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医院体检大厅,门口的长椅上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王大爷,他一手握着体检报告,一手不停地摩挲着衣角。
旁边的老友轻声安慰:“不就是检查个肝脏指标高点吗,怕啥?”王大爷却说不出口内心的那份忐忑——医生的话一直在耳边回响:“您的疾病发现太晚,如果早点查,完全有可能逆转。”
其实,像王大爷这样“无感症状,却一查晚期”的患者并不在少数。街坊四邻甚至不少子女都以为,“我没症状、不疼不痒,什么时候想查再查”,殊不知,有些病一旦被查出来,人生的倒计时按钮就悄然按下了。
![]()
你是否也想过:体检真的那么重要吗?是不是只有感觉不舒服了才需要重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五种一得就很致命的病”,以及为何体检是你与疾病赛跑的起点。其中的第三种,95%的人都觉得“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可事实恰恰相反。
你也许会问:我平时作息规律、饮食健康、锻炼身体,难道换上这些“倒计时疾病”的概率很高?又该如何早发现呢?且听医生娓娓道来。
我们身边常见的慢性病不少,但总有几类“隐匿型凶险疾病”——它们初期常常无明显不适,一旦出现症状,病情已进展到“无法逆转”的地步。
权威医学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这五种疾病的人数占到了总死亡率的六成以上,而“晚发现”正是致命关键。
![]()
很多癌症(如胃癌、胰腺癌、肝癌等)早期毫无特殊症状。曾有52岁男性患者因腹胀呕吐就诊,确诊时已是胃癌晚期并发生转移。
实际上,超七成癌症患者在首次体检时已属中晚期。癌症的5年生存率与发现时机关系极大:早期发现,生存率可达80%以上;晚期时多不足20%。
如冠心病、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等。中老年人心脏骤停事件多发生于无症状状态,而根据中华医学会统计,中国每年猝死人数约达55万,绝大部分为心梗突发引发。许多患者生前压根没觉得“心脏不对劲”。
重症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本身并非“死神”,但其隐伏的肾脏衰竭、失明、糖尿病足坏疽等并发症往往无声无息地夺走健康。数据显示,约有40%的糖尿病患者首次就诊即合并并发症,且肾损伤初期“无痛、无痒”,体检时才偶然被发现。
![]()
肝硬化及相关并发症
肝炎、脂肪肝长期发展可致肝纤维化、肝硬化,最终演变为肝癌。早期肝硬化常表现为轻微乏力、食欲减退甚至完全无感。中华医学会统计,约68%的肝硬化病例是在偶然体检或已严重失代偿时发现。
慢性肾脏疾病
慢性肾衰初期进展悄无声息,却可能在一两年间进入尿毒症阶段。肾功能大多需损伤至50%以上时才表现症状。而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我国慢性肾脏病诊断率不足15%,绝大多数患者被发现时已到晚期。
现实中,不少人依旧抱有侥幸心理:“没不舒服,体检多此一举”。可权威医疗调查显示,中老年首次参加全面体检者,发现重大疾病(含肿瘤、重大心脑血管病变等)比例高达12.5%。
更值得警惕的是,许多患者日常身体并无警报,“等症状明显才去医院”,就等于把主动权交给了疾病。
![]()
现代体检项目已高度精准,从血生化、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心电图、超声等多方面筛查重大疾病。比如肿瘤标志物CA-199、AFP、CEA,可以辅助发现早期癌变;肾功能六项、尿常规可发现肾脏早期隐患。
专家指出,定期体检能使慢性重病检出率提升2至8倍,让你“悄悄被病魔锁定”之前就抢占先机。
值得一提的是,体检不仅是查病,更是健康生活的风向标——部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高脂血症患者,几乎全部在体检中被揭晓。
别再等“有感觉”再查,这些建议送给你:健康和患病之间,往往只隔着一次主动的体检——而早期干预,更能让疾病无机可乘。
高危人群(如50岁以上、家族有癌症史、慢性病患者、肥胖人群等)应按照“至少每年全身系统体检1次”的原则,根据医生建议选择针对性项目。
![]()
同时注意体检不能“凭感觉”选项目。不同年龄、家族史、既往健康状况需定制方案。比如肿瘤家族史者,需重点关注消化道、乳腺、生殖系统筛查。
不要忽视“重复查出异常”的小问题。像转氨酶轻度升高、微量尿蛋白阳性等提示身体预警,即便暂未成疾,也需及早干预、复查随访。
体检结果别自行解读。体检报告仅是“健康地图”,出现异常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明确病情、掌握正确干预方法。
注重日常生活防线。体检发现风险因素后,及时调整饮食、适量运动、遵医嘱科学用药,辅以健康管理,可以极大降低疾病进展速度。
合理加入新型筛查手段。如CT、磁共振、肿瘤基因检测、早期心血管影像学等高精度技术,为疾病早发现提供支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