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边吃着降压药,一边还在喝酒,却不知道这两件事放在一起,风险远比想象中大。
确诊高血压后,医生常说“要控制饮食、注意生活习惯”,可什么该控、怎么控,没人讲得清楚。
![]()
尤其是喝酒这事儿,亲戚朋友劝一杯、聚会场合来几口,很多人心里犯嘀咕:酒到底能不能喝?是不是只要不多喝,就没事?
酒这东西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并不是“喝多了才有害”,而是有些酒哪怕喝一点,都会让血压控制难上加难。
![]()
喝酒对高血压的“坏处”,比你以为的多得多
酒精进入身体后,不是直接跑到血管里“添乱”。
它会先刺激大脑,让人感觉放松、舒服,但这只是暂时的。酒精还会让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立即上升。
就像本来还算平稳的水面,被扔进石头后立刻起波澜。
![]()
有研究指出,哪怕只是每天喝一小杯白酒(大约50毫升),持续几周后,收缩压(也就是俗称的“高压”)平均会上升4到5毫米汞柱。
这个数字看着不大,但如果本来就控制得不太平稳,可能正好把血压推到危险线。
长期喝酒会让血管壁变硬、弹性变差。
原本还能“弹一弹”的血管,变得像旧水管一样,内壁粗糙,容易堵塞、破裂。这就是为什么喝酒的人,得中风的风险更高。
![]()
“不醉不归”的聚会,可能是血压的催命符
有些人说:“我平时不喝酒,只是逢年过节,喝一顿。”这种“集中饮酒”,危害其实更大。
大量饮酒会导致短时间内血压飙升。
曾有医院急诊科统计,春节、国庆这样的节假日,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上升。不少人就是因为饭桌上喝得太猛,吃着饭突然脸色发白、说话含糊,被家人送进医院。
![]()
这不是巧合,而是酒精让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变化,有些人甚至血压高到200多,直接诱发脑出血、心梗等急症。
尤其是那些本来就有头晕、心悸、恶心这些高血压表现的人,喝酒更是火上浇油。
因为酒精还会影响药物代谢,等于拿自己的健康做赌注。
![]()
两种酒,高血压患者千万别碰
很多人以为“白酒伤身,啤酒还好”“红酒养生,可以少喝点”,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有两种酒特别要避开。
第一种是高度白酒。
不管是茅台、二锅头,还是散装的,自酿的,只要度数超过40度,每一口都是对血管的猛烈刺激。它不仅容易让血压短时间内飙升,还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药物代谢。
![]()
第二种是甜味果酒。
比如一些加了糖的杨梅酒、蓝莓酒、桂花酒,虽然喝起来像饮料,但糖分和酒精双重作用,对高血压的人尤其不友好。糖摄入多了会引起血脂异常、体重增加,也会影响血压控制。
有些商家打着“低度健康”的旗号推销果酒,但只要含有酒精,对高血压患者来说,都不是“养生品”,反而可能是“陷阱”。
![]()
一边喝酒一边吃药,药效可能全白搭
不少高血压患者都在吃降压药,比如氨氯地平、缬沙坦、贝那普利等。
但酒精可能影响这些药物的吸收效果,甚至会加重副作用。
比如本来吃完药后血压慢慢下降,但如果同时喝了酒,有可能血压忽高忽低,药效不稳定。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甚至晕倒。
有研究发现,长期饮酒者对某些降压药的反应会变弱,也就是说,同样的药量,喝酒的人效果打折,不喝酒的人血压下降得更好。
这种情况就像是烧水关了火再开火,水温总是上上下下,很难达到理想状态。
![]()
有人戒酒后,血压真的降下来了
很多人不信,觉得“我喝了一辈子酒,也没见血压出大问题”。
但有一项在日本进行的跟踪研究发现,那些中年后开始控制饮酒甚至完全戒酒的人,在五年内,平均血压下降了10毫米汞柱左右,中风和心梗的风险也跟着下降了。
而那些酒量没减少的人,血压反而更难控制,药量也逐年增加。
这说明,酒精不是“喝一口没事”,而是时间久了才显现出问题。有些人可能年轻时身体好,喝了没反应,但到了一定年纪,器官功能下降,承受不了酒精带来的变化,就容易出事。
![]()
血压高了,日子照样能过得有滋有味
有人担心戒酒之后生活没滋味,聚会不自在,其实只要换个方式,照样能开心。
比如聚餐时可以点些清爽的饮品,比如柠檬水、乌梅汁、无糖绿茶,既解腻又健康。
还可以多点些对血压有好处的食物,比如芹菜炒豆腐、凉拌苦瓜、蒸鲈鱼、紫菜汤,这些菜清淡不油腻,对控制血压有帮助。
和朋友聚会,聊聊天、打打牌、散步走走,不喝酒也能玩得开心。
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你戒酒而疏远,反倒会理解你的健康选择。
![]()
不喝酒,血压更听话,身体更省事
不喝酒带来的好处,不只是血压好控制。
很多高血压患者戒酒后发现,睡眠变好了、头晕少了、心跳也没以前那么乱了。整个人精神头足了,药量也能慢慢减少。
血压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喝酒的时候它容易闹腾,不喝酒,它就变得乖一点。尤其是那些本来就血压偏高、还伴有脸红、脖子涨、眼花这些表现的人,最适合尝试戒酒带来的改变。
![]()
血压不稳,总绕不开“酒”这个拦路虎
很多人吃了几年降压药,血压还是忽高忽低,反复调整药也不见效果。其实问题可能不是药不对,而是生活习惯没改到位。
尤其是酒这块,如果不彻底控制住,就像车子刹车踩住了,可油门还踩着,一边压着一边加速,终归很难停下来。
这也是为什么医生反复叮嘱“确诊高血压后,牢牢记住两种酒不喝”:高度白酒不喝,甜味果酒不喝。
这不是小题大做,而是避免日后大麻烦。
![]()
酒桌上说不喝,也是一种自爱
面对劝酒,不少人碍于面子,总觉得推辞不好意思。
但健康这件事,谁也替不了谁。说“不喝”,其实是对自己身体负责,也是在告诉别人:身体比场面重要。
真正懂你的人,会尊重你的选择。能把酒杯放下的人,才是真正把健康放在心上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