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中国商务部的制裁令精准落地,5家韩企成为中方反击 “助美遏华” 企业的首个明确目标。
这记反制重拳并非突发,而是对韩企主动充当美国打压工具的直接回应。
![]()
中国对美反制,连带惩治帮凶
2025 年 10 月 14 日,中国商务部官网的一则公告,让韩国造船业彻底慌了神。
韩华海洋旗下 5 家美国子公司,被列入反制清单,从当天起禁止与中国境内任何组织、个人开展交易合作。
有意思的是,就在中方公告发布前两小时,美国也同步启动了针对中国海事、物流、造船全产业链的 “301 调查”,还宣布要对中国船舶征收额外港口费。
一天之内,中美韩三国围绕造船业的博弈,以这样一种激烈的方式摆到了台面上。
![]()
而韩华海洋,这个韩国造船业的巨头,成了这场博弈里第一个被 “点名” 的企业。
2024 年底,韩华海洋花 1 亿美元买下了美国费城造船厂,这个消息当时在业内就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费城造船厂可不是普通的船厂,它是美国 “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MASGA)” 项目的核心据点,美国海军不少舰艇的维修、改造都依赖这里。
韩华买下它之后,紧接着又宣布了一个 50 亿美元的追加投资计划,目标是把这个船厂的年产量从原来的不到 2 艘,硬生生提到 20 艘。
![]()
更让人意外的是,2025 年 5 月,韩华海洋公开表示要退出在中国的合资企业。
它之前和中国企业合作的海上风电项目,光是订单金额就超过了 30 亿元人民币。
一边是砸重金加码美国市场,一边是果断退出中国合作,韩华的 “站队” 态度再明显不过。
![]()
而它这么做,背后还有韩国政府的影子。
根据美国智库 CSIS 披露的数据,韩国在和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已经答应要向美国造船业投入 1500 亿美元,这 1500 亿里,韩华海洋就承担了很大一部分,说它是韩国兑现对美承诺的 “先锋队”,一点都不夸张。
可韩华似乎忘了,它的造船业务,根本离不开中国供应链的支撑。
![]()
中韩造船业供应链的绑定真相
韩国造船业有个公开的 “软肋”,那就是钢材。
他们每年进口的钢铁里,近一半来自中国,而这些进口钢材中,70% 都用在了造船业。
就拿韩华来说,它造一艘 18 万吨级的油轮,需要大约 3 万吨船用钢板,其中 20% 都得从中国采购。
![]()
之所以非得买中国的,是因为中国的船用钢板不仅质量达标,价格还比韩国本土的便宜 10%-20%,一艘船造下来,光钢材成本就能省几百万美元。
除了钢材,高端材料上韩华更依赖中国。
船舶上用的永磁电机,是保证船舶动力的关键部件,而制造这种电机,离不开稀土。
韩国自己几乎没有稀土资源,70% 的船舶永磁电机都得靠中国供应。
![]()
要是这条供应链断了,韩华不光是造商船会受影响,它承接的一些军工船舶订单,也得跟着 “卡脖子”。
韩华可能觉得,靠上美国这艘 “大船”,就能保住自己的市场。
可它没算到,中国的反制来得这么快,而且这么准。
中方这次的反制,不是简单的 “一刀切”,而是精准锁定了它的美国子公司。
![]()
不只是制裁,更是“规则说明书”
这次被制裁的 5 家子公司里,有负责船舶租赁和物流的 Hanwha Shipping LLC,还有刚被收购的 Hanwha Philly Shipyard Inc,这些子公司的业务,和中国市场的关联度极高。
比如 Hanwha Shipping LLC,每年要从中国采购近 10 亿元的船舶配件,还得靠中国的物流公司把配件运到美国船厂。
现在合作一断,这些子公司相当于直接砍掉了一大半的业务来源。
更关键的是,中方的反制不止这一招。
![]()
就在商务部发布制裁令的同一天,中国交通运输部也宣布要启动对航运业、造船业和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调查。
这意味着中方不仅要惩罚外部的 “帮凶”,还要给自家的产业链做一次全面 “体检”,看看有没有潜在的风险点。
而且针对美国征收额外港口费的行为,中方也明确说了,美方什么时候开始收,中方就从同一天起,对美国船舶征收同等标准的 “特别港务费”,这就是实打实的对等反制。
其实中国从来都不想和韩国造船业闹僵。
![]()
中韩每年的造船相关贸易额超过 200 亿美元,中国是韩国造船配件的重要市场,韩国也是中国船舶配套设备的重要供应方。
但前提是,韩国企业不能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
这次制裁韩华的 5 家美国子公司,更多的是一种警示,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企业,想在中国市场赚钱,就别做损害中国利益的事。
在这场博弈里,没有真正的赢家。
美国造船业的振兴计划受挫,韩国造船业也面临供应链的压力。
但有一点很明确,中国造船业已经不是十几年前那个只能造小渔船的行业了。
![]()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造船业的全球市场份额已经超过 50%,在集装箱船、LNG 运输船等高端领域,也具备了和韩国、日本企业竞争的实力。
而且这些年,中国一直在推进造船供应链的自主可控,以前依赖进口的船舶发动机、导航系统,现在国内企业都能自己造了,质量还不差。
就算没有外部的供应,中国船厂也能快速找到替代方案。
![]()
韩华的教训,值得所有跨国企业深思。
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选边站队从来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中国有全球最大的造船市场,有完整的供应链体系,这才是吸引企业合作的关键。
要是为了短期的利益,放弃中国市场,最终只会得不偿失。
文/编辑:Alone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