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早在2022年,印度便因为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舰的正式服役,成为了继美俄英法中以后,第6个能建造中型航母的国家。
但比起这点微不足道的荣誉,维克兰特号带给印度的,或许更多的是丢人现眼的笑柄。
![]()
(印度航母维克特兰号)
无论是航行时船头一翘一抬的“磕头请安”模样(这也是该航母外号“磕头航母”的根本原因),还是航母自从服役以后,就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隔三岔五就得回船坞休整的状况,都让外界对印度航母的实际作战能力充满了质疑。

(磕头航母)
不过质疑归质疑,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舰还是有自己的优点。从它2021年海试时的一张照片可以看出,它的甲板非常漂亮,光洁得甚至能照出人影,美观度全球罕见。
即便中国和美国这样的航母大国,甲板也呈现出坑坑洼洼如水泥地面的状态,远没有这种程度。
那么印度到底用了什么黑科技,为什么它的甲板光洁度甚至可以“超越”中美呢?
![]()
(从印媒报道可以看出镜面高度光滑)
完全没有必要的骚操作
答案或许非常扎心,中美不是做不到印度这一点,中美不这么做,完全是因为没有必要。
原因非常简单,从安全角度出发,航母甲板除了喷漆外,还必须附着一层防滑、耐磨、抗高温、防滑、抗腐蚀的涂层,涂上了这层涂层,甲板自然显得坑坑洼洼。
![]()
(尼米兹甲板)
这是因为从飞行安全角度考虑,航母长期在海上航行,甲板湿度大,如果没有这个涂层,舰载机随时可能滑入海中。
可以说,只有拥有这个涂层,舰载机才能实现安全起飞和顺利降落。
![]()
(辽宁舰的甲板)
当然,涂层存在的意义,并不是如此简单。
在实际的军事部署中,航母甲板需要承受舰载机尾钩的冲击、阻拦索的磨损、飞机和车辆的碾压等多种机械性摩擦。
如果甲板没有相关涂层,很容易出现磨损、剥落等问题,最终影响军事行动的正常进行。
此外,舰载机起飞时,发动机尾焰温度可达数千多度,甲板长期暴露在高温之下,容易因为高温烘烤而变形、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影响甲板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
(发动机尾焰)
再加上,航母甲板常年暴露在严酷的海洋环境中,不仅要适应昼夜温差和季节变化导致的钢结构热胀冷缩形变,还会沾染腐蚀性较强的海水和盐雾,容易遭受腐蚀损害。
所以,无论是什么情况,只要涉及舰载机的起落,加装涂层都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而印度此时甲板光滑如镜,只能说明其甲板连基本的涂层涂装工作都未完善,只是在底漆上喷涂了面漆,然后为美观特意打磨了一番,实在没什么新意。
![]()
(印度航母甲板)
讨巧的背后,暴露了依赖进口的危机
当然,关于这一点,你也不能说印度业余。因为从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当时的海试并不涉及舰载机相关试验。
甲板没有涂装完整的防滑、耐磨涂层也并不影响当时的测试进程,为美观起见,对甲板进行打磨处理,也完全说得过去。
但这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毕竟如果有原料的话,给航母上涂装也不是什么麻烦的事情,至少和打磨甲板相比,涂装作业在流程和难度上并没有高出太多。
![]()
(正常的航母因为要注重防滑一般都会加装粗糙的涂装)
可印度却选择了只打磨不涂装,这是不是暗示着他们缺少涂装制造和生产能力,只能依赖进口。
然后因为海试的时间紧,任务重,又不涉及舰载机试验可以暂时蒙混过关,所以干脆在来不及进口关键涂装的情况下,省略了涂装这一步骤呢。
这样的想法,其实并不是一种过度联想。
因为在此以后,无论是舰载机海试还是正式服役,维克兰特号的甲板都再未出现之前“光滑如镜”的情况。
![]()
(该舰第四次海试时,甲板明显粗糙了很多)
所以,当初印度对于维克兰特号甲板只打磨不涂装的行为,或许真的与自身涂装制造和生产能力不足有关。
印度在万般无奈之下,就只能选择用这种看似取巧的办法来应对海试要求。
这件事,从褒义的角度看,可以称赞印度灵活,在没有涂装又不需要涂装的情况下,打磨甲板表面,提升了甲板的美观度,全程避开了“本国缺乏涂装能力”的尴尬,然后等到下一次海试时,又务实地加上了必要的涂装,这种灵活应变的态度,倒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但从贬义的角度看,这无疑暴露了印度在航母建造领域某些关键技术上的短板与依赖进口的现实。
![]()
试想,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舰的设计工作1999年便已启动,2005年就正式开始动工建造,2013年就成功下水。
可是,过了这么多年,花了这么多钱,居然连一个涂装的问题都没有搞掂,都还可能需要进口。印度航母的战斗力又能高到哪里去呢?
![]()
(印度航母)
笑话一般的国产化
而且管中窥豹,印度自诩为军事强国,结果连涂装都需要进口,这也让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舰的所谓“国产化”成为了一个笑话。
事实上,印度所谓的国产化率确实也掺杂了不少水分。
该船的设计方案,得到了意法俄等国的技术协助,航母机库硕大无比的特点就体现了苏俄系航母的相关设计理念。
很难不怀疑,印度工程师在航母设计领域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
![]()
(印度航母机库塞满了人)
在动力系统方面,尽管印度宣称已实现国产化,但核心的燃气轮机技术却依赖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制造的4台LM2500燃气涡轮发动机,这与自主研发仍有较大差距。
至于舰载武器系统,船上的关键装备也大多依赖进口。例如,舰岛上的相控阵雷达来自以色列,4座“奥托·梅莱拉”76毫米舰炮由意大利生产,2座32单元的“巴拉克1”和“巴拉克8”舰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均由以色列制造,而舰载机则来自俄罗斯。
这种拼凑式的国产化,到底能不能算真正的国产,或许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
(印度总理参观航母)
万一战时外国不再发货,恐怕印度的国产航母就会陷入“有舰无装”的尴尬。
更不必提,印度航母集成了众多尖端技术,其中绝大多数源自北约国家和以色列。
北约内部技术高度兼容,以色列与北约的兼容性同样出色,然而即便如此,印度仍未能将这些技术有效融合,导致原本兼容的技术变得不再协调,屡屡出现问题,印度航母也频繁进入船坞休整。
这更是让人无力吐槽,或许印度应该仔细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是否具备独立打造先进航母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国产化”名号,却在实际中处处受制于人。
![]()
参考资料: 1、鲁中时报《莫迪视察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声称航母名字就足以让巴基斯坦“夜不能寐”》 2、封面新闻《国际观察|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交付,为何如此重视发展航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