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10 月 15 日西安演艺集团・西安市豫剧团有限责任公司走进西咸新区秦兴小学,开展以 “戏曲文化浸润成长” 为主题的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专场演出。活动由豫剧团刘强老师主讲《中国戏曲之武戏美学》,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戏曲文化盛宴。
戏曲知识开讲:解锁传统艺术密码
![]()
活动伊始,刘强老师以生动易懂的语言开启戏曲知识课堂。他从戏曲的历史渊源切入,结合武戏美学特色,详细讲解了 “生旦净丑” 四大行当的特点的,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戏曲服饰的纹样寓意、武戏道具的象征意义,还现场示范了武戏中 “亮相”“踢腿” 等基础动作的发力技巧。“为什么武将的靠旗有四面?”“戏曲里的‘马鞭’怎么代表骑马?” 面对孩子们好奇的提问,刘老师一一耐心解答,将抽象的戏曲知识转化为鲜活的趣味科普,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走进戏曲艺术的世界。
经典片段展演:感受舞台魅力
![]()
知识讲解过后,豫剧团的助演老师们身着精致的戏曲行头登场,带来了经典剧目的武戏片段。舞台上,老师们手持兵器,一招一式刚劲有力又不失柔美,行云流水;武将的 “对打” 动作干净利落,引得台下孩子们频频惊呼。华丽的服饰、婉转的唱腔、精湛的身段,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戏曲艺术的感染力,现场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不少孩子还跟着节奏轻轻拍手,眼神里满是对戏曲的喜爱。
![]()
![]()
互动体验实践:化身 “小小戏曲家”
![]()
![]()
最受孩子们期待的互动环节中,豫剧团老师邀请学生上台,分组学习戏曲的基本站姿与身段。孩子们“双脚站成‘丁字步’,双手捏成‘兰花指’,腰背要挺直”,助演老师手把手指导,纠正孩子们的动作细节。虽然初次尝试的孩子们动作略显稚嫩,但都学得格外认真:有的孩子反复调整站姿,有的专注模仿手势,还有的主动向老师请教 “怎么让动作更有韵味”。短短十几分钟的体验,让孩子们从 “旁观者” 变成 “参与者”,切实触摸到戏曲艺术的精髓。
合影定格美好:传承种子悄然发芽
![]()
活动接近尾声,全体主讲人、助演老师与参与互动的学生代表及现场师生共同合影留念。镜头前,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定格下此次戏曲文化之旅的温馨瞬间。
这样的活动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孩子们不仅学到了戏曲知识,更在心中种下了传承的种子。未来我们学校也会继续搭建此类平台,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养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