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宗馥莉最大的弱点之一。
笼络人心是领导者必备的才能,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在任何组织里做光杆司令都是不行的。
诸葛亮说过一句话,“为将者,必有腹心、耳目、爪牙”,确实是一针见血。
要知道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体的力量才是巨大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没有一帮人推着你,你怎么能够成功呢?
但要说宗馥莉的理念都是错的也有些偏颇。
![]()
宗庆后时代,就是内部关系太复杂了。
对于父亲的做法,宗馥莉早就有过表态,她认为父亲对员工太好了。宗庆后对此也承认,他说员工都不想他退休,他其实更像是个大家长,把员工照顾得很好。
宗馥莉是在美国学习的商业理念,她就非常不理解不认同“人情世故”这一套,在她看来,企业要的是效率,要的是效益,一切用KPI说话,员工不能把企业当成庇护所。
毕竟市场竞争也是优胜劣汰,如果队伍战斗力不强,企业就失败了,宗馥莉追求的是赢,她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努力干活,你干多少活我给你多少钱,这样才公平,彼此关系也简单。
宗馥莉的直率、坦诚和简单都是好的,不过她确实忽略了宗庆后那套也有好的一面。
只能说父女俩的成长背景不一样,对人对社会的认识也有很大差别。
![]()
从接班开始,宗馥莉都在抓权,凡是她认为是属于自己的东西都要拿回来。
关停娃哈哈旗下的一些公司和工厂,斩断杜姓高管在娃哈哈的触角,对一些企业进行注销和更名,资产纳入自己完全掌控的宏胜系。
在利益方面宗馥莉很果断,娃哈哈股权变更第一时间就完成了,如果再给她两三年时间,说不定真能够完成对娃哈哈的“并购”。
但宗馥莉把注意力放在资产收拢和事上的时候,却忽略了人的因素,从事后复盘来看,她的对立方或反对方并不是无动于衷、无所作为啊。你既然动了别人的利益,别人自然会反击。
对方看得很透彻,宗馥莉的破绽就是根基太浅,缺乏羽翼,哪怕是在宏胜饮料集团,宗馥莉的核心班底貌似也不多。
这对于一个较大规模的企业老板而言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要知道哪怕是在西方企业,CEO也是有自己亲信的。
![]()
心腹就是自己亲信的人,是能够托付重任的人。
但是,“心腹”也意味着要害部位,如果这个人背叛了你,那也会给你带来很大的伤害和损失。这就是很多管理者不想找心腹的一个原因。
可关系是相互的,你要借助别人的力量就需要暴露一些弱点,比如在职场上,上下级如果一起参与了某些事后就会关系非常紧密,彼此信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就叫绑定。
还有一种就是兄弟连,就是靠自己的能力和对大家的关心来赢得信任、支持,让别人对你很拥护。这一种唯有老板可以用,职业经理人一般不行。
而宗馥莉好像两种都没有,外界说她有两大心腹,其实未必,她是边界感很强的人,感情不会轻易付出,也不容易有朋友。
古人说,“君子不党,其祸无援也;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宗馥莉现在有谁是在帮她的呢?
![]()
老板当然要有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个人魅力,但个性融入共性才能成功。
宗馥莉貌似是给自己建了个小堡垒,这样外界就无法左右她、同化她,但这样也就隔绝了很多情感的连接和信任的建立。
毕竟别人都不了解你,与你没有情感交流,又怎么把你当朋友看呢?
在国内企业,人和事不是分开的,人事还是以人为先,先做人后做事,只有对基层员工才强调先做事。老板没有耳目就看不清,没有爪牙就难以落实执行,没有心腹就无法掌控大局,老板带队伍、建班子、定战略,核心其实就是找到这三类人才。
有了核心班底,你才有强势或凶残的资本。
感情是相互的,忠诚也是相互的,其实“忠诚”是非常重要的条件,如果只理解为上下级的忠心耿耿其实就狭隘化了,真正的忠诚是利益和命运的共同体,是忠诚于共同的事业和彼此的感情、信任。
宗庆后能够成功,除了他的眼光和胆魄之外,也离不开他团结人的本事,他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无论员工还是经销商,包括股东和其他合作伙伴,宗庆后都是有口皆碑,大家都服他。
而宗馥莉呢,她要推进的企业变革是好事,可她忘了如果没有“人和”的基础,什么变革也不会成功,这是历史的经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