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但是,长期高盐饮食如同潜伏在餐桌上的健康杀手,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应超过5克,大约相当于一个啤酒瓶盖的量。据了解,目前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处于较高水平,成年人每天食盐平均摄入量约为11克,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上限的2倍。而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钠摄入量远超推荐值,需要尽快采取有效的强制性措施,减少人群钠摄入。
![]()
01
减盐的三大谣言
![]()
谣言一:少吃盐会缺盐 容易抽筋❌
不少人觉得,平时运动多,出汗多,要是不多吃点盐容易抽筋。事实上,日常饮食里的钠早已足够,甚至超量。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比如长跑赛事或者长时间高温下劳动,才可能因为大量出汗而出现电解质失衡。
夜间抽筋或运动时痉挛,大多数原因其实是疲劳、脱水或钙钾不足,与钠缺乏关系不大。
谣言二:没有高血压,不必刻意减盐❌
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血压正常,就认为与减盐无关。事实上,高盐饮食的危害是长期多方面的,并且几乎对所有年龄段人群,都构成一定的健康威胁。
长期的高盐饮食会损害血管弹性,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盐摄入量过高时,人体内还可能产生一种免疫细胞,生成过多的促炎症因子,进而出现炎症反应,引发多种疾病。
谣言三:玫瑰盐、海盐更健康,吃多点也无妨❌
近年来,商场里出现了各类“高级盐”:“玫瑰盐”“深海盐”“竹盐”……它们被宣传为“富含矿物质”,似乎比普通食盐更营养。但真相是,这些盐的主要成分仍然是氯化钠,所谓的矿物质只是微量,营养价值微乎其微。
![]()
02
警惕“隐形盐”
这些食物含盐量高
一些食品,吃起来没有咸味,甚至还甜甜的,可实际上含盐量很高。
面包
面包在制作中为了保证口感,会加入食盐,三片白面包含盐超过4.5克。巧克力面包、菠萝面包、奶酥面包等含盐更高。
![]()
冰淇淋
冰淇淋一般大家觉得是甜的,其实在制作过程中也会添加盐来调味。每100克冰淇淋根据口味的不同,含有50到300毫克钠。
爆米花
为了提升口感,爆米花的含盐量是很高的,超市里和影院里售卖的爆米花,每200克含盐量5-7.5克,差不多是成人全天食盐摄入量。
运动饮料
1罐600毫升的运动饮料就含有252毫克钠,除非长时间运动或出汗很多,否则不建议饮用。
坚果
多数坚果在加工过程中会加钠盐,这样吃起来味道才比较好。比如某瓜子一包就含钠盐14g,即使吐掉了比较咸的瓜子皮,嗑的过程中也摄入了不少钠。
03
家庭烹饪减盐法
量化用盐:使用限盐勺控制用量,没有量勺的,也可以利用啤酒瓶盖来估算,平装满一盖,差不多就是5~6克的量。如果一家三口,每天做三顿饭,每顿饭有三个菜,那平摊到每个菜里盐的用量基本是1/3勺瓶盖。
调味替换:减少酱油、蚝油等含钠调味品的使用,改用葱姜蒜、洋葱、花椒、柠檬、迷迭香等天然香料提味。酸味的醋和柠檬汁能 “放大” 咸味,可有效减少盐的添加量。
![]()
食材提鲜:多用菌菇、海带、西红柿等富含游离氨基酸的食材,其天然鲜味能替代部分盐的调味作用。避免甜咸口菜肴,甜味会掩盖咸味,易导致盐摄入超标。
烹饪巧法:优先选择清蒸、凉拌、煮炖等方式,炒菜时临出锅再放盐,减少盐在食材中的渗透量。天然食材中西芹、茴香等含钠量较高,烹饪时应额外减盐。
尝试低钠盐:肾功能正常者可换用低钠盐,但需注意适应后再使用,避免因 “不够咸” 而过量添加。
适当补钾
钾和钠,可以说是两种对立元素,当钾元素多的时候可以促进钠元素的排出。一般情况下,每日摄入2克的钾元素即可。
在蔬菜中,菠菜、苋菜、青蒜、大葱、蚕豆、山药等含钾量比较高;而在粮食中,荞麦面、玉米面、红薯含钾则比较多;水果中是香蕉、西瓜比较丰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