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竟然调头来华求购特种巨轮,中方更是大方免去所有港务费。这波操作被广泛解读为一步妙棋,看似慷慨让步,实则被看作是一箭三雕的高明之计。
![]()
2025年10月14日,中美双方对对方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的政策正式同步生效。整场交锋的起点,是美国单方面“改变了游戏规则”。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率先宣布,将对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征收港务附加费用。
根据美方公布的标准,中国建造的船舶被征收每净吨18美元或每卸货集装箱120美元的费用。
美国针对中国船只收费,普通货船高达每吨50美元,汽车运输等专用船只则仅为每吨14美元。
这项政策的目标非常明确:限制中国造船业的海外扩张,压缩其在全球航运体系中的市场占有率。
![]()
在中国方面,交通运输部于2025年10月14日当天也正式实施了对美船舶的特别港务费政策。
中方的反制同样精准,主要针对美国籍或受美方控制的船舶,收费起步价为每吨400元人民币,并且每年还会上涨。
具体来看,2025年起为400元,2026年为640元,2027年为880元,2028年将达到1120元。
这意味着,未来三年内,美国船舶在中国港口的停靠成本将逐年增加。
中方也巧妙“开绿灯”:只要是中国自己造的船,或是空载来华维修的船,都可免收此项费用,以此支持中国制造与服务。
![]()
这个备受关注的条款表明,中方的策略十分清晰:港口依然对美开放,不过新的游戏规矩已经立下。
新政策让企业面临一道现实的经济题:一艘十万吨级巨轮来华,可能面临数千万元的巨额费用;如果选择中国制造的船或空载来维修,这笔钱就能全部省下。
政策直接给出了“省钱密码”:航运公司要想控制成本,选择中国造船或维修成了最明智的出路。
这笔钱带来的压力是持续的,在油价、人工起伏不定的市场里,企业做任何决定都不得不把它算进去。
此举意在补齐一个关键短板:中国造船已是全球金字招牌,现在要通过政策带动,把修船也打造成一张新名片。
相比之下,美国的修船能力已有明显下滑,美国多家大型民用船厂长期面临产能不足、成本高企与人力短缺的问题。
![]()
眼看美国连自己的军舰都忙不过来修理,中方此时推出免费维修政策,正好为全球航运企业打开了一个新的机会窗口。
尤其是对非美国籍但与美方有资本关联的船东来说,中国政策成为成本优化的现实路径。
政策的成效直接反映在订单上:2025年,中国各大修船港的外国业务纷纷“爆单”,实现了超过15%的增长。
这项政策引发了积极的连锁反应,让港口、物流、金融等周边行业都吃到了红利。修船产生的经济收益显著高于单一的造船利润。这也是中方精准设定豁免条款更深远的考虑。
![]()
这套策略近看是为港口引来了新订单、稳住了经济大盘;远看其影响力已外溢至全球,悄然改变着航运业的走向。
这场较量正在重新洗牌,连新加坡、希腊等传统航运强国的船东,也要重新掂量未来的修船与买船计划。
部分企业已将订单从韩国、新加坡转向中国,以享受免港务费政策红利。
中方政策使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的计划遭遇实质性阻力,企业出于成本与效率考量,更倾向选择中国提供的优惠条件,不是回归美国本土。
![]()
美国重启造船业的计划在过去几年中进展缓慢。造船成本高、周期长、技术供应生产线不完整等问题依旧没有解决。就算政府补贴也无济于事。
中国船厂已实现规模化生产,依托超大船坞、分段建造技术,可同时建造多艘巨轮。这种高效的模式确保了大宗订单能快速、连续交付,奠定了中国造船业的全球领先地位。
中方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增强其对全球船东的吸附能力。政策实施后,美国政府开始调整初期立场。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下调部分征费标准。汽车运输船的征费从每净吨150美元降至46美元,对长期租赁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则予以完全豁免。
美国想另起炉灶,却发现自家的港口物流根本离不开中国的设备与服务,政策刚一落地就寸步难行。
美国港口超80%的起重机依赖中国制造,使其在维护和更新方面难以在短期内找到替代方案。
美方难以在现实中断开与中国的航运联系,中方政策始终开放,并通过激励机制推动合作。
选择中国以节约成本,是航运企业的市场行为,这刚好证明了是市场机制在引导资源配置。
![]()
美国若执意加征高费,只会让航运账单越来越贵,最终拖累自己的农产品和能源出口,让它们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
海运费用一涨,美国大部分农产品的出口价就得跟着涨,结果很可能就是别人买不起,自己也卖不动了。
中方的这次反制,是一次长远布局,展示了中国参与制定全球航运规则的能力。它不依赖封锁,不依赖禁令,通过一套清晰的规则引导产业流动。
这套规则对第三方国家开放,具备透明性与可预期性。这对中国进一步争取国际航运治理话语权具有积极意义。
![]()
中方在反制中保留了灵活性,这种不把事情做绝的智慧,让政策在全球化的现实中更能走得远。
这一招“免除港务费”,看似是给美国买家送了个“优惠券”,实则是步高明的好棋。第一雕,用实在利益吸引美国订单,稳固了中国船厂的市场;第二雕,向世界展示了中方开放的胸襟与规则制定能力;第三雕,也让美国的“脱钩”政策不攻自破,凸显其对中国的高度依赖。这一下,究竟是谁“中计”,谁得利,全球市场看得清清楚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