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中国商务部突然公布了《关于对韩华海洋株式会社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采取反制措施的决定》,对韩国韩华公司5家子公司实施制裁,看起来应该是针对美国对中国采取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但经过查阅资料后却发现,韩华海洋这厮竟然在今年3月份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递交了一份强烈建议对中国船舶收取港口费的报告!
![]()
«——【·中方的双重反击·】——»
中国商务部10月14日砸出重磅公告。这份编号“二〇二五年第6号”的决定直指韩国韩华海洋,将其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单。公告明确划定红线,中国境内所有组织和个人都被禁止与其开展任何交易合作。
![]()
同一天发生的另件事更显深意。美东时间10月14日,美国对中国船舶加征港口费的措施正式生效。中方随即启动对等反制,对含美国元素的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制裁韩华的公告恰在此时落地,显然不是巧合。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的表态揭开了底层逻辑。美方301调查是典型的单边主义操作,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韩华海洋的美国子公司不仅没保持中立,反而主动协助美方调查,这才触怒了中方。
表面看制裁是反制美国的配套动作。深挖下去会发现,韩华早在3月就亲手埋下了引线。
今年3月,韩华海洋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递交了一份特殊报告。报告里没有客套话,通篇都是强烈建议——必须对中国船舶收取港口费。这份文件成了美方推动限制措施的“弹药”,也成了中方锁定韩华的铁证。
![]()
这波操作彻底暴露了韩华的立场。要知道中国造船业占据全球约60%的市场份额,美国占比还不到1%。韩华的建议精准戳向中国产业链痛点,无异于在中美博弈中递出“投名状”。
![]()
更耐人寻味的是时间线。3月递报告,8月韩华就宣布对美国费城造船厂新增50亿美元投资。韩国总统李在明甚至现身该厂命名仪式,直言要和美国联手创造“造船奇迹”。这种紧密绑定让韩华的“建议”更像利益交换。
«——【·绑定美国的赌局·】——»
韩华敢这么折腾,根源在于和美国的深度捆绑。这家韩国巨头早已不是单纯的造船企业,而是美国“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计划的核心玩家。
![]()
去年末,韩华以1亿美元收购费城造船厂。这个举动极具象征意义,该厂很快拿下美国海事局5艘国家安全多任务船的订单。紧接着,韩华又和美国海军签了合同,负责军舰的维护维修工作。
防务领域的合作更让韩华有恃无恐。它长期为美国军方提供舰艇部件和动力系统,其防务产品还高度依赖中国稀土。这种“一边赚中国钱,一边帮美国遏华”的操作,终于踩碎了中方的红线。
韩国媒体看得很清楚。《朝鲜日报》用“虾米卷入巨鲸之争”形容现状,直言韩华被制裁实质是中美博弈的延伸。庆熙大学教授朱载宇点破关键,中方这招是双重打击,既牵制美国造船计划,又捏住了韩华的稀土命脉。
«——【·反制的底气·】——»
中方的出手绝非意气用事,每一步都踩在规则和实力的基石上。这次制裁的法律依据很明确,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程序上经国家反外国制裁工作协调机制批准,完全师出有名。
![]()
中国造船业的硬实力提供了底气。全球六成的造船份额意味着中国掌握产业链话语权,韩华的美国子公司失去中国市场,等于切断了重要合作渠道。更狠的是后续牌——交通运输部已启动产业链安全调查,不排除出台更多措施。
![]()
美方和韩华显然没料到后果。美国产业界早就反对301调查,认为会推高国内通胀。韩华更尴尬,其5家被制裁子公司里,费城造船厂刚投了巨资,现在根本无法和中国企业开展业务。
美联社援引专家观点指出,中方释放的信号很明确。任何帮助美国削弱中国海上地位的第三国公司,都可能成为反制目标。商务部发言人那句“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正是这种底气的直接体现。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