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周一的“TACO交易”到周二的“避险防御”再到周三的“全线反攻”,习惯了高波动和难预料是市场的特点,往后看,资金情绪“无线拉扯”,四季度的A股波动大概率也不会小。
久经A股沙场,投资者自然也会进化出一套适应市场的求生方法。要么炒小炒短,用“人均XX炒家”的交易能力,捕捉个股层面的机会;要么是多元配置,冲淡A股高波动的影响。
对前者,可遇而不可求,对后者,是普通人穿越周期的解药。当人人都知道要多元配置,学习“桥水全天候”和“耶鲁模式”成为了时下的风潮,一起聊聊。
风险平价理论的明星产品
桥水全天候
参与者总是希望预判市场、精准择时,找准买点和卖点,但资本市场的本质便在于“随机性”,一两次或可参考,但长期来看准确率极低,预期难以实现。
为解决这一难题,达利欧提出了“全天候策略”,其核心不在于预测,而在于构建一个能在各种经济环境下保持稳健表现的投资组合。
![]()
第一步,划分宏观场景。达利欧以经济增长和通胀是否超预期为标准,将宏观环境划分成四个象限,分别对应不同的宏观经济场景。
第二步,找到“优势资产”。每个象限中都存在在该环境下表现更优的资产类别。例如经济与通胀双超预期时,商品、通胀挂钩债券等通常表现更好。
第三步,确定配置比例。通过风险确定配比,使每类资产和每个象限贡献的风险权重基本相当,也就是传说中的“风险平价理论”。比如债券波动小于股票,那么配置更多债券来实现风险平衡,从而确保组合整体在不同宏观环境下波动可控。
“全天候策略”通过合理的多元资产配置,实现了在不择时、不预测的前提下仍能做出长期稳健的回报:
一方面,通过在不同宏观环境中布局优势资产,全天候策略能够系统性地把握大类资产的轮动机会,实现可观的业绩。研究数据显示,不论在美国还是中国市场中,该策略长期均跑赢大盘指数。
![]()
另一方面,“全天候策略”通过多元资产的组合配置,有效平抑单一资产的大幅波动。以国内市场数据为例,近10年,全天候组合指数的回撤远低于同期沪深300指数,展现出更强的抗跌能力。
![]()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 Wind,2015.9.20-2025.9.19。相关指数及代码:国泰海通全天候指数(CI011001.WI)、沪深300指数(000300.SH)。指数过往走势不预示未来表现。
不过,尽管全天候策略逻辑清晰、回测效果显著,但其在中国实践仍需面临如可投资产和工具不足、杠杆限制、宏观环境差异及投资者行为偏差等很多挑战。
这些挑战意味着,简单的“复制粘贴”达利欧模型并不可行,对于不少投资者而言,需要有具备宏观研判、资产比较、动态再平衡能力的专业团队,持续对策略进行本土化迭代与蒸馏。
耶鲁大学捐赠基金
另类多资产配置的佼佼者
除了桥水,另一种穿越周期、散发光芒的资产配置方法论便是耶鲁模式。
美国著名投资家大卫·史文森(David Swensen)在管理耶鲁大学基金会时,发展出了一套投资哲学,用33年时间让耶鲁捐赠基金的资产翻了22倍,成为全球最成功的学校捐赠基金,这套投资哲学被称为“耶鲁模式”。
![]()
大卫·史文森将原本大量投资于股票和债券的资金,调整为分散投资于更多类型的资产上,比如私募股权、房地产、石油等,这样做的效果是:降低了组合的波动性、提高了收益率。
![]()
其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偏权益、高分化、重另类、多平衡、少择时。
偏权益:股票和股权为导向的投资策略提高耶鲁基金会组合的收益上限
高分化:学术成果和投资艺术相结合降低组合波动,实现资产保值
重另类:率先引入和提高另类投资比例,为组合贡献大部分收益
多平衡:被动再平衡策略为组合提供风险后盾,避免追涨杀跌
少择时:弱化择时,避免短时交易,固守自身能力圈
以“资产配置组合+长期主义”这两个核心为导向的资产配置要点,大致为:
1)读懂大类资产:理解各个大类资产的长期收益水平和价格波动特点,并理解择时和证券选择的困难,以及它们对总收益的贡献很低,理解配置决定收益。
2)明确收益预期:结合自身的资金性质、心理特点等,有一个合理的收益预期。
3)确定投资比例:设定各个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并用指数化投资的方式构建投资组合来实现收益预期。
4)采取再平衡策略:在持有过程中,由于价格波动使得大类资产的比例偏离一定程度时,进行交易使之恢复到既定的比例。
这个策略的意义在于,提供了基于长期主义的投资框架。一旦理解并按此操作,那么在择股和择时的研究上可以省去相当一部分精力。只要能做到知行合一,往往能达到比较不错的收益水平。
挖掘基经常给大家介绍的资产配置方法,便是耶鲁模式的简易范式:
第一步,明确核心资产类别,为配置奠定基础。
- 权益类——涵盖A股、港股、QDII基金等,承担增值功能
- 商品类——如黄金、原油,对冲通胀与地缘风险
- 固收类——包括国债、债券基金,作为组合“压舱石”
- 现金管理工具——如货币基金、同业存单,保障流动性
第二步,确定配置比例,比例的设定需贴合自身需求与市场环境。
- 短期资金优先选择现金管理工具,兼顾流动性与安全性;
- 股债配置比例需结合自身风险偏好(保守型可侧重固收,进取型可提升权益占比)与市场估值水平(估值低位可适度增配权益,高位则需谨慎);
- 权益资产内部亦需兼顾海内外市场以分散地域风险;
- 商品类资产的整体仓位上限建议不超过30%,其中黄金持仓通常控制在5%-10%即可,避免过度集中。
“桥水”与“耶鲁”的理念
在FOF中看到答案
介绍完了。此时,无论是“丐版桥水”还是“简易版耶鲁”,你学会了吗?或许,你早已经操刀上阵,过去这些天里也小有斩获;或许,你仍旧觉得困难,你不想听到那么多,你需要一个简单的方案。
一周之前,A股双节后开锣,首个交易日,市场用漫山遍野的红色,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机会“迷人眼”如何应对?一篇《科技、黄金、日经…在应接不暇里想起了FOF》。
几天之前,不测风云,海外雷霆突发,不确定性升级,又该如何应对?焦躁的等着开盘之际,再次想起了FOF,《等着周一“加仓”?在举棋不定里再次想起了FOF》。
今天,谈起让投资者体验提升的一站式资产配置,脑海里还都是FOF。当然并非一时兴起,要说今年哪种产品比较受投资者欢迎,FOF有一席之地,这个品类价值,正随着逻辑的迭代升级而重新书写。
![]()
知名FOF管理团队做了一个统计,在FOF基金所披露的季度报告中,基金经理在市场展望部分提及“多元资产配置”相关字眼的次数,从两年前开始有了显著的提升,而这正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下行产生了完美的交叉点。
![]()
数据来源:Wind,数据区间2020Q1-2025Q1。“多元配置”相关字眼包括:多元、多元配置、多资产等。10Y国债收益率坐标见右轴。
低利率时代叠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无论是FOF,其他组合管理人亦或是产品经理,选品的核心目的不再仅仅是选出最好的基金,而是为不同的资产配置方案提供合适的工具。
如今,我们的市场逐步向稳、向暖,但是依然不能忘记过去几年所经历的触动心灵的波折。这场“冰与火的淬炼”让我们对投资者需求理解更加深刻——稳健和相对可预期的收益才是投资进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甚至是最重要的环节。
无论是桥水模式还是耶鲁模式,如果FOF有未来,多元资产配置一定是现阶段的答案之一。
风险提示
本资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不构成个股推荐。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