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立秋后胃有四怕,个个可能夺人寿命,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

0
分享至



老李今年67岁,是个性格乐观的东北老大爷,日常生活非常规律,每年最享受的就是和邻居们在秋天一起下象棋、散步。可今年立秋刚过不久,他就感觉胃口没以前好了,早晚还老是隐隐作痛。

家里人以为他只是天气凉了不适应,没太在意。可渐渐地,老李开始出现反酸、胃胀、食欲下降等毛病,偶尔还会腹泻。家人慌了神,赶紧陪他上医院,结果诊断为慢性胃炎伴有溃疡前兆。



“为啥每年都是立秋后犯病?”老李忍不住在医院发愁。医生给出的答案让他大吃一惊:胃有“四怕”,尤其立秋后被忽视,轻则影响生活,重则可能威胁寿命!

到底是哪“四怕”?又为何立秋成了胃病高发的分水岭?尤其是第2点,许多人都在无意中“踩雷”却毫不自知。

常言道,“一场秋雨一场寒”。立秋虽宣告夏天结束,却并非真正凉快,昼夜温差逐渐拉大,对人体,尤其是消化系统影响极大。

根据《2022中国常见胃病诊疗白皮书》数据,中国慢性胃炎患病率达30%,中老年人更是重灾区。



为什么偏偏到立秋后,老年人胃病频发?原来,气温变化、饮食结构调整,以及心理状态的起伏,都无形中加大了胃部负担。

权威医生总结,胃在立秋后最怕这“四件事”,中老年人尤其要警惕:

怕凉:胃部最怕冷热刺激。立秋一到,温度迅速变化,很多人依旧习惯清晨或晚间穿单薄衣物,喝冰镇饮料、吃生冷果蔬。

“凉气入体,先伤脾胃”,寒冷刺激易导致胃黏膜血管急剧收缩,供血不足,诱发胃痉挛、胃痛等症状。

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指出,胃溃疡和胃炎发作高峰,常见于温差变化剧烈的时节,尤其立秋后的30天内,胃病就诊量比平日高出16.3%。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胃肠蠕动功能本就减弱,抗寒冷能力下降,稍不注意,寒冷就可能引发或加重原有胃病。

怕硬:粗糙、坚硬食物伤胃黏膜。很多老年人牙口不太好,但为丰富饮食结构,秋天喜欢吃玉米棒、坚果、炸带鱼等“口感十足”的食物,但这些看似健康的“粗粮优势”,如果摄入不当,反而给胃部带来极大伤害。

研究发现,硬质、粗糙食物会加重胃壁机械性损伤,导致胃黏膜充血、糜烂,增加慢性胃炎和溃疡发生风险。



根据临床统计,有27%的老胃病复发患者与立秋后进食粗糙坚硬食物有关。尤其家中老人,咀嚼与消化能力弱,粗糙食材未嚼烂,直接刺激胃壁,久而久之就埋下健康隐患。

怕油腻:高脂饮食加重胃负担。立秋时节,许多人习惯“贴秋膘”,大鱼大肉、烧烤炖菜扎堆上桌。但研究表明,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不仅延长胃排空时间,刺激胃酸分泌,且极易造成胆汁反流。

摄入油腻食物超过正常推荐量13.4%时,胃部不适和消化道疾病发病率明显升高。

对于中老年人,肝胆胰分泌功能下降,油腻食物的分解负担更重,长期如此,易患胃胀、反酸、消化不良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怕生气:情绪波动直伤胃。秋冬交替,人的心理极易波动。



一份《慢性胃病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显示,情绪压力会通过神经内分泌轴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胃酸分泌紊乱、胃黏膜屏障受损,并显著提升胃溃疡、慢性胃炎发作风险。

中老年人长期被忽略的“胃病诱因”就是容易生闷气、焦虑和压抑。简单来说,“气出来的胃病”在秋天并不少见。

明确了“四怕”,如何把伤害降到最低?医生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与权威指南提出如下建议:

保暖护胃,从“衣食住行”入手。立秋之后,适时加衣保暖,特别是清晨和夜晚,不要让腹部直接受凉。睡觉时可用热水袋温敷胃部,有条件可适当喝一点姜茶暖胃,但要避免空腹饮用。



饮食讲究“软、淡、暖”。主食和配菜宜选择软质、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烂面条、炖菜。瓜果可以去皮切小块,餐后温热饮水助消化。烹调方式以炖、煮、蒸为主,少油炸、少煎烤。

杜绝暴饮暴食、远离高脂肪。饮食控制分量,每餐七分饱。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优选白肉、豆制品、嫩菜。立秋后多吃一点南瓜、莲藕、山药等养胃食材。

情绪调节,身心双修。学会排解压力,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肠胃神经调节。可以选择散步、太极、唱歌,适当多和家人朋友沟通。别让烦恼“熬坏”肚子。

定期体检,关注异常信号。如果出现反复胃痛、黑便、持续消瘦等症状,不可拖延,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检查。早发现、早干预才是重中之重。



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证实,立秋期间的胃部养护能有效降低慢性胃炎、胃溃疡的发生率。

老李坚持调整饮食和作息,仅仅3个月后,胃痛症状大幅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这不是孤例,而是千千万万中老年人的真实写照:只要用心预防,秋天同样可以安然无恙。

提醒各位读者,每个人的体质、病情各有差异,若症状严重或反复,一定要前往当地正规医院详细检查,切勿自行诊治。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馆长公开质问郑丽文:两岸问题你站哪边?郑丽文的回答引人深思

馆长公开质问郑丽文:两岸问题你站哪边?郑丽文的回答引人深思

博览历史
2025-09-11 09:34:22
欧洲车企付荷兰总部钱却拿不到货,中国公司要求重签合同再付款

欧洲车企付荷兰总部钱却拿不到货,中国公司要求重签合同再付款

西莫的艺术宫殿
2025-11-01 15:50:54
赛季首败!文班亚马9分6失误罕见迷失,布克轰28+13打爆马刺

赛季首败!文班亚马9分6失误罕见迷失,布克轰28+13打爆马刺

体坛小李
2025-11-03 11:37:02
王艺迪击败温特夺冠,松岛辉空战胜莫雷加德夺冠,都有把握

王艺迪击败温特夺冠,松岛辉空战胜莫雷加德夺冠,都有把握

子水体娱
2025-11-02 22:40:55
固态电池被吹成“电池革命”?3大致命缺点,5年内难普及

固态电池被吹成“电池革命”?3大致命缺点,5年内难普及

沙雕小琳琳
2025-11-02 15:01:30
悬念揭晓!山东泰山核心外援瓦科去向曝光,曝江南球队或2选1

悬念揭晓!山东泰山核心外援瓦科去向曝光,曝江南球队或2选1

璞玉话体坛
2025-11-02 19:49:43
辛纳2-0击败阿利亚西姆,斩获巴黎大师赛冠军并重返世界第一

辛纳2-0击败阿利亚西姆,斩获巴黎大师赛冠军并重返世界第一

懂球帝
2025-11-03 00:14:31
算钱!法国赛国乒7人拿多少奖金?陈熠陪王艺迪,球拍胶皮引争议

算钱!法国赛国乒7人拿多少奖金?陈熠陪王艺迪,球拍胶皮引争议

体育大学僧
2025-11-03 09:21:08
认清现实!菲律宾慌了,发现美国根本靠不住

认清现实!菲律宾慌了,发现美国根本靠不住

陆弃
2025-11-03 10:53:30
“你都31岁了,还开10万的车,好意思出来相亲?”

“你都31岁了,还开10万的车,好意思出来相亲?”

吃瓜盟主
2025-11-01 23:02:24
毛主席视察天津时想见李银桥,得知他已经入狱,伟人只说了2个字

毛主席视察天津时想见李银桥,得知他已经入狱,伟人只说了2个字

南书房
2025-09-28 23:01:03
林依轮26岁儿子庆生现场曝光,自家别墅小院种菜,四代同堂太温馨

林依轮26岁儿子庆生现场曝光,自家别墅小院种菜,四代同堂太温馨

鑫鑫说说
2025-11-03 10:34:18
沈泊洋遭查后,赵少康慌了?节目言论揭真实担忧

沈泊洋遭查后,赵少康慌了?节目言论揭真实担忧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02 03:21:29
孔蒂质问小法:你们赛前就是这样准备的吗?你教队员假摔了吗

孔蒂质问小法:你们赛前就是这样准备的吗?你教队员假摔了吗

雷速体育
2025-11-02 12:47:23
“京东汽车”终于来了!续航500公里,11月9日上市,剑指比亚迪海豚!

“京东汽车”终于来了!续航500公里,11月9日上市,剑指比亚迪海豚!

隔壁说车老王
2025-11-03 08:56:58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书雁飞史oh
2025-09-12 16:09:35
丫蛋有三个孩子,大儿子王天琦是她与王金龙所生,于2011年出生。

丫蛋有三个孩子,大儿子王天琦是她与王金龙所生,于2011年出生。

百态人间
2025-10-31 14:43:12
意外!曼萨诺曾在国安和申花表现不俗,为何如今中超没球队邀请他

意外!曼萨诺曾在国安和申花表现不俗,为何如今中超没球队邀请他

小彭美识
2025-11-03 11:16:37
特朗普不装了,宣布全球进入“G2”时代,G7可能要单开一桌了

特朗普不装了,宣布全球进入“G2”时代,G7可能要单开一桌了

田园小归
2025-11-03 09:12:38
最强15级!新台风“海鸥”生成!广东迎冷空气,东莞未来天气……

最强15级!新台风“海鸥”生成!广东迎冷空气,东莞未来天气……

东莞好生活
2025-11-03 09:35:39
2025-11-03 12:00:49
余塩搞笑段子
余塩搞笑段子
专注搞笑视频,喜欢殿下关注,感谢支持!
1167文章数 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马斯克为这事开骂:“他们什么都不懂”!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亲子要闻

专注力的真相,这3点比“不打断”更重要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