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足足6个亿,等了5年,却连个船壳子都没见到之后,新西兰总算想通了:看来把船只给韩国制造真的不靠谱,还是交给中国才更好一些。
![]()
要知道2019年的时候,新西兰就已经给韩国造船厂下了个订单,定金之类的肯定是已经给人家了。结果5年之后新西兰发现上了当了,于是就决定退掉订单,宁可蒙受损失,也不让韩国人继续造了。
大家可能好奇,新西兰为什么宁可白扔那么多钱,也要把造船订单从韩国手里转给中国呢?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新西兰南北岛之间的交通,很大程度上依赖渡轮。但现有的渡轮船队严重老化,平均船龄已高达28年,故障频发与“罢航”成了常态。所以在2018年,新西兰启动了iRex项目,计划建造两艘新渡轮,并改建相关港口设施。
![]()
这个项目最初预算为每艘船7.75亿新西兰元,并与韩国现代尾浦船厂签订了建造合同。
然而,项目推进过程中,问题逐渐暴露。韩国船企的方案看似高大上,但伴随着昂贵的港口改造要求。成本开始失控般上涨,从最初的预算一路飙升,到2023年甚至预估会接近40亿新西兰元。成本的严重超支让新西兰新政府无法接受,最终在2023年12月决定取消与韩国的合同。
尽管取消合约意味着前期投入的资金血本无归——新西兰在这个未能完成的iRex项目上总计花费了约6.71亿新西兰元,但他们认为长痛不如短痛,及时止损是更明智的选择。
![]()
那么,韩国造船业为什么没能满足新西兰的期望?看起来,这不只是单一项目的问题。韩国造船业长期面临劳动力短缺的困境,而且工会不允许从国外招募工人,导致产能受限。而且在项目规划时,韩,韩企主要专注于船舶本身,却忽略了与之配套的庞大港口基础设施改造成本,这种脱节的方案最终导致了预算爆雷。
与此同时,中国造船业则呈现另一番景象。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这三大指标,以载重吨计分别占据全球总量的53.8%、67.3%和65.2%。全球新船订单中超六成都被中国拿下,这份实力自然被新西兰看在眼里。
![]()
新西兰铁路部长温斯顿·彼得斯在解释选择中国船企的原因时说得非常实在:“广船国际的专业能力、技术实力和生产规模印证了我们对务实渡轮更新计划的高度信心。”他特别强调,这个决定“很务实,很聪明”,能为纳税人节省“数十亿新西兰元”。
中国的优势就在于这种务实精神。我们不光能把船造好,还能提供包括码头扩建方案在内的整套解决方案,确保了项目的整体可控。
![]()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现实,客户最终看的是性价比。当你能够提供可靠的质量、合理的价格和全面的服务时,订单自然会流向你。如今中国船企的订单排期已经到了2028年底,部分甚至排到了2029年,这就是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全球造船业的竞争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以往可能依靠某些单项优势就能取胜,但现在,像中国这样兼具成本控制与扎实技术的竞争者,显然更能获得长久信赖。
![]()
造船业的较量未来可能会更加激烈,但有一点很清楚,只有真正具备性价比和技术实力的国家,才能在这场竞赛中站稳脚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