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西安,气候真的“类南方化”了吗?

0
分享至



文=城 记智库聂海峰

近些年,“雨线北移”是全国热议话题。经过多年观察,我们深刻感知西安气候已悄然变化。这里,我们先明确三个结论:

第一是数千万的西安人,遇见六十多年来最活跃的“华西秋雨”期 ;第二西安雨量增加是趋势,将对城市带来“润物细无声”的改变;第三,“窄口径”统计必须要调整,否则将对未来产生误判!

“类南方化”,是形容变化的一种表述。潇潇雨下,再谈谈这次超长雨期背后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趋势。

第一:“长安梅雨季”已常态化

对本次超期的雨期,已有相关公开报道称:本次“华西秋雨”强度,是自1961年来的第二强!

很多人看到这个定性后,反应可能有些“不明觉厉”——这,有种“又又又见证历史”感觉!但是,如果我们要更深入了解它的变化规律,需要站在塔顶更全面的眺望,而不是只站在地面上!

首先,了解为何是“自1961年以来”?1961年3月23日,被世界气象组织定为“世界气象日”,我国是该组织最早创始国和签字国之一。作为国际认定标准,很多国家也以1961年为开端。


西安“华西秋雨”已进入密集期◎制图/城记智库

其次,尽管“第二强”很唬人,但“第一强”也就发生在2021年!结合公开报道,结果令人震惊:

“华西秋雨”最强的十次,有五次发生在2000年以后,并且频率加快:2000~2009年有一次,2010~2019年就增至两次,最近五年“裂变”成了三次。而1961~1999年这四十余年,只有五次!

西安秋雨季的表现,与学界“华西秋雨”进入活跃期的研究结论,形成了现实的支撑。


连续十年西安秋季累计降雨天数◎制图/城记智库

降雨天数,也必然呈现长时间特征:2014~2023这十年秋季,西安主城区降雨天数足以说明:一年超过30天,六年超过了20天,剩下三年也在18~19天左右,南部大区的雨期更长。

个人感官往往不具有连续性和全面性,有些老西安人表示“这雨不算什么,因为五〇和八〇年代更多!”但数据证实的结论是:从2000年开始,是这六十多年来“华西秋雨”最强时期!

也就是说,2000年以后西安新增的555万常住人口,也正经历西安史上最强的“长安梅雨”时期。

第二:西安统计口径Bug在哪?

可是,外界报道感觉西安依旧是“旱区”,无疑是极大的误导。因为,西安对外数据存在 “严重分裂”:

究其核心原因,我们之前已分析多次——西安对外公布的降水量,皆是来自泾河站的“窄口径”。这就造成外界(包括学术界、规划界和商业界等)引用的数值,不是真实的西安!

那么,这个问题究竟出现在哪个环节?今天,我对此进行完整的图示,以便于大家了解。


西安统计口径的来历◎制图/城记智库

降水量属于城市“自然状况和资源”,需要有一个标准口径。可以明确的是:《西安统计年鉴》数据代表西安→采用西安气象局提供的数据→西安气象局以“泾河站”代表西安。

可以看到,《西安统计年鉴》也罗列了各地降水量。但却用“泾河站”这单一站点代表全市,大家可想而知谬误有多大!

以降水丰沛的2021年为例,对比省市水利部门和“泾河站”数值,差值为27.8%;如果对比2018年降水相对较少年份,差值竟达到惊人的53.9%!这,已经不能用“小误差”来形容。


泾河站无法代表西安真实情况◎制图/城记智库

近些年,西安降雨呈现“山区暴雨、南部大雨、北部小雨”特征,有人戏称“八个龙王治水”。

西安约48%地域是秦岭山区,降水量一直丰沛,南部也因此“近水楼台”。但“雨洞”泾河站所在的高陵区,面积仅285平方公里——仅占全市约3%,且不远就是“关中旱腰带”。用它来代表西安,极失公允!

如果再放大范围来看:整个渭北占地、人口和GDP,分别只占全西安的8.5%、11%和9%。气象站的择址,究竟是为谁在服务?

第三:西安是否已“类南方化”

除“桑拿天”“梅雨季”等感受外,了解体现西安的真实雨量,省市水利部门的数据比较客观。

因为统计方式因素,省市水利统计数据早期存在一定偏差,但是差别并不大。不过自2022年开始,省市水利部门在西安降水量口径上实现统一。立正看齐有准绳,结果一目了然。

陕西省水利厅数据显示:2000~2023年西安年均降水量超过800毫米,是北方省城的第一城!


省水利厅口径的西安降水量◎制图/城记智库

要知道在气象意义上,800毫米是区别“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和“湿润地区”的重要分水岭。

近些年气候的显著变化,“雨线北移”已广为认知。对西安来说,这绝对是城市大事件。要知道,一九九〇年代的“缺水危机”尚历历在目。如今看来,西安已走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因为从二〇〇〇年算起,西安降水量已实现从恢复、稳定到增加阶段,实现“量变到质变”:

▶第一个十年:逐步恢复,“800mm+”有两年;

▶第二个十年:明显增加,“800mm+”到五年;

▶第三个十年:至2023年“800mm+”达三年。


秋雨下的钟楼◎来源/本文作者

世界气象组织认为:“30年时段气候具有一定代表性,基本能反映当地气候特征。” 以此为标准,西安进度条走到了83%。

可以看到:这二十四年,西安年降水量愈加增多,超过1000毫米有三次;其中,两次集中在2020年以后。虽然今年夏季降水量较低,但这种情况在这长周期中,反而成为偶然。

我们一直坚持这个结论:在这个新周期中,西安已一只脚迈入“湿润地区”。气候带来的改变,看起来“润物细无声”、结果却“排山倒海”。

自2019开始我们自发进行勘察和研究,提出“苔藓指数”,呼吁“重估西安雨量”并建议更换泾河站。作为城市观察者,我们有幸见证西安这一历史:

一是城市安全:降水量增多,必须要重视防灾防洪和内涝;二是“以水定城”:水资源决定城市上限,蓄水和用水当长久规划;三是环境改变:气候变化,必将改变城市环境、建筑和生活方式。

我们关注从不只是降雨量本身, 而是它背后带来的深远影响。在《》中,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三个建议、两个考验和三个模式”建言。

城记【重估西安雨量】系列(部分)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文=城记作者聂海峰

©版权声明:相关制图均来自城记智库

若有转载请获取授权

点击关键词 看看我们做过什么

城市研究

交通解读

空间发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3次精准预言俄乌走向,这位历史老师的眼光有多毒?

3次精准预言俄乌走向,这位历史老师的眼光有多毒?

麦大人
2025-11-05 15:45:51
你真的读懂西游记了?居然藏着这么多关键细节,我们被骗了几十年

你真的读懂西游记了?居然藏着这么多关键细节,我们被骗了几十年

宅家伍菇凉
2025-11-06 09:00:03
持"黑人智商低于白人"观点的“DNA之父”辞世 生前被剥夺所有荣誉

持"黑人智商低于白人"观点的“DNA之父”辞世 生前被剥夺所有荣誉

深度报
2025-11-09 22:53:16
比利时、斯洛伐克和匈牙利阻挠将1400亿冻结俄罗斯资产转给乌克兰

比利时、斯洛伐克和匈牙利阻挠将1400亿冻结俄罗斯资产转给乌克兰

山河路口
2025-11-10 23:47:20
高市早苗闯了大祸,日方意识到大事不妙,琉球怕是保不住

高市早苗闯了大祸,日方意识到大事不妙,琉球怕是保不住

闻识
2025-11-10 14:49:48
俄罗斯为啥不担心芯片制造光刻机问题?除中国,其他国家都不担心

俄罗斯为啥不担心芯片制造光刻机问题?除中国,其他国家都不担心

百态人间
2025-10-31 05:35:02
琉球怕是保不住了,回想一个月前中方的警告,日方意识到大事不妙

琉球怕是保不住了,回想一个月前中方的警告,日方意识到大事不妙

影孖看世界
2025-11-10 18:56:04
人美声甜的曾琦多张靓照曝光,停职后三大困境缠身,未来渺茫

人美声甜的曾琦多张靓照曝光,停职后三大困境缠身,未来渺茫

公子麦少
2025-11-07 14:36:16
美国铝溢价飙升155%创历史新高,关税叠加供应紧张推升成本压力

美国铝溢价飙升155%创历史新高,关税叠加供应紧张推升成本压力

华尔街见闻官方
2025-11-10 22:02:58
24小时内,央视2次点名于和伟,释放3大信号,内娱的风向恐要变了

24小时内,央视2次点名于和伟,释放3大信号,内娱的风向恐要变了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11 00:59:26
为什么中国总能把西方吓出冷汗?不是没能力,是中国把路全堵死了

为什么中国总能把西方吓出冷汗?不是没能力,是中国把路全堵死了

科普100克克
2025-11-10 15:21:10
江苏大姐退休了!工龄20年10个月,个人账户存储额76692.5元

江苏大姐退休了!工龄20年10个月,个人账户存储额76692.5元

媛来这样
2025-11-10 09:37:01
全运会开幕式陈小春给娱乐圈带了一个好头!只因他表演后的一句话

全运会开幕式陈小春给娱乐圈带了一个好头!只因他表演后的一句话

乐悠悠娱乐
2025-11-10 11:00:08
1949年白崇禧向蒋介石献策:与其退守台湾,不如南下越南打游击战

1949年白崇禧向蒋介石献策:与其退守台湾,不如南下越南打游击战

鹤羽说个事
2025-11-10 15:51:47
课本告诉我们: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却不告诉我们蔡伦是什么样的人

课本告诉我们: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却不告诉我们蔡伦是什么样的人

大国纪录
2025-11-10 09:28:06
胡歌推婴儿车逛乐高,脖子挂两张人均3000VIP卡,3岁小茉莉白又胖

胡歌推婴儿车逛乐高,脖子挂两张人均3000VIP卡,3岁小茉莉白又胖

心静物娱
2025-11-10 11:28:35
2025年11月11日「万灵吉历」运势提前看

2025年11月11日「万灵吉历」运势提前看

白龙王
2025-11-10 19:59:16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混沌录
2025-11-02 17:13:10
54岁突然发现,许多中产家庭渐渐穷回去了,以下两个征兆,要警惕

54岁突然发现,许多中产家庭渐渐穷回去了,以下两个征兆,要警惕

雪雪呀
2025-08-11 08:41:29
十五运会开幕式收视出炉!最高破3.9%,刘德华上场涨出小高峰

十五运会开幕式收视出炉!最高破3.9%,刘德华上场涨出小高峰

萌神木木
2025-11-09 21:54:10
2025-11-11 02:08:49
城记言成己 incentive-icons
城记言成己
城市、文化、地产、生活
1880文章数 165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数码
本地
手机

家居要闻

四方食事 不过人间烟火

教育要闻

传说中的“死亡211”,你的目标院校在里面么?

数码要闻

苹果服务主管Eddy Cue:Apple TV暂不会推出“带广告的订阅服务”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手机要闻

一加Ace 6T被确认:骁龙8 Gen5+8000mAh,联名款悬念拉满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