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七点,南阳樊春焕拎着刚挑的嫩菠菜站在小区门口,阳光穿过梧桐树影洒在她染成栗色的头发上。隔壁张阿姨凑过来:“春焕,给孙子做的啥好吃的?闻着香!”她笑着晃了晃手里的保温桶:“熬的小米粥,加了点山药——这身子骨,现在能熬整宿粥都不费劲。”
![]()
谁能想到,11年前的她,正缩在化疗病房的卫生间里,盯着镜子里肿成“发面馒头”的脸,哭着把化疗药吐在马桶里。
2014年的春天,樊春焕右乳长了颗纤维腺瘤,切了之后以为没事。可2015年复查,北京西直门医院的病理结果像晴天霹雳——乳腺癌浸润性腺癌。
紧接着是八次化疗。她至今还记得那种疼:针管扎进血管时,整个人抖得像筛子;吐到胃出血,连胆汁都吐出来;更可怕的是副作用——头发掉光了,戴假发套磨得头皮疼;指甲盖染成黑紫色,洗都洗不掉;激素药催得体重飙到200斤,连下楼买个菜都要歇三次。
![]()
“有天夜里我坐在阳台,摸着胸口的手术疤想:死了算了,不然拖累孩子、拖累老公。”樊春焕说,“可凌晨三点,儿子揉着眼睛进来给我盖被子,说‘妈妈,我明天要带红领巾’——我咬着牙爬起来,把化疗药喝了。”
结束化疗那天,医生看着她肿得变形的脸,叹口气:“回家养着吧,实在难受就去喝点中药调调。”
樊春焕不死心,到处打听“能把人调得像个人”的中医。恰好同村的王嫂子来找她跳广场舞——王嫂子之前是食道癌,现在居然能拎着菜篮子满街跑。“她拽着我说:‘春焕,你去郑州希福中医找袁希福院长,我就是在那喝好的!’”
2016年2月17号,樊春焕揣着攒的三千块钱,坐了三个小时大巴到郑州。袁希福院长没多问病情,先摸了摸她的脉:“你这是化疗伤了气血,得慢慢补。”开了一个疗程的中药,还特意交代:“吃完我来回访。”
一个星期后,袁院长的电话打来了:“春焕,有啥变化不?”她握着电话手发抖:“我能自己穿袜子了!指甲的黑退了点,早上能熬小米粥了!”
喝中药的两个月里,樊春焕的变化像“春天的竹笋”——
• 先是能下床走路,不用扶着墙挪;
• 接着指甲的黑完全褪了,头发开始冒小绒毛;
• 半年后,她居然能给儿子织件毛衣!之前手肿得握不住针,现在勾针勾得飞快;
• 到2016年底,她已经能接送孙子上下学,还能炒俩家常菜——“儿子说,妈妈的饭比外卖好吃。”
![]()
2017年复查,除了老毛病胆囊炎,其他指标全正常。医生盯着报告问:“你吃的啥药?状态比我还好!”她笑着拿出希福医院的药袋:“中药调的。”
2024年11月7号,南阳站的“希福抗癌明星交流大会”上,樊春焕穿着枣红色外套上台,对着台下的袁希福院长深深鞠躬:“袁院长,我不是救自己——是救了我全家。”
台下的老伴抹着眼泪点头:“之前她连镜子都不敢照,现在居然敢去跳广场舞,还跟老姐妹去做志愿者。孙子说‘奶奶是最漂亮的’。”
![]()
现在的樊春焕,每天早上六点去菜市场挑新鲜菜,下午去公园教阿姨们跳健身操,偶尔还会给社区的小朋友织围巾。“没人相信我得过癌症,”她摸着胸口的康复章笑,“可我知道,是中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不是救我一个人,是救了我老公的后半辈子,救了我儿子的童年,救了我们这个家的烟火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