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舰电磁弹射测试成功,标志着中国航母技术迈入新阶段,也引发国际连锁反应,印度媒体将本国航母发展困境归咎于美国“背叛”,认为若不是美国未兑现技术承诺,如今的全球焦点本该是印度航母。
这种心态,折射出中印航母发展路径的差异,更凸显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9月24日,中国海军官宣福建舰测试成功两天后,印度媒体《共和世界》发文。
聚焦福建舰电磁弹射对舰载机出动效率、作战半径的提升,也剖析印度第二艘国产航母“维沙尔”号的停滞困境。
![]()
在其叙事中,“维沙尔”号难产的核心原因是美国“背信弃义”,2017年美国曾承诺向印提供美制电磁弹射系统,这成为印度规划6。5万吨级核动力电磁弹射航母的关键支撑。
按印度当初设想,有美国技术加持,“维沙尔”号有望成南亚首艘电磁弹射航母,甚至早于中国突破该技术。
但美国最终未兑现承诺,直接导致“维沙尔”号建造停摆。印度媒体因此认为,若非美国违约,印度或已在航母技术上领先中国,焦点也该是“维沙尔”号而非福建舰。
![]()
美印电磁弹射合作的纠葛始于10年前。当时印度海军规划航母蓝图:继俄制“维克拉玛蒂亚”号、国产“维克兰特”号后,“维沙尔”号将成“大国象征”,承载其跻身全球海军强国的梦想。
为此,印度为“维沙尔”号设定高指标:排水量6。5万吨,计划用电磁弹射阻拦系统,甚至考虑核动力以提升续航与远洋战力。
“维沙尔”号与另外两艘航母的核心差异在舰载机起飞系统。“维克拉玛蒂亚”号、“维克兰特”号均为滑跃起飞,存在天然局限:无法让舰载机满油满弹出动,压缩作战半径与威力;
![]()
且不能适配固定翼预警机,削弱航母战场感知与指挥能力。而电磁弹射系统通过电磁力提供持续可控加速度,可满足不同舰载机全状态起飞需求。
按印度测算,“维沙尔”号建成后,舰载机出动效率将从每日30余架次升至100架次以上,还能搭载更先进舰载机与预警机,理论上可让印度海军在印度洋与中国海军抗衡。
![]()
这一规划起初并非空想。2017年前后美印关系升温,在美国“防务技术与贸易倡议”框架下,美国为拉拢印度,批准出口通用原子公司的交流电磁弹射系统,专门支持“维沙尔”号项目。
印度海军备受鼓舞,认为有美国背书,“维沙尔”号指日可待。双方还成立联合工作组探讨技术参数、适配方案等,预期印度不仅能获“福特”级同款技术,还可能成美国电磁弹射系统首个海外客户,提升国际地位与军工影响力。
![]()
但近10年过去,美国的技术转让始终停留在“纸上谈兵”。面对印度质疑,美方理由五花八门:“造价过高,印度难以承担”“出口管制复杂”“国会审批漫长”“敏感技术有转移壁垒”,层层推诿让印度期待落空。
更尴尬的是,美国自家“福特”号航母的电磁弹射系统也问题频发,2017年服役后,故障率远超标准,弹射中断、动力不稳等问题导致舰机整合滞后,迟迟无法形成战力。
![]()
美国本想借“福特”号展示技术优势,却未能满足自身需求,更遑论出口。最终,“全球首艘成功起降五代隐身舰载机的电磁弹射航母”殊荣,被常规动力的福建舰收入囊中,对印度是双重打击。
即便美国当初兑现承诺,“维沙尔”号也未必能超越福建舰。电磁弹射系统需与航母动力、电力、舰载机体系深度适配,如需稳定大功率电力供应,还需配套舰载机。
![]()
而印度军工“整合弱、周期长”,即便获技术,也难快速实现全系统整合。最终,受美国违约与自身技术短板影响,“维沙尔”号项目停滞,成印度军工遗憾。
中国走了自主研发之路。福建舰未用“福特”级核动力,而是以常规动力为基础,靠创新综合电力系统实现电磁弹射稳定应用。
这打破“电磁弹射必依赖核动力”的认知,标志中国在航母关键技术上追上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应用还反超美国,福建舰电磁弹射可靠性经多次验证,“福特”号仍陷故障困境。
![]()
这种差距让印度海军焦虑加剧。印度退役海军中将吉利什・乌斯拉反思,印度在电磁弹射与综合电力推进技术上浪费过多时间。
前期依赖美国承诺,未建自主研发体系;后期合作落空又陷路线之争,导致项目停滞、内部分歧严重,进一步延误进程。
如今印度海军陷入尴尬:中国电磁弹射航母即将服役,“维沙尔”号却仍在图纸与争论中。即便乐观估算,“维沙尔”号也难早于2040年问世,且印度军工常“延期超支”,实际时间或更晚。未来至少20年,印度难有电磁弹射航母,与中国差距将持续拉大。
![]()
巨大差距引发印度内部路线辩论。部分人主张放弃“弯道超车”,退而求其次造“维克兰特”号放大改良版,靠成熟技术快速形成战力;
另一部分人反对,认为滑跃航母“下水即落后”,无法应对隐身舰载机、高超音速导弹,遇电磁弹射航母无胜算,仅能应对南亚小国。
除路线分歧,印度航母规划还受“过度依赖外部技术”顽疾困扰。以国产舰载战机为例,动力系统研发40年失败,最终依赖美国F404发动机。
![]()
“阿琼”坦克、“光辉”战机也只是“来料组装”,核心技术靠进口,一旦外部供应中断,生产维护便瘫痪。按中国“国产装备”标准,印度尚无真正国产装备。
“真正的核心技术买不来”,这是中国的实践真理。从两弹一星到高铁、歼—20再到福建舰,重大突破皆靠自主研发,关键国防命脉必须攥在自己手中这是中国经验,也是印度需正视的现实。
![]()
印度若清醒,应放下“赶美超中”幻想,踏实建自主军工体系。国防装备无捷径,依赖外部技术虽短期便利,终将受制于人,美国违约便是教训。
若继续沉迷“借外力超车”,不提升自研能力,或面临“弯道翻车”:航母项目停滞,军工体系丧失创新力,最终在国际竞争中落后。
福建舰的成功与“维沙尔”号的困境,印证了一个道理:国家国防实力不能建立在他人技术承诺上,唯有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国际博弈中站稳脚跟,这是中国航母发展的启示,也是印度未来的现实课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