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战神》周末首映在北美 4000 家影院仅收 3350 万美元,虽登上北美周末票房冠军,但远低于市场预期。
要知道,该片制作成本高达 1.8 亿美元,还不包括数百万美元的营销费用,这样的开画成绩对于回本而言仅是杯水车薪。
截至周日,全球最终票房为 6000 万美元,与 1.8 亿美元的制作成本相比,差距悬殊。
对比 2010 年推出的前作《创:战纪》全球票房超过 4 亿美元,此次新作的全球表现堪称惨淡,无疑给寄予厚望的迪士尼泼了一盆冷水。
![]()
《创战神》的口碑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态势。
专业影评人毫不留情,给出了较低评价 。知名游戏媒体 IGN 只给了 5 分,批评影片 “在某种程度上忘了自己的根源所在,却又一味地回溯原版影片”,这种评价一针见血,指出影片在创新与传承上的失衡。
烂番茄新鲜度仅 57%,刚过及格线,诸多专业影评认为其剧情老套、角色塑造单薄,无法撑起科幻大片的厚重内涵。
但令人意外的是,观众口碑却还不错,爆米花指数达 87%,CinemaScore 打分为 B+ 。
![]()
普通观众似乎更看重影片带来的视听享受,那些炫酷的特效、紧张刺激的动作场面以及九寸钉打造的配乐,成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沉浸在影片营造的科幻世界中,对剧情的瑕疵选择了宽容。
这一专业与观众口碑的巨大差异,使得影片的评价走向更加扑朔迷离。
从观众画像分析,影片的观众结构存在严重问题。
男性观众占比达 68%,女性观众数量远不及男性,这种性别失衡意味着影片在内容呈现、情感表达等方面未能充分考虑女性观众的喜好与需求。25 岁至 54 岁人群占比达 60%,年轻世代和家庭观众的吸引力不足。在当下电影市场,年轻世代消费能力强且乐于社交传播,家庭观众更是稳定的票房保障。《创战神》没能打开这两个关键群体的市场,对票房增长极为不利。作为一部高成本大制作,受众如此单一,难以在商业上取得成功,这也为其票房失利埋下了伏笔。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