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冬快到了,寒风裹着凉意钻进衣领,家里的餐桌也开始往 “暖乎” 上靠 —— 炖菜、热粥、腌菜轮番上,可不少人没注意,有些食物看着应景,吃错了反而让身体遭罪。老辈人常说 “立冬饮食有讲究,不该吃的别硬凑”,今天就把立冬必避的 “5 种食物” 讲清楚,照着避坑,冬天少遭罪。
![]()
1. 不吃 “反季夏令果”:
立冬后逛水果店,要是还看见西瓜、甜瓜、火龙果(热带夏令款),别伸手!这些水果天生带 “寒”,夏天吃能解暑,可立冬后吃,就像往肚子里塞冰块 —— 会悄悄耗掉身体里的阳气,脾胃弱的人吃了容易拉肚子、犯恶心,孩子吃了还可能鼻塞、咳嗽。
![]()
2. 不吃 “刚腌的咸菜”:
立冬前后,不少人家会腌萝卜、腌白菜,想着冬天当佐餐小菜,可刚腌好的咸菜千万别急着吃!新鲜蔬菜腌的时候,会产生亚硝酸盐,前 7-10 天含量达到最高,这时候吃,容易让人头晕、恶心,长期吃还伤身体。老辈人腌咸菜有 “规矩”:至少要腌够 20-30 天,等亚硝酸盐降下来才能吃。
![]()
3. 不喝 “滚烫的粥汤”:
立冬后,谁不想端着一碗滚烫的小米粥、萝卜汤暖身子?可刚煮好的粥汤别着急喝,尤其是嘴馋直接吸溜 —— 超过 65℃的热饮,会烫伤口腔黏膜和食道,长期这么吃,对身体一点不好。
正确的做法是:粥汤煮好后,先盛在碗里晾 5-10 分钟,用嘴唇碰一下碗边,不烫嘴了再喝(大概 40℃左右,像温水的温度)。比如喝玉米排骨汤时,用勺子舀着慢慢吹,或者倒在小碟子里凉一凉,既能暖身,又不会伤着自己,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更要注意这一点。
![]()
4. 不吃 “久煮的炖菜”:
冬天爱炖菜,比如排骨炖土豆、白菜炖豆腐,总觉得炖得越久越入味,可其实炖太久反而不好:肉类久煮,脂肪全融在汤里,喝着油腻还长肉;蔬菜久煮,维生素全没了,吃着像 “软泥”;而且久炖的汤里,嘌呤含量会升高,家里有尿酸高的人,喝了容易不舒服。
炖菜的 “黄金时间” 是:肉类炖 40-60 分钟(比如排骨炖 40 分钟,能咬动还不柴),蔬菜下锅后煮 10-15 分钟就行,煮到食材软烂、入味就关火。
![]()
5. 不吃 “隔夜的饭菜”:
不少人家冬天剩了饭菜,觉得 “天冷不会坏”,就放桌上第二天吃,甚至吃三四天,这其实特别危险!饭菜煮好后,室温放超过 2 小时,就会滋生细菌,就算放冰箱,也只是 “延缓细菌生长”,再加热也杀不死所有毒素,吃了容易拉肚子、肠胃疼。
老辈人常说 “冬天剩菜别将就”:吃不完的饭菜,要及时密封(用保鲜盒或保鲜膜),放冰箱冷藏,最多放 2 天,下次吃前彻底热透(比如米饭蒸 10 分钟,菜炒到冒热气)。尤其是绿叶菜,比如菠菜、油麦菜,最好现做现吃,隔夜后不仅难吃,还可能产生亚硝酸盐,别心疼,剩了就倒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