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稻浪翻滚,收粮正紧。赤壁市供销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从种植指导、农资供应到收割、从烘干储存到销售对接的全流程农业社会化服务,以机械化、智能化的“管家式”全程服务,高效解决秋收“急难愁盼”。
10月14日,在赤壁黄盖湖镇黄盖咀村的百亩稻田里,2台收割机开足马力穿梭作业,不一会儿,沉甸甸的稻穗便脱粒成金灿灿的稻谷,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一旁等候的运输车上。种粮大户宋东海在此承包粮田已有8年,今年他种植的是“昌两优135”水稻品种,看着满车即将运走的稻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水稻产量挺理想,亩产估计1400斤左右。播种、施肥、除草、打药都是供销社全程跟踪服务,我很满意。现在种田比以前轻松太多,真是‘穿皮鞋种田’,啥都不用操心,效益也比人工种植强。”宋东海乐呵呵地说。
为保障粮食生产、提升服务效率,赤壁市供销合作社组建了150余人的专业农服团队,广泛吸纳农机手和农技人员加入;同时,将200余台农机设备统一纳入北斗农机管理平台,实现智能化调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区域管理,优化作业路线,协调作业安排,最终实现了服务需求与资源配置的精准匹配。
由于近期阴雨天气较多,粮食烘干成为保障粮食品质、减少产后损失的关键。在毕家村供销合作社,村民们驾驶着三轮车,将刚收割的稻谷一车车送到这里。称重后,稻谷被送入专门的仓库中进行烘干处理。在轰鸣声中,已烘干的稻谷在库房里堆成了一座座小山丘。
“现在是收粮关键期,仓库虽紧张,但我们第一时间让村民的稻谷进合作社烘干,保证拉来就能卸、能烘干,帮大家及时抢收。”毕家村供销合作社负责人熊伟金说。
村民黄火清种植了70亩中晚稻,开镰收割后便第一时间将收割的稻谷运到该合作社,选择以湿谷状态直接进行交易,“一站式”的便捷服务,有效解决了他的稻谷晾晒和售卖问题。“一收割完就有人来拖,还有烘干厂。真是便利!”黄火清笑着说。
面对稻谷收割高峰期,毕家村供销合作社烘干设备24小时作业,并由专人进行维护;按照稻谷水分比例灵活调整价格,敞开仓门随时收购湿谷,确保农户的稻谷不滞销、不霉变、不腐烂。
熊伟金介绍,合作社从9月20日开始烘干,每天烘干量大约300吨,日收购300-400吨湿稻谷,24小时轮换烘干,截至目前,已经烘干了将近8000吨潮粮。
从田间地头的机械化作业,到烘干作业全天候保障,赤壁市供销系统“管家式”全程服务已覆盖全市9个乡镇,累计完成机械收割3.2万亩,惠及农户5000余户。
通讯员 张美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