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个家庭最可怕的事,就是总拿小事消耗孩子,那什么是小事?

0
分享至

作者:主创团·瑾山月

做父母前,总以为小孩子精力旺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然而自从养娃后,才慢慢发现,孩子远没有想象中那么有活力。

他们也经常拖延、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负面情绪爆棚……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博士,提出过一个理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能量层级

而孩子的能量值,在不同的养育方式,会出现很大的差异。

一个人是被爱滋养着长大,还是不停地被琐事消耗,结局很不一样。

说到这里,我不由地想起一位高中同学。

她叫晓丽,在高二后,成绩直线下滑,人也萎靡不振。

老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便一次次上门家访。

一番了解后发现,在晓丽家,总是她妈妈里里外外地张罗着。

晓丽写作业,先写哪门功课,都是妈妈说了算。

就连她在小卖部买了什么零嘴,和同学说了什么话,妈妈都要管。

慢慢地,大人变成了喋喋不休的“碎嘴子”,孩子变成了闷闷不乐的“闷葫芦”。

看过一个说法,用琐事消耗孩子,就像钝刀子割肉,会一点点磨光孩子的灵气。

生活在处处被指责,事事被要求的环境中,孩子时刻都精神紧张,小心翼翼。

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越是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分心,越难以成就一番事业。

这几年,“不拿琐事消耗孩子”的道理,被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

然而,到底哪些才是“小事”呢?

我通过查阅资料,总结出以下10件,今天分享给大家。



不拿别人的孩子比较

看过一个调查。

当孩子们被问“最讨厌父母说什么”时,超15万人回答是这句: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把别人家孩子当标杆,让自己家孩子盲目对齐他人的长板,是最傻的。

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禀赋,一味横向比较,压根没什么意义。

比来比去,只会蚕食孩子的信心,让他误以为自己是这世上最差劲的。

而这种自我贬低,会大大挫败孩子做事的积极性。

一旦孩子开始破罐子破摔,父母使出再多的“激将法”也没有用。





不要一遍遍否定孩子的情绪

“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哭鼻子!”

“说你几句就拉个臭脸,你给谁看?”

“怎么又把自己关在屋里?”

面对孩子闹情绪,很多父母第一时间不是去了解,而是劝孩子没必要这样。

但生活中,谁都会碰上糟心事,孩子发脾气、有情绪,也再正常不过。

倘若一遍遍否定他的情绪,让他把负面情绪憋成内伤,就会让孩子陷入内耗中。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一书中写道:

“家庭生活,是我们学习情绪的第一个学校。”

允许孩子表达情绪,帮他们梳理心情,才能让他们振作起来。



允许偶尔搞砸的早晨

我有个很深的感触——每天早晨都像打仗,火急火燎的。

卡着点叫醒女儿,催着她穿衣服、洗脸、吃饭,叮嘱她检查书包、作业。

每一秒都像箭在弦上,就怕孩子吃不饱饭、迟到、忘拿东西……

这个时候,如果女儿赖床啦、挑食啦、磨蹭啦,我的火就会蹭一下子上来,开始吼她。

天天早晨如此,我自己心力交瘁不说,女儿也变得焦虑不堪。

后来,我看了一位博主分享,我们要允许偶尔搞砸的早晨。

放松一点,孩子晚了迟到了,挨一次批就长记性了;磨磨蹭蹭不吃饭,那就饿一次肚子;丢三落四,忘拿东西,耽误他自己的事后,孩子也就长心了。

别在一大早就用琐事缠住孩子,帮他留存力气,好应对接下来的一天。





不做“纠错永动机”

在网上看过令人窒息的一幕。

快餐店里,妈妈几秒钟一句地说着:

吃饭就是吃饭,不要东张西望;番茄酱蹭到袖子上了,你能不能仔细点;喝点果汁,别噎着;多吃菜,不要一个劲地吃肉……

整个过程,孩子低头吃饭,不停地被妈妈纠正着。

芝麻绿豆大的事,都斤斤计较,怪不得,孩子们眼神越来越暗淡。

当父母成了“纠错永动机”,孩子就只能常年活在否定中。

最后,他们就像英国心理学家特丽·阿普特所形容的:

“那原本充满了歌声与欢笑的身体,突然之间就变得畏缩、紧张、一蹶不振,原本神采奕奕、热情激动的脸上覆盖了阴霾。”

所以不要在小事上反复纠错,让孩子大胆试错,他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戒掉“催催催”的毛病

主持人李小萌,是个急脾气,最受不了女儿磨蹭。

她几乎是“催着”女儿长大的,催着她吃饭、穿衣、上学。

直到有一次,她看见女儿在催促中急得都哭了,才意识到自己多“残忍”。

为什么要用这些小事,把孩子逼成这样呢!

这些事,慢一点,又能怎么样呢!

想通这点后,李小萌戒掉了催催催的毛病。

不要把孩子当兔子撵,而把孩子当蜗牛养。

孩子有他自己的节奏,我们走一步,他们要走两步。

耐心点,多给他一点时间,引导他找到自己的节奏。





不把孩子的时间填满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的彭凯平教授,曾调研了三十多万中小学生。

他发现孩子们身上普遍存在“四无”现象:

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对生命价值无感受。

深究原因,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孩子的时间被填得太满。

周一到周五,从早到晚的学习、写作业;周末两天密密麻麻的各种安排,对孩子是极大的损耗。

孩子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就丧失了对生活的掌控感。

这种被安排,被约束的感觉,是很消磨一个人的锐气的。

把时间还给孩子,他们才能释放自己的生命力。



不打断孩子说话

你有没有打断孩子说话的习惯。

我的感受是,每次被人打断,都要花好长时间来平复内心的不满。

孩子渴望的是走心的交流,是有意义的对话。

而我们习惯是什么?

总是带着成年人的思维去听,一听到不对的地方,就立马打断。

太急于讲自己的道理,就听不见孩子的心声了。

让孩子把话说完,别让他的心事憋成内伤。





规矩不要定得太细

传统教育观念里,特别注重规矩。

定规矩没错,但切忌定得太细,执行得太死板。

比如,食不言寝不语,但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刚想说点事。

父母就说:“好好吃饭,别说话。”

比如,睡觉的时候,孩子想多看十分钟课外书。

父母又说:“规定是十点睡觉,晚一分钟都不行。”

再比如,孩子正在聚精会神地写作业,父母忽然喊一嗓子“坐直了!”

早睡早起、坐有坐相、东西要归位、房间要整洁……一切都要井然有序才行。

可天长日久地生活,谁能保证如此一丝不苟?

太多的条条框框,只会把孩子困在管教的牢笼中。

允许孩子自在一点,他们的生命才能舒展,能量才能充盈。



不和孩子翻旧账

有人说,成长是一个前进两步,后退一步的过程。

在生活习性影响下,孩子在进步和退步间徘徊,是常有的事。

就像学习,一些题他们会反复做错,即便知道正确答案,可能一着急又做错了。

碰上这个情况,有些家长忍不住“翻旧账”:

“你怎么又这样!你不长记性吗?为什么同样的错误,要犯两遍?”

翻旧账的做法,会把孩子拽到过去的负面体验中,让他们永远走不出挫败感。

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别再用“以前怎么样”困住孩子往前走的步伐。





允许出点小插曲

有时候想想,为什么我们总在小事上和孩子过不去。

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怕生活出乱子:怕孩子比别人差,怕他们不受欢迎,怕他们失败……

但美国心灵导师埃克哈特·托利,经过几十年研究发现:人生的容错率,大得超乎你想象。

所以,别怕出乱子,生活有点小插曲很正常。

允许计划外事情出现,也允许孩子去过随意一点的生活。

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全然放松下来,身心得到滋养。

不用琐事消耗孩子,关键在于对“小事”的理解。

那些不涉及原则的、不触及底线的,无关紧要的,都不必太过计较。

但影响一辈子的习惯、做人的准则、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大事”该管还得管。

学会“抓大放小”,我们和孩子才能轻装上阵,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稳。

与家长朋友们共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他曾是北京副市长,爱上夜总会模特,长期挪用公款,60岁畏罪自杀

他曾是北京副市长,爱上夜总会模特,长期挪用公款,60岁畏罪自杀

历史茶坊
2025-11-05 17:43:04
东北将领五大憋屈之首:调离军队理由都没给,林总为何区别对待

东北将领五大憋屈之首:调离军队理由都没给,林总为何区别对待

有历史
2025-11-05 15:37:05
南非大选惊天逆转:腐败总统“王者归来”,30年执政神话破灭

南非大选惊天逆转:腐败总统“王者归来”,30年执政神话破灭

云上乌托邦
2025-11-04 17:15:48
卢浮宫监控系统密码竟然就是“louvre”(卢浮宫法语拼写)

卢浮宫监控系统密码竟然就是“louvre”(卢浮宫法语拼写)

环球网资讯
2025-11-05 15:46:15
欧盟公开指责中国 “冷酷无情”,称处决叛徒影响中欧互信,遭中国揭双重标准

欧盟公开指责中国 “冷酷无情”,称处决叛徒影响中欧互信,遭中国揭双重标准

暮光视界
2025-11-05 23:50:24
北京摔童案韩磊伏法前最后一小时:连抽两根烟,全身止不住地颤抖

北京摔童案韩磊伏法前最后一小时:连抽两根烟,全身止不住地颤抖

谈史论天地
2025-10-12 19:50:03
贵州茅台:拟以15亿至30亿元回购股份并注销

贵州茅台:拟以15亿至30亿元回购股份并注销

财联社
2025-11-05 21:00:37
张柏芝被厨子气出隐疾的瓜

张柏芝被厨子气出隐疾的瓜

热闹吃瓜大姐
2025-11-04 21:11:14
因慎战言论引争议,国防大学马骏回应:军人的使命是和平不是战争

因慎战言论引争议,国防大学马骏回应:军人的使命是和平不是战争

麦大人
2025-08-22 14:33:36
蔡孝乾叛变之后,李克农还留了最后一张底牌,他是谁?结局如何?

蔡孝乾叛变之后,李克农还留了最后一张底牌,他是谁?结局如何?

凡人侃史
2025-11-05 11:20:09
00年空姐女神!超模身材+明星脸,这身材颜值真的绝了,你喜欢吗

00年空姐女神!超模身材+明星脸,这身材颜值真的绝了,你喜欢吗

素然追光
2025-10-17 02:45:03
全红婵复出夺冠仅2天,三大恶心情况发生了,爸爸全文茂很有格局

全红婵复出夺冠仅2天,三大恶心情况发生了,爸爸全文茂很有格局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05 14:39:00
南京那些改得很失败的地名

南京那些改得很失败的地名

黑哥讲现代史
2025-11-05 12:48:01
中国买家杀了个回马枪,订了20船巴西大豆!

中国买家杀了个回马枪,订了20船巴西大豆!

新农观点
2025-11-05 21:13:54
反华总统国家面临亡国,妄想向中国请求援助,最终结果是什么?

反华总统国家面临亡国,妄想向中国请求援助,最终结果是什么?

云舟史策
2025-10-10 07:25:35
全运会|1:2不敌浙江队,山东U20男足惊险晋级八强

全运会|1:2不敌浙江队,山东U20男足惊险晋级八强

齐鲁壹点
2025-11-05 22:37:14
美股涨幅扩大

美股涨幅扩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23:09:07
依依向北风大结局:刘达生出手,暖暖扳倒乔正君!王潇被小三甩

依依向北风大结局:刘达生出手,暖暖扳倒乔正君!王潇被小三甩

君笙的拂兮
2025-11-06 00:55:30
轰21脚输0-1!4连败后62岁穆帅破防再喷裁判:丑陋纵容药厂不道德

轰21脚输0-1!4连败后62岁穆帅破防再喷裁判:丑陋纵容药厂不道德

我爱英超
2025-11-06 07:30:55
哈佛大学教授一句话,解决人生90%的问题

哈佛大学教授一句话,解决人生90%的问题

洞见
2025-11-04 21:50:08
2025-11-06 08:08:49
新东方家庭教育 incentive-icons
新东方家庭教育
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5352文章数 262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三年级简便计算:810÷18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何小鹏连发四大黑科技!人形机器人走猫步上台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教育
亲子
数码
健康
公开课

教育要闻

规律探究题,一个视频学明白!

亲子要闻

佛山3岁男童从摩托车跌落,额头“深度撕裂”!医生提醒:这种部位最易受伤

数码要闻

小米POCO X1平板现身Geekbench 搭载骁龙7+ Gen 3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