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李今年67岁,是个性格乐观的东北老大爷,日常生活非常规律,每年最享受的就是和邻居们在秋天一起下象棋、散步。可今年立秋刚过不久,他就感觉胃口没以前好了,早晚还老是隐隐作痛。
家里人以为他只是天气凉了不适应,没太在意。可渐渐地,老李开始出现反酸、胃胀、食欲下降等毛病,偶尔还会腹泻。家人慌了神,赶紧陪他上医院,结果诊断为慢性胃炎伴有溃疡前兆。
![]()
“为啥每年都是立秋后犯病?”老李忍不住在医院发愁。医生给出的答案让他大吃一惊:胃有“四怕”,尤其立秋后被忽视,轻则影响生活,重则可能威胁寿命!
到底是哪“四怕”?又为何立秋成了胃病高发的分水岭?尤其是第2点,许多人都在无意中“踩雷”却毫不自知。
常言道,“一场秋雨一场寒”。立秋虽宣告夏天结束,却并非真正凉快,昼夜温差逐渐拉大,对人体,尤其是消化系统影响极大。
根据《2022中国常见胃病诊疗白皮书》数据,中国慢性胃炎患病率达30%,中老年人更是重灾区。
![]()
为什么偏偏到立秋后,老年人胃病频发?原来,气温变化、饮食结构调整,以及心理状态的起伏,都无形中加大了胃部负担。
权威医生总结,胃在立秋后最怕这“四件事”,中老年人尤其要警惕:
怕凉:胃部最怕冷热刺激。立秋一到,温度迅速变化,很多人依旧习惯清晨或晚间穿单薄衣物,喝冰镇饮料、吃生冷果蔬。
“凉气入体,先伤脾胃”,寒冷刺激易导致胃黏膜血管急剧收缩,供血不足,诱发胃痉挛、胃痛等症状。
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指出,胃溃疡和胃炎发作高峰,常见于温差变化剧烈的时节,尤其立秋后的30天内,胃病就诊量比平日高出16.3%。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胃肠蠕动功能本就减弱,抗寒冷能力下降,稍不注意,寒冷就可能引发或加重原有胃病。
怕硬:粗糙、坚硬食物伤胃黏膜。很多老年人牙口不太好,但为丰富饮食结构,秋天喜欢吃玉米棒、坚果、炸带鱼等“口感十足”的食物,但这些看似健康的“粗粮优势”,如果摄入不当,反而给胃部带来极大伤害。
研究发现,硬质、粗糙食物会加重胃壁机械性损伤,导致胃黏膜充血、糜烂,增加慢性胃炎和溃疡发生风险。
![]()
根据临床统计,有27%的老胃病复发患者与立秋后进食粗糙坚硬食物有关。尤其家中老人,咀嚼与消化能力弱,粗糙食材未嚼烂,直接刺激胃壁,久而久之就埋下健康隐患。
怕油腻:高脂饮食加重胃负担。立秋时节,许多人习惯“贴秋膘”,大鱼大肉、烧烤炖菜扎堆上桌。但研究表明,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不仅延长胃排空时间,刺激胃酸分泌,且极易造成胆汁反流。
摄入油腻食物超过正常推荐量13.4%时,胃部不适和消化道疾病发病率明显升高。
对于中老年人,肝胆胰分泌功能下降,油腻食物的分解负担更重,长期如此,易患胃胀、反酸、消化不良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怕生气:情绪波动直伤胃。秋冬交替,人的心理极易波动。
![]()
一份《慢性胃病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显示,情绪压力会通过神经内分泌轴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胃酸分泌紊乱、胃黏膜屏障受损,并显著提升胃溃疡、慢性胃炎发作风险。
中老年人长期被忽略的“胃病诱因”就是容易生闷气、焦虑和压抑。简单来说,“气出来的胃病”在秋天并不少见。
明确了“四怕”,如何把伤害降到最低?医生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与权威指南提出如下建议:
保暖护胃,从“衣食住行”入手。立秋之后,适时加衣保暖,特别是清晨和夜晚,不要让腹部直接受凉。睡觉时可用热水袋温敷胃部,有条件可适当喝一点姜茶暖胃,但要避免空腹饮用。
![]()
饮食讲究“软、淡、暖”。主食和配菜宜选择软质、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烂面条、炖菜。瓜果可以去皮切小块,餐后温热饮水助消化。烹调方式以炖、煮、蒸为主,少油炸、少煎烤。
杜绝暴饮暴食、远离高脂肪。饮食控制分量,每餐七分饱。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优选白肉、豆制品、嫩菜。立秋后多吃一点南瓜、莲藕、山药等养胃食材。
情绪调节,身心双修。学会排解压力,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肠胃神经调节。可以选择散步、太极、唱歌,适当多和家人朋友沟通。别让烦恼“熬坏”肚子。
定期体检,关注异常信号。如果出现反复胃痛、黑便、持续消瘦等症状,不可拖延,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检查。早发现、早干预才是重中之重。
![]()
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证实,立秋期间的胃部养护能有效降低慢性胃炎、胃溃疡的发生率。
老李坚持调整饮食和作息,仅仅3个月后,胃痛症状大幅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这不是孤例,而是千千万万中老年人的真实写照:只要用心预防,秋天同样可以安然无恙。
提醒各位读者,每个人的体质、病情各有差异,若症状严重或反复,一定要前往当地正规医院详细检查,切勿自行诊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