艾媒咨询自主研发的 “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CMDAS)”—— 该系统作为省部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编号:2016B010110001),可实时抓取全国 31 个省市的微短剧产业相关数据,涵盖企业注册量、项目投资金额、作品播放量、用户口碑评分等 200 余项指标。
在具体核算时,榜单采用 iiMeval 大数据评价模型,将 “区域集中度”“产业规模”“政策支持”“行业影响力”“传播声量” 五大维度拆解为 28 个细分指标:其中 “产业规模” 权重占比 30%,重点考察城市微短剧年度产量(单集时长≥30 秒)、文化相关企业营收总额、产业链配套企业数量;“政策支持” 权重占比 25%,包括政策文件数量、财政补贴金额、人才培育计划等;“传播声量” 权重占比 20%,结合全网播放量、社交媒体讨论度、主流媒体报道频次综合计算。最终通过加权赋值得出 0-100 分的综合评分,确保榜单的客观性与权威性,为行业提供可参考的城市发展风向标。
3. 十强座次与梯队分布:头部引领,梯次分明
从最终榜单来看,2025 年中国微短剧产业十强城市依次为:北京(86.22 分)、陕西西安(85.30 分)、河南郑州(81.41 分)、广东广州(78.95 分)、广东深圳(77.63 分)、浙江杭州(76.28 分)、上海(75.81 分)、江苏苏州(73.56 分)、山东青岛(72.19 分)、湖南长沙(70.85 分)。这一排名不仅反映各城市的产业硬实力,更呈现出 “头部领跑、中部追赶、尾部特色” 的清晰梯队格局。
第一梯队的北京、西安、郑州,凭借 “政策 + 产业 + 内容” 的三重优势,成为微短剧产业的核心引领者。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聚集了正午阳光、爱奇艺影业等 300 余家头部影视企业,2024 年微短剧产量达 1.2 万部,占全国总量的 28%,其中《胡同里的烟火气》等作品全网播放量超 50 亿次;西安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耕 “古装 + 文旅” 题材,2024 年推出《大唐公主的一天》等 50 余部特色短剧,带动相关文旅产品销售额突破 20 亿元;郑州则借助中部交通枢纽优势,构建 “创作 + 制作 + 发行” 全链条体系,2024 年引入微短剧企业 86 家,形成年产值超 50 亿元的产业集群。
第二梯队的广州、深圳、杭州、上海,以 “科技 + 资本 + 变现” 为突破口,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广州、深圳依托电商产业优势,探索 “短剧 + 直播带货” 模式,比如深圳某企业打造的《职场逆袭记》,在剧情中植入美妆产品,单场直播销售额突破 3000 万元;杭州、上海则聚焦技术创新,阿里影业、阅文集团等企业推出 AI 剧本生成工具,将剧本创作周期从 30 天缩短至 7 天,同时布局虚拟拍摄基地,降低制作成本 40% 以上。
第三梯队的苏州、青岛、长沙,通过 “特色题材 + 本地资源” 的差异化路径,在细分领域站稳脚跟。苏州结合江南水乡特色,推出《平江路的小团圆》等 “古镇题材” 短剧,2024 年播放量超 10 亿次;青岛依托海滨城市优势,打造《海洋馆的爱情故事》等都市甜宠剧,吸引年轻用户群体;长沙则联动湖南卫视等媒体资源,开发 “综艺衍生短剧”,《快乐大本营・短剧版》上线首月播放量突破 8 亿次,形成独特的产业辨识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