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防范辐射事故、保障全区辐射环境安全,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近期在全区组织开展辐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进一步压实各方防控责任,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筑牢核与辐射安全屏障。
本次排查聚焦关键时期关键环节,重点排查易发生辐射环境风险的重点行业企业,通过突击夜查、现场核验等方式,压实全区60余家放射源使用单位、两家伴生放射性矿产开发利用单位和两座稀土废渣填埋场的安全主体责任。
![]()
执法人员突击夜查高风险移动放射源探伤作业现场。崔万杰摄
形成“三级联动+多部门协同”监管格局
“过去,宁夏核与辐射监管工作曾长期面临只有自治区层面设有专门机构和人员的困境,基层监管力量不足。”宁夏回族自治区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四级调研员常鸿说,这位常年奔波在监管一线的“老兵”,对监管体系的升级有着最直观的感受。
如今,宁夏已彻底改变这一局面,构建起自治区统筹监督指导、地市和县区两级具体落实的职责分工体系,形成三级监管部门线上和线下协同联动、一体履职的监管体制。
为进一步压实监管责任,宁夏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议精神 进一步提升全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效能的通知》,从落实监管责任、完善监管体系、提升监管能力、防范风险隐患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
同时,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联合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安厅等多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协调属地相关管理部门为符合条件的非经营性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申请人核发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许可证,解决部分企业放射性物品运输活动无道路运输许可资质的问题。目前,宁夏已有1家企业完成许可证申领,其他单位正在积极申请办理,部门联动合力显著增强。
截至目前,宁夏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已从省级监管部门唱“独角戏”转变为“三级联动+多部门协同”的立体格局,基层监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建立重点监管和一般监管对象名录库
“宁夏对全区872家核技术利用单位、1413枚在用放射源、1775台在用射线装置以及两家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企业进行全面风险研判,让监管有的放矢。”在前不久召开的第十五届西北地区辐射安全监管经验交流会上,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核与辐射安全总工程师张海军表示,宁夏坚持以辐射安全风险为导向,建立重点监管和一般监管对象名录库,确保监管有重点、整治有目标、防范有层次。
针对高风险移动放射源、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应用企业等重点对象,宁夏实行100%现场检查,强化探伤作业夜查和“四不两直”抽查。在一次对异地来宁进行探伤作业企业的突击检查中,执法人员严格核查现场警戒线设置、辐射监测设备配备等情况,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双人双锁制度落实不到位、新入库放射源未及时登记等问题,督促用源单位完成整改。对低风险单位,宁夏依托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系统实行非现场监管,通过数据质量问题反馈、实时监控追踪等方式督促整改,实现“守法不扰、违法必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此外,宁夏持续开展“清源行动”,建立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动态台账和放射源问题清单。对停产、破产企业,主动宣讲放射源送贮法律法规;对送贮有困难的企业,提供放射源拆卸、监测、包装、运输、收贮的全链条服务。
据统计,今年以来,宁夏已推动7家企业安全送贮31枚放射源,帮助4家破产企业完成辐射安全许可证注销办理工作。通过“分类监管+清源行动”,有效化解废旧、闲置放射源的安全风险。
搭建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
“这次‘真源盲演’的应急演练,完全模拟Ⅳ类放射源失控场景,从事故报告到应急处置,每个环节都考验着我们的实战能力。”前不久,银川市举办了以“一枚Ⅳ类放射源失控”为背景的辐射事故应急演习,参与演习的自治区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放射废物管理科科长刘灿平表示。
今年,宁夏首次以“真源盲演”的方式指导银川市开展应急演练,生态环境、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组成演练队伍,覆盖事故报告、安全保卫、医疗救治、应急监测、应急处置全流程,参演队伍响应迅速、联动紧密,有效检验了地级市应急实战的能力。
宁夏不断加强辐射事故应急响应能力建设。近年来,修订完善《宁夏回族自治区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经费保障渠道、物资储备、人员培训等要求,并通过宁夏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以下简称在线监控系统),强化科技支撑。
针对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应用广泛、移动性强、监管难度大等特点,宁夏搭建在线监控系统。这个系统包含网络平台、手机端APP、放射源监控电子标签等,利用物联网技术和GIS地理信息系统,实现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剂量率水平、位置、移动轨迹的实时监控。
“一旦发生位移,系统后台会自动推送提醒。”自治区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放射环境监督管理科副科长李宁向记者展示了这款手机APP,以前需要实地核查的信息,现在只需打开手机APP,就可随时随地查看高风险移动放射源的实时状态,实现对放射源从出库到入库的全过程、全天候监控,为应急处置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
得益于三级监管体系构建、分类精准监管、应急能力提升等系列举措,宁夏辐射环境质量已连续多年保持良好,电离辐射环境质量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范围内,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状况良好,主要河流水体和饮用水放射性活度处于正常水平,辐射事故发生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辐射类项目安全稳定运行。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