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常把品茶当作一件非常考究的事情。每逢有闲暇时间,他们便会约三五好友找到一处山清水秀的地点,烹茶论道,感受生活,其乐融融。又或是自斟自饮,在宁静中细细地品味茶的神韵。此情此景正如梁实秋先生所说的那句“清茶最为风雅”。而这风雅之事需要有无数的学识来支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茶只有找到了自己的最佳拍档,才能真正地展现出它的韵味来。
什么是茶饮的最佳拍档呢?怎样做才能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让它们成为最佳拍档呢?要想得出准确的答案,我们就需要从茶饮泡制的情境入手进行一一解读。
选茶和鉴茶是茶饮泡制的第一步。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有关茶的常识去选出所要品饮的茶的原料。这时,若有一只质地优良的茶具作为展示的器皿,就可以使普通的茶品显得精神异常,使优质茶品变得熠熠生辉。
![]()
当选茶和鉴茶等准备工作完成之后,茶饮泡制便进入了第二步--冲泡。茶品冲泡本是雅事,因此冲泡过程中所用的茶具都极为讲究,所经的工序都非常细腻。另外,只有好的茶具才能将茶的香气表现出来,才能凝聚茶的风韵,才能让品茶者体味到茶香和茶韵的滋味。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茶饮的泡制完成之前,好的茶具便是茶饮的最佳拍档。因为只有好的茶具才能将茶的色香味全面地展示出来,才能使泡制者与茶亲密接触。
品茶是茶饮泡制的第三步,也是终点。当进入品茶的阶段之后,茶具便失去了最佳拍档的地位。细品茶韵、感受生活乐趣已经上升到最重要的位置上。此时,只有茶与茶点、美酒与美食的和谐搭配才更能显示出茶的魅力。所以,在品茶阶段,茶点已经取代茶具的位置成为茶饮的最佳拍档。
![]()
茶点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工夫茶点、书茶馆茶点、广式茶点等。同其他茶饮相比,工夫茶更讲究浓、香,所以工夫茶点多以小点心为主。这些小点心的做工非常讲究,外形精致,味道可口。我们平日常见的绿豆茸馅饼、椰饼、绿豆糕、芋枣、各种膨化食品及蜜饯都可以用作佐工夫茶的茶食。
书茶馆是老北京的一大特色。在书茶馆中,听书是主业,品茶多是辅助性的,所以品茶时的茶点多是一些瓜子之类的零食。不过,在一些深受宫廷茶艺影响的书茶馆中,茶点就显得比较系统了。各种北京名吃,如艾窝窝、蜂糕、排叉、盆糕、烧饼等都是茶客们喝茶时经常选择的茶点。
与工夫茶点和书茶馆茶点不同,广式茶点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有五滋六味之别。常见的广式茶点包括粥、水晶虾饺、烧卖、叉烧包等。
![]()
精致可口的茶点为品茶的过程增添了几抹夺目的亮色。它们一起搭档调配出来的口味就像一位穿着得体的貌美女子,令人赏心悦目。
我国古代的经典《学记》有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喝茶也是如此。只有为茶饮找到最佳拍档之后,我们才能闻到更纯正的茶香,体味更深沉的茶韵。
本文来源:《中国茶文化》,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