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期间,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凭借强劲发展韧性,在海外市场开辟出增长新赛道,成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走出去”的重要标杆。近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小燕受邀做客央视CCTV《对话》“工程机械:海外增长新曲线”节目,与来自三一重工、铁建重工、柳工集团的中国工程机械领军人物,共同深度解读中国工程机械海外增长的核心逻辑与未来发展路径。
“四强”优势筑牢产业高增长根基
张小燕副院长指出,中国工程机械之所以在“十四五”期间能有如此亮眼的表现,关键在于拥有产品竞争力强、产业韧性强、后发优势强、场景应用强的“四强”核心优势。
供应链出海的双重战略效应
张小燕副院长在谈及供应链出海的影响时表示,具体可总结为“溢出效益”与“韧性与稳定”两个关键词。企业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等,深度赋能当地工业发展与产业升级,同时有利于构建更为多元均衡的全球产业链格局。
深度本土化是企业出海破局关键
张小燕副院长在分析企业出海面临的挑战时提出,成功的本土化需要企业进行深刻重塑。一是身份重塑,从“中国公司”转变为“全球化公司”;二是管理模式重塑,从“总部遥控”转变为“本地化决策”;三是关系重塑,从“供应商交易关系”转变为“有情感认同的价值伙伴关系”。
来源 | 世界工业研究所(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编辑 | 办公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