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却困得睁不开眼,这是不少失眠患者的真实写照。
54岁的李叔是一名出租车司机。近两年,他总是半夜醒来,一醒就是一两个小时,第二天开车时精神恍惚,甚至差点在高架上撞车。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是慢性失眠,建议他服药治疗。
但一听说要长期吃药,他立马拒绝了:“安眠药会成瘾吧?吃久了没用还戒不掉,太吓人了。”
医生笑着摇头:“其实,有一种老药,治疗失眠效果好、不容易成瘾,而且价格也不贵,很多人都还不知道。”
这款老药,正成为越来越多失眠患者的新选择。
![]()
一款“非典型安眠药”,正在悄悄改变治疗格局
说到治疗失眠,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苯二氮卓类药物,比如地西泮、阿普唑仑。这类药物起效快,但使用超过4周就容易产生依赖,甚至影响记忆力和情绪。
而医生口中的“老药”,其实叫做曲唑酮(Trazodone),原本是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它在上世纪就被广泛使用,近年来却被发现对慢性失眠有良好的疗效,尤其适合中老年人群。
更关键的是,它成瘾风险低,副作用相对轻,价格亲民。很多医生称它为“安眠药里的老黄牛”。
![]()
为什么曲唑酮能助眠?原理其实很科学
失眠的根源,很多时候并不只是“睡不着”,而是大脑中神经递质紊乱。常见的表现包括入睡困难、早醒、睡眠浅,甚至整晚多梦。
曲唑酮的作用机制主要是调节大脑中的5-羟色胺(Serotonin)受体,这是一种与情绪和睡眠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不同于一般镇静类药物直接“让你昏睡”,它是通过恢复大脑内部的正常调节节律,帮助你自然入睡。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一项回顾研究指出,低剂量曲唑酮(25~50mg)可明显改善原发性失眠和与焦虑相关的睡眠障碍,且不影响第二天的警觉性。
![]()
相比传统安眠药,它有哪些优势?
- 不容易成瘾
常规的苯二氮卓类药物使用超过2~4周就可能出现依赖,但曲唑酮的成瘾性很低,尤其是在低剂量使用时。它更像是“调节器”,而不是“止痛药”。 - 对老年人更友好
老年人体内药物代谢慢,对镇静类药物更敏感。曲唑酮不会明显抑制呼吸中枢,也不会干扰深度睡眠结构,不容易造成起夜后跌倒等风险。 - 价格实惠、可长期使用
目前市面上的曲唑酮片大多为国产仿制药,一片售价在1元左右,属于医保药品,用药负担小 - 疗效稳定,可改善抑郁焦虑伴随的失眠
许多慢性失眠患者其实同时伴有焦虑情绪。曲唑酮作为抗抑郁药,不仅帮助入睡,还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情绪问题,一药多效。
![]()
但它也不是“万能药”,使用时要注意这些
虽然曲唑酮比传统安眠药安全,但也不是人人适合。医生提醒:
- 不能自行购买使用
曲唑酮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特别是已有心脏病、低血压患者,服用后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 起效时间慢,不适合急性失眠
它属于“慢热型”,一般需要连续服用几天后才会显现效果,不适合作为突发焦虑时的应急用药。 - 可能出现口干、轻微嗜睡等副作用
多数人在适应期后会逐渐缓解。若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 - 不能与其他镇静类药物联合服用
否则可能叠加副作用,增加跌倒、夜间意识模糊的风险。
![]()
曲唑酮的临床应用,已有权威背书
中国睡眠研究会在2022年发布的《成人失眠诊疗专家共识》中明确指出:
“曲唑酮作为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可作为慢性失眠的长期治疗选择,尤其适用于伴有抑郁、焦虑情绪的患者。”
此外,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也在相关指南中推荐,将曲唑酮列为“安全性较高”的助眠药物。
这意味着,它不再是“备胎”,而是正儿八经的治疗选项。
![]()
失眠不是小事,科学用药才能长久安心
很多人对安眠药心存恐惧,宁愿忍着不睡,也不愿吃药。但长期失眠不仅影响白天状态,还可能增加高血压、认知下降、抑郁等风险。
药物并不可怕,怕的是乱用、滥用。在医生指导下,选对药,睡好觉,才是对身体最大的善待。
曲唑酮这款“老药新用”的选择,或许正适合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