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刚伸出手,中国的反击就已经迎面而来。
2025 年 9 月 30 号那天,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突然搬出《物资供应法》,给安世半导体以及它在全球的 30 家分支机构下了个 “全球运营冻结令”。
![]()
这份禁令能管一年,里面明确要求,安世半导体不能动任何资产,不能调整高管,连战略决策都做不了。这就意味着,安世半导体这家有 60 多年历史、平时给特斯拉、三星这些全球大公司供货的芯片企业,一下子就没了自己做主的权利。
才过了 24 小时,荷兰的司法系统就跟着动手,启动了 “夺权程序”。10 月 1 号,安世半导体的三个外籍高管 —— 分别是 CFO、COO 和 CLO,一起向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提交了紧急申请,要求暂停中方实际控制人张学政的职务,还得启动调查。
![]()
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法院连开庭审理都没做,当天就下了判决:暂停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所有职务,让外籍独立董事来接管公司,甚至把闻泰科技持有的 99% 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直接炮轰这种做法,说这是 “现代版的经济强盗行为”。从政府下命令到法院出判决,荷兰用三天时间就把中资企业的实际控制权抢过去了。
这种速度,这种激进的手段,在国际商业史上都很少见。更关键的是,这种 “政府先下令、高管马上响应、法院跟着配合” 的闭环操作,明摆着是荷兰想用 “法律” 当幌子,掩盖背后的政治目的。
![]()
面对荷兰这种明着来抢的行为,中方很快就拿出了反制措施。10 月 4 号,中国商务部发了出口管制公告,明确禁止安世半导体在中国境内生产的某些成品部件和子组件出口。
这道禁令刚好打在安世半导体的核心业务上 —— 它在国内工厂生产的车规级功率器件、逻辑芯片这些产品,正是欧洲新能源汽车产业离不开的东西。
有数据显示,安世半导体在全球车规级二极管市场占了三成五的份额,特斯拉 Model Y、大众 ID. 系列这些卖得好的车型,都在用它的产品。
![]()
更有战略意义的是,10 月 14 号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了份态度强硬的声明。
协会不光明确站出来支持闻泰科技维权,还第一次把话挑明了说给欧盟听:“专门针对某家企业搞歧视性措施,会把全球开放包容的半导体生态给破坏掉。要是其他国家也学这种做法,中欧之间的产业合作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这份声明透露出两个重要信息:一是中方的反制范围不只是荷兰,还包括了整个欧盟;二是中方在告诉西方,别以为中国会轻易放弃产业链安全,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大得很。
![]()
要注意的是,中方的反制不是单一动作。就在荷兰政府宣布接管安世半导体的时候,中国外交部已经多次强调 “反对把国家安全的概念用得太泛”,还暗示会根据《反外国制裁法》采取进一步措施。
这种 “行政发禁令 + 行业发声 + 法律放狠话” 的组合手段,能看出来中方应对科技霸凌已经有了成熟的策略。
这次事件的幕后推手,其实是美国想进一步卡住中国科技发展的脖子。从荷兰法院最新公布的文件能看出来,美国商务部早在今年 6 月就跟荷兰政府明说,想让安世半导体避开 “实体清单” 的限制,就得把中国老板张学政换掉。
![]()
这种 “换了人才能给豁免” 的蛮不讲理的要求,把美国想通过盟友施压、让中国企业从关键领域退出去的真实想法暴露得一干二净。
更关键的是,美国在 9 月 29 号出台了 “50% 穿透规则”,把实体清单的限制范围扩大到了被制裁企业的子公司,这就给荷兰的干预找了个所谓的 “法律依据”。
对欧盟来说,安世半导体这事正好反映出它在 “技术主权” 和实际利益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欧盟想靠《芯片法案》这类政策把自己的半导体产能提上去;另一方面,它又离不开中国企业在成熟制程领域的供应链支持。
![]()
荷兰这次激进的做法,本质上是欧盟内部那些 “对中国强硬的人” 占了上风 —— 他们想牺牲中资企业的利益,来换美国在技术合作上给点好处。但这种短视的行为,已经引起了欧洲产业界的强烈反对。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就警告说,要是安世半导体的供应一直断着,欧洲新能源车产能可能得掉 15%。
安世半导体这事已经让全球产业链跟着动荡起来。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极管和晶体管制造商之一,安世半导体的运营被冻结,直接导致苹果、戴森这些大公司的生产线可能停掉。
![]()
更深远的影响是,这事打破了国际商业投资的基本信任 —— 要是政府能随便拿 “国家安全” 当理由,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那跨国资本以后怎么流动都会变样,原来的逻辑根本行不通了。
对中国来说,这事反而加快了半导体产业自主发展的脚步。就在荷兰政府动手干预的时候,中国的半导体设备企业已经在加速推进光刻机、刻蚀机这些关键设备的国产替代。
有数据显示,2025 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量比去年同期少了 23%,而国产光刻机的订单却多了 47%。这种 “被逼着进步” 的效应,正在帮中国在成熟制程领域搭建起完整的产业链。
![]()
未来较量的重点,会集中在欧盟的态度和美国接下来的动作上。要是欧盟还坚持在 “工业加速法案” 里加那种强制转让技术的条款,中方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出口管制的范围,甚至把稀土、光伏这些中国有优势的领域也加进去。
而美国要是继续逼着盟友一起卡中国的脖子,可能会让全球半导体市场分成不同阵营,最后自己也得受损失 —— 要知道,全球半导体三分之一的需求都来自中国,不管是谁想跟中国脱钩,最后都是两边一起吃亏。
环球网:幕后细节披露!涉半导体企业,美国被爆曾施压荷兰更换中国CEO
![]()
环球网:欧盟考虑强制中企转让技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三个“反对”阐明立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