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特别的鱼”,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我国从明年10月开始,对考公年龄进行调整。
本科报考年龄放宽到38周岁以下(1986年10月以后出生);
研究生及以上放宽到43周岁以下(1981年10月以后出生);
欢呼的文章估计大家看多了,老猫说点不一样的:公务员报考年龄放宽至38周岁,是一场迫不得已的结构性调整。
![]()
当前无论人口年龄中位数还是劳动力供需关系,都因老龄化这个“灰犀牛”发生了根本变化。
高等教育普及率持续攀升,年轻人进入职场的起始年龄普遍推迟,过去可能21或22岁就加入职场,现在往往要25岁左右。
至于传统就业的主力人群,他们的年龄中位数已逼近40岁。
如果继续固守35岁的招聘上限,意味着大量还处于经验黄金期的人才,被排除在公共部门之外,不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可能很多人担心:35岁都是市侩的老油子,也没什么进取心,进体制是为了躲经济寒冬,根本没啥服务意识。
兄啊,35岁虽然老油子,可也要吃饭也要生存,就算是想过冬,也罪不至死啊!
公务员队伍也需要经验和稳重,让闯荡过社会的中登试一试,也不一定是坏事。
年轻人就一定有冲劲,就一定有服务意识?在这个信息化社会,小年轻早就不单纯了,谁也不比谁傻。
如果担心35岁都是老油子,进去了不会干活,那就强监管制度,而不是指望年轻人好忽悠。
何况放宽年龄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按当前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激烈度,35不太可能考得过25,各方面的反应速度跟不上。
何况35岁以上的往往“上有老,下有小”,既要工作,又要带孩子,还得照顾老人,压力大事情多。
20出头的小胖友,却能脱产全职考公,双方就是正规军与游击队的差距。
报考资格放宽后,肯定带来竞争加剧,中登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别冒出“大不了去当公务员”这种蠢话。
从社会舆论上来看,考不考得上是一回事,让不让考是另一回事,总有人考得上,而且并非个例。
上头给出一个放宽年龄的态度,也算一件好事,有态度总比没态度强。
其次,在政策衔接层面,放宽年龄限制与延迟退休也是一种逻辑闭环。
现在退休年龄逐步推迟,如果35岁就成为就业门槛,会出现近三十年的职业空窗期。
这种制度设计上的矛盾,肯定要想办法解决(或者看起来在解决),否则延迟退休的落地会有更大阻力。
放宽报考年龄,那些考不上的胖友,可以选择家里蹲,一直蹲到38岁。
在家考公的胖友,在统计上就不算失业,实际上降低了失业率。
以后失业率数据不好看,可以把考公年龄继续放宽,让数据尽可能好看,说不定能带动股市信心。
而且从更深层次看,35岁门槛的破除,也标志着人才评价体系的转向。
过去以“年龄+学历”为主的筛选机制,正在转向更注重实际能力和岗位适配度。
不能说人到了35岁,就一定是讨人嫌的油子。
公务员的录取标准,也不该是清一色的年轻面孔,而是兼具经验、技能与成熟心态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从政治正确来说,这一政策调整也折射出治理思维的转变。
公共部门的的年龄标准,多多多少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对解决年龄歧视问题也是好事。
如果体制内都开始拆除这道无形门槛,市场中的用人机构,对年龄壁垒可能就不会那么执着。
后续就看具体执行了,老猫其实担心会出现“名义放宽、实质限制”的现象,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架空。
但愿这是我杞人忧天,作为一个中登,我虽然不考公,也是期望想考公的胖友多个机会。
希望对考公年龄门槛的松动,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