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已成定局!今年小麦比常年要晚播十天到半个月,专家有2点建议

0
分享至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郭天财,针对近期河南地区持续的连阴雨天气,给出了今年小麦播种的建议。



主要有2个方面:

1、不要急着收秋腾茬

秋收作物的品质以及产量高低,和成熟度有很大的关系。同时,秋收后的田间墒情对后续小麦的播种工作也至关重要。

以玉米来举例,如果为了赶时间,提前收割未完全成熟的玉米,一方面会导致玉米减产、品质下降;

另一方面,田间墒情大,土壤湿,收割机无法进入田间作业,而采取人工收获的话,又增加了人力、物力。

而对于下茬小麦来说,田间土壤的含水量、疏松度等墒情指标达不到小麦播种的适宜标准,即便强行腾茬,也会为后续小麦出苗、扎根埋下隐患。

正确的做法,建议根据秋作物成熟进度,在确保秋粮丰收的前提下,同步观察田间墒情,待墒情进入适宜区间后再开展收秋腾茬作业。



2、不要急着整地播种。

小麦播种前要进行深耕或旋耕,以便小麦更好的发芽出苗,同时还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小麦在整地时,墒情是决定整地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在墒情不足或墒情过剩的情况下强行整地,土壤结构会被破坏。

比如田间墒情不足时,小麦播种后,种子难以吸收水分,发芽率降低;、

如果墒情过大时,土壤透气性差,小麦播种后,容易引发种子烂种、烂芽。

专家说:小麦不怕晚播,以墒情为主线,在墒情适宜时再收秋腾茬,整地播种。

就是因为适宜的墒情下,能保障小麦播种后,种子在萌发阶段获得充足的水分与氧气,促进根系健壮生长,为后续提升小麦自身的抗逆性和高产打下基础。

所以,小麦播种前整地时,多进行田间观察,等到土壤含水量达到“手握成团,落地即散”的状态时,再进行深耕、耙平、播种等操作,确保小麦的播种质量。



除了上述之外,针对今年小麦晚播,还要注意后续的田间管理。

和正常时间播种的小麦,今年晚播小麦的生长周期相对缩短,等到出苗后,需要根据苗情及时调整水肥管理策略。

比如可以适当增加氮肥用量,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小麦分蘖,弥补晚播带来的生长时间差异。

同时,晚播的小麦,更要加强病虫草害监测与防治,避免因晚播导致小麦抗逆性下降而引发病虫害危害严重的问题。



综合上述内容,今年小麦晚播虽已成定局,遵循“以墒情为核心、不盲目赶工”的原则,同时做好后续田间管理,不仅不会减产,甚至还有可能增产。

问问大家,今年你们那里准备什么时候播种小麦呢?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争议!全运会王曼昱4-3险胜,不和谐一幕:球迷一边倒加油至破音

争议!全运会王曼昱4-3险胜,不和谐一幕:球迷一边倒加油至破音

大秦壁虎白话体育
2025-11-11 18:00:45
深圳这两大片区为何死活不通地铁?背后原因让人哭笑不得!

深圳这两大片区为何死活不通地铁?背后原因让人哭笑不得!

金哥说新能源车
2025-11-12 11:27:01
张予曦的身材太吸睛了 胸围好大 翘臀细腰 身材曲线完美流畅 太迷人了

张予曦的身材太吸睛了 胸围好大 翘臀细腰 身材曲线完美流畅 太迷人了

小椰的奶奶
2025-11-12 13:56:09
访华失败亮狠招,德国三连发难,比特朗普还狠辣,中方坚决反击

访华失败亮狠招,德国三连发难,比特朗普还狠辣,中方坚决反击

阿七说史
2025-11-11 12:50:59
西班牙国家德比历史最强阵容发布!C罗入选 内马尔都没资格入选?

西班牙国家德比历史最强阵容发布!C罗入选 内马尔都没资格入选?

体坛八点半的那些事儿
2025-11-12 11:28:42
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开幕,最佳男女主提名已揭晓!

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开幕,最佳男女主提名已揭晓!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12 01:42:49
自己生病却让人吃药!韩国瑜亲上火线呛赖清德打断台湾安全3只脚

自己生病却让人吃药!韩国瑜亲上火线呛赖清德打断台湾安全3只脚

新时光点滴
2025-11-12 14:25:35
民主党午夜崩盘!川普政府赢下关键回合,加州州长怒斥“7个叛徒”:这是可悲的投降!

民主党午夜崩盘!川普政府赢下关键回合,加州州长怒斥“7个叛徒”:这是可悲的投降!

华人生活网
2025-11-11 05:32:00
安史之乱的分水岭——让哥舒翰赴死的“函谷之战”

安史之乱的分水岭——让哥舒翰赴死的“函谷之战”

《中国国家历史》
2025-11-11 19:59:15
浙江20岁小伙闪婚37岁离异阿姨,十年后她们怎么样了?

浙江20岁小伙闪婚37岁离异阿姨,十年后她们怎么样了?

风起见你
2025-11-12 04:17:47
特朗普心急如焚,关税战不但没打赢中国,美国可能要倒赔2万亿

特朗普心急如焚,关税战不但没打赢中国,美国可能要倒赔2万亿

头条爆料007
2025-11-11 20:32:58
中央巡视组进驻后被查的张柏森被决定逮捕

中央巡视组进驻后被查的张柏森被决定逮捕

正义网新闻
2025-11-11 16:11:02
70多岁老人要提前做好五个准备,最后一个很重要,有人却讳莫如深

70多岁老人要提前做好五个准备,最后一个很重要,有人却讳莫如深

情感大使馆
2025-10-30 10:28:22
举重选手徐璐莹抓举失误后教练转身,赛后选手为教练发声

举重选手徐璐莹抓举失误后教练转身,赛后选手为教练发声

懂球帝
2025-11-12 10:59:08
“闹腾”过头了!新能源汽车被踢出“十五五”,上头彻底失望了?

“闹腾”过头了!新能源汽车被踢出“十五五”,上头彻底失望了?

小李车评李建红
2025-11-11 07:39:46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滞留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滞留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刘森森
2025-11-12 11:26:11
福建省赖氏宗亲会秘书长喊话赖清德,国台办回应

福建省赖氏宗亲会秘书长喊话赖清德,国台办回应

界面新闻
2025-11-12 11:06:35
杨振宁离世不到1个月,49岁翁帆入职清华被群嘲,校方曝关键信息

杨振宁离世不到1个月,49岁翁帆入职清华被群嘲,校方曝关键信息

秋姐居
2025-11-11 21:45:17
年薪849万,年终奖1000万,中国“最贵董秘”朱旭,49岁依然单身

年薪849万,年终奖1000万,中国“最贵董秘”朱旭,49岁依然单身

素衣读史
2025-11-11 17:54:33
北美夺冠,中国票房从7.8亿跌到6400万,这块金字招牌算砸了?

北美夺冠,中国票房从7.8亿跌到6400万,这块金字招牌算砸了?

靠谱电影君
2025-11-11 20:23:26
2025-11-12 15:19:00
农民的小帮手
农民的小帮手
为农、务农、姓农、粮农
5158文章数 807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主持人污蔑中国人窃取知识产权 遭特朗普反驳

头条要闻

美主持人污蔑中国人窃取知识产权 遭特朗普反驳

体育要闻

太阳三连胜&活塞东部第一 哪个更想不到

娱乐要闻

辛芷蕾配得上威尼斯影后吗?

财经要闻

专家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能得到央视的肯定 长安马自达EZ-60可不简单

态度原创

健康
艺术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艺术要闻

毛主席珍贵签名照曝光,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媒爆出猛料 "北溪"破坏行动由扎卢日内指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