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选战开打,几位候选人里,郑丽文的声势不错,但这也让她成了靶子。眼看着民调不太乐观的几位大佬,比如郝龙斌、赵少康、张亚中、罗智强,突然就跟商量好似的,组了个“民调落后者联盟”,枪口一致对外,对准了自己人郑丽文。
他们抛出的第一个“重磅炸弹”,是说郑丽文在搞“网军治国”。
这个帽子扣得可真够大的。尤其是资深媒体人赵少康,他自己明明不是候选人,却比谁都积极,公开在节目上喊话,要郑丽文“约束好自己的网军”。这话听着义正词严,但稍微了解台湾政治生态的人都得笑出声。哥们儿,在台湾玩政治,谁手上没点“网络部队”?这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大家还记得“1450”这个词怎么来的吗?不就是当年民进党“农委会”被爆出花1450万新台币预算养网军带风向嘛。从那以后,“1450”就成了民进党网军的代名词。蓝绿双方在网络舆论场上互相攻伐,早就跟家常便饭一样。现在,几位蓝营大佬跳出来,指责郑丽文用网军,这操作怎么看都像“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戏码。说白了,这更像是一场有预谋的政治打压,借着一个谁都在用的工具,去攻击一个潜在的强力对手。
![]()
国民党这边内斗正酣,民进党那边简直是喜闻乐见,立马端着小板凳,提着汽油桶就冲过来了。
民进党发言人吴峥第一时间就跳出来“主持公道”,但他这公道主持得相当有“技术含量”。他绝口不提国民党内斗的细节,而是话锋一转,直接把锅甩给了对岸,说什么“大陆长期介入台湾选举劣迹斑斑”,讽刺国民党“现在才发现渗透的严重性”。你看这手法,多娴熟。一下子就把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上升到了所谓“外部势力威胁”的“国安”高度。
紧接着,民进党的“立委”陈冠廷也来助攻,煞有介事地警告说,现在AI技术发达了,AI网军的威胁更大,顺势呼吁国民党别再挡着安全法案了。这潜台词就是:“你们家里都起火了,还不赶紧跟我们一起筑墙?”
![]()
连时代力量党主席王婉瑜也没闲着,跑出来阴阳怪气地说,这下国民党总算能体会到被“渗透”的滋味有多难受了。
一时间,郑丽文仿佛成了全台湾的公敌。蓝营的“同志”在背后捅刀,绿营的对手在面前放火。这场景,要多荒诞有多荒诞。
为什么郑丽文会这么招人恨?其实原因也不复杂。她这个人,在台湾政坛算是个“异类”。她早年出身于民进党,后来理念不合,转投国民党阵营。这么一来,她对民进党那些套路和话术了如指掌,批判起来总能打到七寸上。比如她公开说“台独是假议题,只是民进党骗选票的工具”,这种大实话,绿营听了能不恨得牙痒痒?
![]()
而在国民党内部,她也不是那种循规蹈矩、迷信派系大佬的传统政客。她敢说敢做,经常不按牌理出牌,自然也得罪了不少山头。两边都不讨好,一旦有事,可不就成了人人喊打的“破鼓”嘛。
眼看“网军”这张牌效果有限,一记更狠的“黑料”被抛了出来。有匿名的国民党“立委”向媒体放话,说郑丽文参加反制民进党搞的罢免活动时,居然还收“车马费”。
这下可炸了锅。在政治人物普遍需要塑造清廉形象的氛围里,“收钱办事”这个标签的杀伤力是巨大的。郝龙斌、罗智强等人立刻跟进,轮番开火,大有要把郑丽文钉在耻辱柱上之势。
舆论铺天盖地,郑丽文几乎百口莫辩。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来,他就是网红“历史哥”。他没有长篇大论,就是用最朴素的方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个清清楚楚。
![]()
历史哥直接在直播里还原了真相。他说,当初民进党仗着人多势众,在各地大搞罢免,弄得乌烟瘴气。民众党的中常委蔡壁如看不下去了,主动联系他和郑丽文,希望大家能合作,成立一个“反恶罢退散志工团”,南北奔波,开讲座,办活动,跟民进党的“罢免志工团”打对台。
蔡壁如当时就明确表示,邀请社会人士和名嘴来助讲,大家从台北跑到台中、高雄,人生地不熟,总不能让人家自己贴钱还饿着肚子吧。所以,她主动提出给每场活动没有党公职的参与者补贴3000元新台币的车马费,也就合人民币七百块左右,纯粹就是为了补贴一下交通和餐饮成本。
历史哥强调了几个关键点:第一,这钱是主办方民众党主动给的,郑丽文从来没开口要过一分钱。第二,3000块的车马费在台湾是什么概念?很多政论节目的通告费都不止这个数。郑丽文从台北赶到台中,来回路费加油钱,再加上吃饭喝水,这点钱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说是补贴,其实更像是一种象征性的感谢。
![]()
最打脸的是,历史哥爆料,郑丽文自己还曾自掏腰包,给花莲灾区捐了50万新台币。这笔钱,够她跑一百多场活动的“车马费”了。一个能随手捐出50万的人,会在乎那一两场3000块的补贴?
历史哥这番仗义执言,像一把尖刀,瞬间戳破了所有抹黑者的谎言。原来所谓的“收钱丑闻”,不过是政坛里再正常不过的活动补贴。拿这种事大做文章,只能说明攻击者已经到了不择手段、毫无底线的地步。这就是一场典型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政治猎杀。
整场风波看下来,让人心里五味杂陈。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台湾政治生态最真实、也最丑陋的一面。
首先,是派系斗争已经凌驾于政党利益之上。国民党内部的某些人,为了阻止郑丽文上位,宁愿“引清兵入关”,联合自己的政治对手民进党,也要把自家人拉下马。这种“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心态,暴露了国民党积弊已久的内耗文化。在他们眼里,个人的权力、派系的利益,远比整个党的未来更重要。
![]()
其次,是舆论工具的彻底武器化。从网军带风向,到媒体选择性报道,再到名嘴的轮番炮轰,一套完整的“舆论绞杀”流水线已经非常成熟。事实是什么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制造出什么样的“事实”。在这种环境下,理性的政策辩论变得毫无意义,政治最终沦为一场比谁更会泼脏水、比谁更没下限的烂仗。
再者,是民进党娴熟的政治操作。他们总能精准地在对手最虚弱的时候切入,用最少的力气,获取最大的政治利益。国民党内斗,他们就扮演“正义使者”,一边隔岸观火,一边顺手把火烧得更旺,同时还不忘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和“守护台湾”的英雄。这种转移焦点、操控议题的能力,确实是他们的看家本领。
![]()
而郑丽文在这场风暴中的应对,也值得玩味。面对内部的攻击,她选择了克制和呼吁团结,反复说“不要让外人看国民党的笑话”。这种大局观,在杀红了眼的派系大佬面前,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甚至有点天真。但在乌烟瘴气的政治泥潭里,这种坚持反而成了一股清流。
这场蓝绿联手“痛打”郑丽文的奇观,说到底,受伤害的绝不仅仅是郑丽文个人。它消耗的是台湾民众对政治的信任,拉低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共讨论水平。当政治辩论变成了人身攻击,当事实真相可以被随意扭曲,当党同伐异成了唯一的行事准则,那么真正重要的民生议题,比如经济发展、青年就业、能源政策、两岸和平,又该由谁来关心呢?
历史哥的仗义执言,不是因为他是什么英雄,而是因为他坚守了普通人最基本的常识和道义。在一个谎言横行的时代,说真话本身就需要巨大的勇气。他的声音,让人们看到,即便在最黑暗的政治算计中,依然有微弱的光芒在闪烁。
![]()
台湾政坛的这出荒诞剧,或许很快就会被新的热点所淹没。但它留下的警示是深刻的。如果一个政治体制,鼓励的不是激浊扬清,而是相互倾轧;如果选民们习惯了被喂养各种“懒人包”和情绪化的口号,而放弃了独立思考和辨别真伪的能力,那么今天倒下的是郑丽文,明天又会是谁呢?
看穿这些套路,或许才是唯一的解药。否则,这样的政治奇观,只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循环上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