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我是1974年入伍的,在军营两年的日子,想家的滋味,如果不是身临其境,那真的是无法想象的。
![]()
1976年国庆节的下午,连队的文书忽然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对我说,朱**,你家里拍来了加急电报。我接过来一看,人一下子乱了方寸,电报上面写着:母病重,速归!
我把电报递给连长和指导员看,他们都很理解我,当即批准我回家,我获批了十天假期。
当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于是,我决定第二天一早回家。
由于时间紧急,我无法像其他探亲的战友那样,能提前做好准备。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商品需凭票供应,或找熟人托关系才能买到。
于是,我通过后勤当兵的老乡帮忙,买了一些白糖和洗衣粉,其他一些战友知道我的情况后,又纷纷送给了我一些肥皂和香烟等在当时的紧俏商品。接着,我又买了十几斤水果,找一个浙江衢州籍的战友借了一个帆布包,将各类物品塞了满满两大包。
一切准备妥当,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我一直忧心忡忡,我躺在那里,怎么也睡不着,母亲的病情究竟如何了?会不会很严重?我脑子里一直胡思乱想,直到后半夜两三点了,才进入梦乡。
第二天一早,五点不到我就醒来了。我穿上准备好的那套崭新的军装,在镜子前照了又照。
吃过早饭,我快速赶到领导的办公室,开了一张军人通行证,战友们把我送到了火车站,我急急地买了一张杭州至山东徐州的火车票,我看了下时间,已经快七点了。
我听说每位旅客乘坐火车只允许携带二十公斤的行李,但我在携带物品时还是不由自主地装多了一点。
![]()
那次回家探亲,买的水果,我原本想自己吃一点的,谁知到了火车上就舍不得吃了,生怕带的东西太少,亲戚朋友分不过来。
那时的火车速度很慢,好像从杭州到徐州,要十多个小时,到了徐州之后,我还要坐大巴到山东济宁。
等车的时候,我的心忐忑不安。因为弟弟每次给我来信时,都是报喜不报忧,上封信是两个月前收到的,那时弟弟还说家里一切都很好的,怎么才过了这一点时间,母亲就病重了呢?
其实,母亲这个人我是心知肚明的,她干活不要命,她的肝一直不太好,每次疼痛时,都是硬扛着,实在受不了,才去配几粒止痛药丸。
现在如果不是病入膏肓,她是不会让家人告诉我的。
大概是节日的缘故,我上车之后,发现到处都是人,即便是过道上,也挤满了人,火车发动了,一站接着一站,有下车的人招呼我坐他的位置,但我穿着军装,就让身边年纪大的人坐下。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昏昏沉沉的我,忽然听到播音员的声音说:徐州火车站到了,请下车的旅客提前做好准备。
于是,我从摩肩接踵的人群当中,硬是杀出一条“血路”来,挤下了车。在过出站口时,我背着大包小包,在人群里非常显眼,这时一个客运服务员拦住了说:“同志,你携带的行李这么多,肯定超重了”。
说着,他就让我把行李放在附近的磅秤上称重,结果整超出了十几斤。按照相关规定,我要补交五元钱,这时,过来了一位管理人员,他看到我面露难色,又看了看我的“军人通行证”,就对我笑着说,下次出行,就不要带
那么多东西了。
我内心充满了感激,不住地说着谢谢
。
![]()
我走出站口时,看了下时间,发现才晚上八点出头,还有回老家的客车,于是,我赶紧向汽车站跑去。
上了大巴,我坐了两个小时,终于到了县城的汽车站,由于天色已晚,到我老家的中巴已经停运了,我还想看看是否有顺风的马车路过,等了二十分钟后,我知道希望渺茫,于是决定步行回家。
从县城的车站到我家要4.5公里左右,尽管背着沉重的行李,但我归心似箭,由于走得太急,身上的衬衣已经湿透,但我并没有觉得有多累。
到达村庄,一切的一切都沉浸在夜色里,我走过时,不时传来一阵阵犬吠,我到家时,灯还亮着,我推开大门,将身上的东西放在厨房,然后疾步走向母亲的床前。
母亲已经躺在床上半个多月了,她的肚子,因为肝腹水的缘故,看起来特别大。弟弟对我说,母亲这两个时而清醒时而昏迷,但她还是不让我告诉你,担心影响到你!
母亲看到我,用她那浑浊的双眼看着我子,然后,用几近枯萎的右手,把满眼的泪滴揉进双眼。
随后,她静静地凝望着我,用越来越颤的手,轻轻的抚摸着我的脸、鼻子和耳朵。母亲说话,已经变得含混不清,在我将脸贴近母亲的时候,她的嘴唇动了几下,好像在说:“我的好儿子,你终于回来了!”
在我回家的第二天下午,母亲就永远离开了我,我在家陪伴父亲一周,给母亲烧了一七纸,也到了我归队的时间。
在我即将离开家乡的前一天,村里来了很多乡亲,他们是为我送行的,有人给我送来了几个煮熟的鸡蛋,让我路上吃,有人给了我五毛钱,让我自己买点吃的,有人送了一把花生、一个苹果,有人送了我一个笔记本。也有长辈一再叮嘱我,要在部队好好干,争取留队。
看着他们淳朴的面孔,再想想离世的母亲,我当即泪如雨下。
我拿着乡亲们送给我的钱,到县城买了汽车票,又赶到了徐州火车站,顺利地到达了杭州。
![]()
时光如流水一样,一去不返,如今,我的父亲也去世快六了,而我也已经69岁了,后来我在部队18年,转业后做了地方的父母官,也回馈了当年呵护我的村民和战友们。
很多的往事,在我的记忆里已经变得渐渐模糊,但当年探亲的那次经历,让我依然觉得清晰如昨,永远也无法忘记,因为,在那次旅程中,让我感到了温暖、挚爱与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