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司动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AI驱动数实融合 数据要素成关键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主论坛上发表演讲,强调AI是数实融合发展的关键变量,数据要素的发挥决定融合成效。他指出,数据要素市场化面临挑战,如权属不清、评估误差大、数据流通受阻等。邬贺铨提出,需在技术、制度和生态上协同,完善数据全生命周期开发与安全技术,通过数字网络、算力、数据流通利用和数据安全基础设施,实现数据预处理、调用、可信计算,以破解企业对数据要素的“三不”难题。
软件过程能力+数据要素标准双驱动——万达信息参编的一项国标及三项团标正式发布 万达信息参与研制的国家标准《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及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3项数据要素系列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这些标准涵盖了数据登记确权、数据系统平台建设、数据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旨在提升软件过程能力,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万达信息凭借其技术积累和行业经验,为标准制定贡献重要力量,标志着我国在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标准制定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工信部等七部门: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 加速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 财联社10月11日电,工信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的通知,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和规模化应用,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加速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提升工业数据要素供给,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要素化,建设一批高质量行业数据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型制造融合创新,引导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在重点场景布局应用。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广东电网2025年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典型接线及自动化配置模式研究等4个规划专题项目招标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招标公告,对2025年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典型接线及自动化配置模式研究等4个规划专题项目进行公开招标。项目涉及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分布式资源接入、充电基础设施规划、数据要素价值应用等方面,旨在提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促进配电网数字化转型。招标项目资金自筹,招标范围涵盖广东省,资格审查方式为资格后审。
中国人寿的科技进化:数字基因重塑保险价值内核 中国人寿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EAC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公司通过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包括智能理赔体系、医保商保数据融合等,实现快速赔付。同时,中国人寿强化科技创新,建设云原生、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推动业务智能化转型升级,打造数字生态新模式。* 行业动态
数据要素行业周报(10.01 - 10.08) : 数据要素市场快速发展 中国数据要素市场体系逐步完善,预计2025年规模将达2000亿,2028年突破3000亿。华勤技术拟赴港上市,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39.4亿元,同比增长113.1%。亚马逊云科技与NBA达成合作,英伟达开源多项机器人技术。自然资源部与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60个典型案例,提出利用可信数据空间和合成数据技术破解数据共享难题。
贵阳高新区五项目入围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 贵阳高新区5家企业项目入选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项目涵盖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和应急管理赛道,涉及绿色能源、茶产业、电商平台、危化品运输和自然灾害预警等领域。此举肯定了贵阳高新区在数据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探索与成效,未来将继续强化数据要素赋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烈宏主持召开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座谈会 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主持召开座谈会,讨论行业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和流通交易。会议强调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路径多样,流通交易形态多元,并建议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与会代表包括国家数据局相关部门和企业代表,旨在探索数据安全合规高效流通实现路径,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进程。
杭州助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浙江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与杭州市数据交易所数据产权登记平台同步上线“数据三证协同登记”服务模式,由杭州市知识产权局、杭州市数据局、杭州市财政局联合打造。该服务提供高效、便捷的数据要素登记服务,规范数据产权、数据知识产权及数据资产登记流程,并保障其权益。该模式已成功应用于杭州临安数智城市发展有限公司与浙江时光坐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典型案例之十六 | 数联产聚:面向大宗物流经营的可信数据空间 山西省数据局申报山西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构建大宗物流可信数据空间,整合12类关键数据,形成800余高质量数据集,推动物流产业数字化转型。* 其他
国家数据:数据市场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希望各方不断探索数据安全合规高效流通实现路径 财联社10月11日电,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9日下午主持召开座谈会。与会代表围绕行业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和流通交易等介绍了实践探索情况,并就更好发挥数据交易机构作用,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等提出意见建议。会议认为,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路径多样,流通交易形态多元。有什么样的数据开发利用方式,就伴随着与之相适应的数据流通交易模式。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应用和数据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数据流通交易形态还会不断拓展。数据市场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希望各方用好政策“工具箱”,大胆创新、敢于突破,不断探索数据安全合规高效流通实现路径,持续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进程。
7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将推出158项改革举措 财联社10月15日电,据国家数据局,我国将在天津、河北雄安新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四川7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7方面重点,推出158项改革举措,加快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协同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力争形成地区产业升级动力源、区域经济增长极、国际贸易合作新引擎。 (央视新闻)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典型案例之十四 | 构筑“连算治流用”全功能数据基础设施 赋能区域消费活力提升 腾云天下在北京市亦庄经开区落地高性能可信数据空间底座,构建“连算治流用”全功能数据基础设施,服务消费、金融、制造等12个场景,提供全链路数据服务。已服务500余家企业,年新增销售额3亿元以上,激发区域消费活力,带动经济增长。
国家数据局:选取有潜力的数创企业 强化算力资源支持 财联社10月15日电,国家数据局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进一步健全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也就是数创企业的源头发现机制,强化对数创企业的算力资源支持。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创企业的遴选,要综合考虑技术创新能力、场景挖掘能力、商业模式等多维度、多角度,选取有发展潜力的数创企业。随着数创企业创新的逐步深入,对算力的需求也在持续攀升。相关负责人介绍,要从降低算力获取使用门槛、引导算力需求精准对接等方面加强对数创企业的算力保障。鼓励国家枢纽节点面向数创企业提供低成本、广覆盖、可靠安全的算力服务,助力成长型企业突破资源约束。
国家数据局正式函复天津、上海等7个地区试验区建设方案 国家数据局介绍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情况,函复7个地区建设方案,围绕7方面158项改革举措开展试点试验。试验区建设突出问题导向、长短结合,强化系统布局、因地制宜,加强横向协同、纵向联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提出具体建设思路和试验重点。国家数据局将推动试验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做法和发展经验,实现数据领域改革破局,打造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高地。
本文由小欧AI基于亿欧数据生成,如有问题及建议,欢迎通过网站底部联系方式和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