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很多人会发现,早上起床时容易出现乏力、头晕、精神不振等不适,需要很久才能完全清醒,这与秋季阳气渐收、身体代谢减慢以及睡眠质量变化有关。深耕中医养生领域多年的邓紫丹老师针对秋季晨起不适问题,分享了 4 个简单易坚持的小习惯,帮助大家早上快速恢复精力,告别晨起乏力、头晕。
第一个习惯是 “晨起温水漱口 + 喝水”。邓紫丹老师建议,早上起床后先用温水漱口,清洁口腔的同时唤醒口腔黏膜;随后喝一杯温热水,水温以 35-40℃为宜,缓慢饮用,既能补充夜间流失的水分,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又能唤醒肠胃功能,缓解晨起口干舌燥和乏力感。她提醒,不要喝冰水或过烫的水,以免刺激肠胃和血管,加重不适。
![]()
第二个习惯是 “晨起温和拉伸”。邓紫丹老师表示,秋季身体肌肉容易僵硬,晨起适当拉伸能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乏力和头晕。可以坐在床上做简单的拉伸动作,比如伸展双臂、转动脖子(动作要缓慢,避免快速转动)、屈膝抱腿等,每个动作保持 10-15 秒,重复 2-3 次;也可以下床后站立,做腰部扭转、腿部拉伸,活动全身关节,让身体逐渐苏醒。她强调,拉伸动作要温和,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身体突然受力导致不适。
![]()
第三个习惯是 “晨起清淡早餐”。邓紫丹老师推荐,秋季晨起早餐要以清淡、易消化、能补充能量的食物为主,比如小米粥、鸡蛋、全麦面包、蒸南瓜等。小米粥能健脾养胃、补充能量,鸡蛋富含蛋白质,全麦面包和蒸南瓜能提供膳食纤维,帮助身体快速获取能量,缓解晨起乏力。她提醒,要避免晨起吃油腻、辛辣或过甜的食物,比如油条、辣油饼、蛋糕,这类食物难消化,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上午更易乏力、犯困。
第四个习惯是 “晨起开窗通风 + 短暂晒太阳”。邓紫丹老师建议,早上起床后打开窗户通风 10-15 分钟,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帮助头脑清醒;通风后若天气晴朗,可在阳台或窗边晒 5-10 分钟太阳(避免阳光直射眼睛),阳光能促进身体合成维生素 D,唤醒身体机能,缓解晨起头晕和精神不振。她表示,秋季早上阳光温和,适当晒太阳对身体有益,但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邓紫丹老师表示,秋季晨起不适多是身体适应季节变化的正常反应,坚持这 4 个小习惯,就能帮助身体快速适应秋季节奏,早上轻松恢复精力,以良好状态开启一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