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慈宁宫的瓦片刚被月光刷亮,鳌拜猫已经叼着第23只肥鼠蹿下金缸,它那张天生反派脸在监控里一闪,弹幕瞬间刷屏:这哪是猫,分明是锦衣卫转世。
![]()
谁还记得,御猫最初只是皇帝随手赏给宫女的小玩意儿。
![]()
几百年过去,它们混成编制,有了工牌、档案、KPI。
白天在太和殿台阶上摆烂营业,被游客撸到掉毛;夜里钻进太和殿夹层,耳朵贴地,听见老鼠磨牙的动静,一秒切换猎杀模式。
去年冬天,一只白猫在体仁阁堵到一只啃紫檀木箱的幼鼠,一巴掌把箱子拍出裂痕,也拍出自己年终奖——三斤鲜鱼。
最卷的是展示组。
它们得学会在镜头前营业,尾巴摆成问号,配合小朋友念“脊兽口诀”。
工作组反而轻松,只要能把库房老鼠密度压到零,没人管它们是不是脸臭。
新来的行为学家说,谨慎猫适合守库房,活泼猫适合陪游客,听起来像给故宫版《甄嬛传》选角。
![]()
数字化档案听着高大上,其实就是给每只猫拍证件照,备注“擅长跳匾”“讨厌红围巾”。
小程序一上线,鳌拜猫的粉丝先冲十万,它捕鼠视频被剪成鬼畜,播放量吊杀几个流量明星。
没人关心它右耳缺块肉是去年跟黄鼠狼硬刚留下的,大家只想看它瞪眼。
最魔幻的是中英交流。
伦敦塔的渡鸦饲养员跑来学习,问为什么故宫猫不戴项圈。
老饲养员咧嘴笑:戴了怎么钻斗拱?
渡鸦会飞,猫会缩骨,都是古建筑自带的BUG。
![]()
双方最后互赠礼物,英国人带走一张鳌拜猫写真,故宫收获一袋渡鸦羽毛,研究能不能做逗猫棒。
有人算过,一只宫猫一年能为故宫省下近万元防鼠费。
它们不靠卖萌吃饭,靠爪子和夜视眼。
白天被摸秃,夜里继续加班,没有调休。
鳌拜猫上个月被拍到在慈宁宫墙根下打盹,胡须上沾着老鼠血,像偷了口红。
评论区一水“心疼哥哥”,第二天它还得准时出现在原位置,因为游客买了票,等合影。
说到底,谁养谁还真不一定。
![]()
人类给猫建档,猫给故宫续命。
没有它们,木建筑早被鼠牙啃成渣。
现在它们有了档案,却没人给它们写退休计划。
或许再过几百年,新一批游客会蹲在太和殿前,搜小程序找“鳌拜猫第十八代”,听讲解员说:看,那只黑白脸的,祖上可是网红。
猫不在乎。
它们只记得,哪块金砖下有老鼠心跳,哪根柱子后藏着前世宫女掉的发簪。
月光一亮,尾巴一甩,故宫是它们的,我们只是买了门票的过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